浙江外贸:在求索路上



2月份,32票,123.58立方;

3月份,67票,378.731立方;

4月份,50票,278.271立方;

5月份,83票,414.204立方;

6月份,99票,623.438立方

……

这是宁波盛大货代公司业务员陈红艳上半年的工作业绩。

进入6月份以后,和陈红艳一样,很多外贸业务员又开始忙碌起来了。然而,和微观感受的火热形成对比的,却是宏观数据的冷峻。

7月13日,杭州海关对外公布了浙江省外贸半年“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830.3亿美元,同比下降18.9%,其中,出口587.5亿美元,下降19.6%,降幅比一季度扩大了2个百分点。

在浙江这个外向型经济主导的省份,外贸就像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浙江经济的影子来。

浙江外贸真的开始回暖了吗?

降幅趋缓

“最糟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里,义乌琪琳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楼其进乐呵呵地告诉 《市场导报》记者,今年一二月份的时候,一整天都没有客商来询价的日子太多了,而现在进店询价的客商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一系列展会,使得市场里客商回流明显,外商入场看样选样、来样下单的人数稳步增长。”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曾是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地区之一,现在义乌外贸下行的趋势正在得到扭转。来自义乌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义乌全市自营进出口总额10亿美元,同比增长7.1%,其中自营出口9.1亿美元,同比增长6.7%,增速高出于全国28.5个百分点。

而义乌外贸的惊艳表现,折射出的是整个浙江外贸的变化。

“尽管6月份浙江外贸仍未摆脱‘双降’局面,但进出口同比降幅双双收窄,形势好于5月份。”据杭州海关的统计,6月份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值1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6.7%。其中,出口110.5亿美元,下降21.9%,降幅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进口50.5亿美元,下降2.4%,降幅比上月收窄了8.9个百分点。

与5月份相比,6月份无论是进出口总值、出口值还是进口值,均有所增长。6月当月进出口规模比上月扩大了16亿美元,环比增长11.0%;实现贸易顺差60亿美元,比上月增收了4.1亿美元。其中,出口方面比上月多出了10亿美元,环比增长9.9%;进口方面比上月多进口6亿美元,环比增长13.5%。

统计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外贸进出口主要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浙江省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830.3亿美元,同比下降18.9%,降幅小于全国平均降幅4.6个百分点。其中,累计实现出口587.5亿美元,下降19.6%,降幅小于全国平均降幅2.2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进口242.8亿美元,下降17.1%,降幅小于全国平均降幅8.3个百分点。

而各个船公司运价的持续上涨也从侧面反映了浙江外贸正在发生着嬗变。“澳洲航线爆舱比较严重,下周各船东涨USD100/200左右”、“东南亚部分船公司舱位紧张,CSCL等一些船公司运价持续上调”、“川崎汽船(K-LINE)自2009年7月22日起,将对红海航线RSS及RES由上海至 ADEN、AQABA、SOKHNA、JEDDAH的货物进行运价上调”、“长荣海运将于7月15日起,征收亚洲至红海航线之旺季附加费,每TEU加收150美元”……

与此同时,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也已经出现了反弹迹象。导报从宁波港航管理部门获悉:6月份,宁波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共完成3104.5万吨,同比上升5.06%。

“最近比前几个月确实忙了很多。”在宁波港北仑码头,码头工人林华正在指挥一艘船卸下堆成4层高的集装箱。

慎言好转

“外贸形势是不是真的好转了?”陈红艳一脸疑惑地说,相比外贸最低潮的时候,现在情况已经有所起色,但生意是否就此好转,却仍然很难判断。“虽然6月份整个业务量出现了上涨,但公司到意大利、爱沙尼亚等国家的业务数量,其实还略微有所下降。”

陈红艳的观点得到了中海集运浙江分公司一份数据的佐证。该数据显示,在东南亚航线上,6月份的提单数和箱量均有小幅上升,分别从5月份的2220票、4461TEU上升到6月份的2238票、4538TEU。但在欧洲航线上,6月份的提单数和箱量分别为3301票、6992TEU,均低于5月份的提单数(4370票)和箱量(6992票);在中东航线上,下降幅度更大,6月份的提单数和箱量分别下降49.8%和51.9%。

