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纺织业:攀爬“微笑曲线”



“纺织业的利润一般只有5个点,越美却有35%的利润。”越美集团董事长徐志明说。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他的企业仍然不错。

这些天,徐志明忙得几乎脚不沾地,在政府开会,和客户谈项目。越美集团是浙江诸暨的纺织龙头企业,在非洲市场建立了加工工厂和完整的贸易网络。用当地政府官员的话说,越美是“走出去”的好典型,下足了生产之外的功夫。

不过当地官员也认为,像越美这样走出去还走得好的企业,在绍兴并不是很多。在外部需求巨量萎缩的背景下,更多的民营中小企业仍在 “微笑曲线”的底部艰难攀爬。

  先行者的奖赏

“同样做纺织出口,我们掌握住了市场需求,在危机中可回旋的空间比较大。”徐志明说。

在境外有数家贸易机构和工厂的越美集团,生产的提花布、印花布主要销往非洲、美洲。今年,其自营出口目标是增长30%以上,并计划将非洲的工厂扩大产能。

越美同样经历过目前大多数企业面临的困境。上世纪90年代,地处绍兴市南部的越美集团主营纺织面料,每年的自营出口不过数百万美元。

一位绍兴当地纺织业人士介绍说,纺织品产业出口环节繁多,一张坯布织好后,经由印染厂、国营外贸公司、国际贸易商、当地批发商、零售商,最后才到国外消费者的手中。织造企业所能分得的利润只有产品价格的5%。其中的贸易公司相对强势,常常拖欠纺织企业货款。

当年,徐志明常常为追讨欠款,一趟趟飞往香港。在中间商那里,徐无意中发现自己的产品主要销往非洲的尼日利亚等国。

为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地,徐志明决定自己去非洲做市场。2000年,徐把贸易公司开到了尼日利亚。这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但轻工业落后,纺织品奇缺。徐刚刚把布料运到当地,即被一抢而空。

“中间环节省掉后,当年的利润马上爬到40%,有的新产品利润甚至超过一倍。”徐志明回忆说,“更重要的是市场需求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

非洲大陆上的探险换来了企业的高成长。8年内,越美的销售额狂长50倍,到2008年,越美集团的年销售收入达到20多亿元,家底日益丰厚。

不过,在刚开始的几年,“吃螃蟹”的徐志明遭遇了当地政府设立的贸易壁垒。他决定将工厂开到非洲,保证贸易端的利润。在其极力斡旋下,越美集团于2004年获中尼两国批准,在尼日利亚保税区投资百万美元,成立了金美(尼日利亚)纺织品有限公司。此后几年,越美又在塞内加尔、喀麦隆、迪拜等地设立了自己的子公司。

境外办厂让越美不仅成功规避了相关国家的进口限制,享受到了当地免税优惠政策,还利用欧美国家与非洲各国签订的国际贸易条约,顺利进入欧美市场。

“现在大量的企业在中间制造环节,而产业链的利润其实主要在两端。我们往上游的创意、设计做上去,同时向下游的物流、销售延伸开来,拉成微笑的形状,产业才会真正强起来。”面对记者,绍兴市外经贸局办公室主任唐国忠双手画出一道两头向上的曲线。

 失意的大多数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像越美那样爬上了微笑曲线的高端。一季度数据显示,绍兴的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23.6%。

在当地官员看来,这是一个比意料中要好的数字。尤其是3月份,进出口数据降幅收窄,甚至带来了一丝惊喜。但需求持续疲软带来的不确定感,仍然在企业间蔓延。

“我们的出口销售额下降了30%。”嵊州市一领带生产企业管理者说。绍兴辖下的嵊州是国际上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占据全球40%的市场份额。

由于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企业们组成了领带协会,在国际上有着较强的议价能力。过去很多年,嵊州领带一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去年,当地还被树为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的典型。不过现在,嵊州一些领带企业开始准备转型做“大提花”布料生意,原因是需求端萎缩太厉害。

绍兴纺织业人士普遍反映,国外客户订单下降幅度超出预期,不少出口企业特别是纺织企业订单,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下单金额明显缩水。即便是下单了,要求也非常苛刻。

 绍兴纺织业:攀爬“微笑曲线”

绍兴县一家家纺企业的所有者介绍说,在目前的形势下,一些销售商为降低商务成本,在物流上实行零库存。而家纺这样的生活必需品,又是刚性需求。这两个因素加起来的结果是,要么不下订单,要下就是很急,往往要求几天内完成,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难度非常大,很多时候,都是眼看着难得的订单被抢走。

“中长期订单少、中高端消费品订单少、订单难执行增多、订单执行价格下降、生产型企业毛利率下降。”绍兴市经贸局经济运行处处长吕姚峰这样总结目前企业面临的困局。

“过去的几个月,除了市场萎缩,很多企业还拿着价格高峰期进来的原材料运转,生产成本非常高。”吕姚峰说,工业企业在此间受到了双重的挤压。据统计,当地企业一季度的亏损面达到近30%。

“关键还是产能过大,企业需要转型升级。”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产业规划处长童相娟说。在她看来,大量低附加值的纺织产品投入到比较集中的市场中,实际上形成了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危机早已伏下。

 转型路漫漫

“转型谈何容易?设贸易公司、铺销售渠道都要大量的资金。”上述那位绍兴县家纺企业主说,“更大的问题是,这些工作非一日之功。”

资金是当前企业转型的一个巨大阻碍。此前几年,绍兴纺织产能迎来一个极速扩张的时期。金融危机后,国际需求萎缩和原材料高企的双重挤压,使多数企业的资产大幅缩水,企业的资金链极度紧张。

作为产能过剩行业,纺织等传统行业被银行打入信贷限制之列。来自当地银行业的信息显示,一季度绍兴市纺织行业贷款仅新增39.53亿元,仅占该市新增贷款的11.62%。

徐志明则分析,绍兴当地企业家“坐商”色彩浓重,可能成为转型的另一难题。由于坐拥国内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又加上过去政府扶持力度大、产销两旺,绍兴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

不过在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企业服务部部长金关秀看来,情况已经有了好转。

他所在的浙江纺院,是一家由政府主导、提供新技术产品开发的公共服务平台,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面料设计、质量监测、人才培养等服务,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

金关秀介绍,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主动与纺院合作,希望能从产品附加值入手,在萎缩的市场中找到突破。在他看来,产品设计才是国际纺织业金字塔的顶端,做好这一块,才是当地纺织业的出路。

“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有200多家中小企业成为我们的客户。”金关秀说。不过这条路还很漫长,仅绍兴县一地,就有数千家类似的中小企业面临转型难题。

微笑曲线:台湾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在上世纪80年代创造了 “微笑曲线”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产业链附加值是微笑嘴形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0648.html

更多阅读

阿兰·罗伯特:每一次攀爬前,都会想到死

  阿兰·罗伯特,1962年出生,法国著名的徒手攀爬者,闻名世界的冒险家。他身高1.63米,体重50公斤,已婚,育有3子。他的爬楼经历起始于12岁的某一天,那天他忘记了带家门钥匙,只得从外墙爬进位于8楼的公寓。从13岁开始阿兰爱上攀岩运动,后来专业

从“攀爬哥”的行为带来的思考 广场舞向上攀爬

从最近的“攀爬哥飞凡网”攀爬央视北配楼,你飞凡电商看到了什么?大胆?创飞凡万达新?刺激?还是鲁莽?国产婴儿奶粉排行榜爬哥”这一攀爬行为的飞鹤乳业哥”这一攀爬行为的所有,你认为呢?  有的网友表示了对张希鑫的支持。认为这是一种自我挑

三生:打造产品力的“微笑曲线”

     打造以产品为导向的业务发展模型,对于任何一家直销企业来说,无疑都是一种考验:如何打造产品的竞争力?  而在三生的产品发展规划中,一条“微笑曲线”似乎给出了全部的答案。  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由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

声明:《绍兴纺织业:攀爬“微笑曲线”》为网友岁月成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