“二季度的外贸形势明显好于一季度,但现在讲外贸行业回暖或反转,还为时尚早。”宁波港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分析说,总体上看,外贸进出口态势依然低迷,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乏力。

“尽管此前外贸进出口出现了一些亮点,但最新数据告诉我们,全球需求萎缩的趋势并未改变,外贸形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告诉导报记者。

事实上,从浙江各个地区的数据来看,订单缺失、市场需求不足,仍然困扰着多数出口企业。在温州市经委今年上半年对1852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仍然占到6成,其中鞋、眼镜、打火机等出口导向型企业反映的出口订单不足的占到了8成左右。在绍兴,也有超过70%的出口企业表示开工不足,利润明显下滑。

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判断,温州中小型企业还有一些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很多企业开工不足,原来有三条流水线现在只开一条,有的企业是一三五上班,二四六停工,有的干脆完全停工了。”

“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尚未见底,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在近日召开的“2009年上半年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杰也同样认为,外需的疲软以及各国针对危机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使得出口形势仍难以好转。

上下求索

“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飞机”。如此刺耳的声音言犹在耳,浙江外贸已顶着寒流努力祭出新招,走上一条自我扬弃的道路。创建自主品牌,谋夺定价权,开发新兴市场,积极参与境外投资,潜心于技术改造。

在义乌环艺饰品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伴着机声隆隆,一根根铜丝、铁丝被“吃”进机器后,“吐”出了形态各异的饰品链条。

“同样的机器,从外国引进的只能加工金、银线链条,而我们自主研发的机器不仅‘吃’金‘吃’银,还能‘吃’铜甚至不锈钢等硬度高的材料。”该公司总经理吴锦明说。

设备改造和工艺升级正是浙江一些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下仍能不断增加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

虽然六七月份是纺织企业的淡季,但立马云山生产形势很好,开机率达95%以上。“我们每天生产30万米布,把布延伸开来相当于从兰溪到上海。”立马集团董事长章树根说。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立马加大了技改投入,提出了立足传统产业的“三化”升级目标——生产技术最优化,生产成本最低化,市场产品最新化。

在立马,客户提供样品后,他们3天之内就织出面料,然后送往印染企业,3天后再送到服装厂,只要10天时间服装样品就穿到了商场模特的身上。“如果没有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和转换能力,势必难以抢占市场。”章树根说。

和立马集团不同,宁波旷世智源工艺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则是以创意取胜。有别于传统蜡烛,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配方蜡烛,在燃烧时,能依次释放出玫瑰、康乃馨等不同的花香。

 浙江外贸:在求索路上

“今年以来接到的出口订单已排到6月份,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宁波旷世智源工艺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建新表示,类似这样自主研发的新配方蜡烛,已占到该公司出口额的65%,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在实现了从外观创新到核心技术创新的转变后,已经不是人们寻常理解的传统企业了。”金建新说。

数据

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830.3亿美元,同比下降18.9%,其中,出口587.5亿美元 , 下 降19.6%,降幅比一季度扩大了2个百分点;进口242.8亿美元,下降17.1%。

根据不同行业的出口统计显示,私营企业出口降幅相 对 较 小 , 同比下降12.3%,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 43.3% 上升到48.6%。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出口有所回暖,而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下降25.3%和39.1%。

结论

浙江外贸出口降幅趋缓,形势依然严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0395.html

更多阅读

黄纪苏:《我们走在大路上》剧本全集

谨以本剧表达我们对自身的一种敬意,因为我们是世界历史上唯一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伟大文明;也表达对自身的一种理解,因为以往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六十年左突右冲、九曲九折所完成的,是一个苦难民族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中死地求生、后来居

声明:《浙江外贸:在求索路上》为网友我爱我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