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脚万向轮五金件 鲁冠球:应对金融危机 万向做了三件事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今天,在杭州召开的“2009浙江企业文化论坛”上,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做了重点发言。他说,企业文化很重要,它看不见摸不着,是无形的东西,但却能给我们带来有形的效益,创造无限的价值。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他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鲁冠球说,这次金融危机对万向集团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际订单减少,汽车零部件出口下降超过50%;二是上市公司市值缩水,但没有风险,因为股权从没做过抵押;三是汇率波动损失,比如,万向的太阳能公司,7月份完成了全年利润指标,汇率的关系,到年底全年的利润吐出了一半,当然,还剩了一半。

去年,万向集团的计划是500亿,正常的话能达到520个亿,实际完成只有463.6亿元,少了50多个亿,这在万向40年的发展史上是没有过的。

“当时,说不慌那是假的,我搞企业40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个时候,省、市、区各级领导多次到企业送温暖,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企业,形势慢慢好转。”

今年3月开人大会的时候,鲁冠球向温家宝总理汇报,万向大约增长了2%,总理问,是环比还是同比,他的回答是同比,总理很高兴地说,逆势增长不容易,真不容易。

万向能这么快走出来,关键是国家的好政策,同时,40年积累的企业文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以感恩之心承担责任。万向有今天,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所以,对于党、对于国家、对于这个时代,万向一直怀有一种深深的感恩情怀,这种情怀已经融入到了工作的方方面面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了万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冠球说,危机发生后,虽然心里有点慌,但首先想到的是此时国家更难,社会稳定更迫切。作为一家企业,我们理应为党排忧解难,与国家共渡时艰,一致做出决定,向员工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不降福利。

但是,光稳定也不行,没有发展的稳定,是持久不了的。动物“冬眠”等来的是春天,企业“冬眠”一定等不来春天。怎么办?“整休”,就像打仗一样,听不到炮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抓紧“休整”。

当前,万向的实业之“危”危在结构不合理,好的做不出来,差的没人要,必须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快“整休”,提高自身战斗力。万向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加速现有产品结构升级。比如我们的轮毂单元早就获得了德国大众的供货认可,危机前他们每年给我们一点点份额,危机以后他们大量向我们要货,我们从储备供应商升级为主要供应商,附加值增加,利润提高。

第二,是加快联合收购。国外福特的蒙诺工厂、国内长春的兰宝力得都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加深,收购速度加快,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这叫乘势而上。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能源。我们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两条产业链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城”,投资和发展步伐都大大加快,这叫顺势而为。

通过这些调整万向的情况大大好转。现在,如果宏观经济没有大的波动,万向可以说是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今年1至9月份万向完成营收360.35亿元、利税32.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和52%,出口完成8.11亿美元,同比还是下降27%。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今年万向还是完成了第四个“奋斗十年添个零”,即企业日创利润100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1000万的目标。

对于以后的万向的发展,鲁冠球说:“现在,我们最担心的不是危机什么时候结束,而是新一轮经济大发展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今年的7月8日是万向创建40周年的日子,万向开了一个会,宣布了下一个“奋斗十年添个零”,也就是到2019年企业日创利润1个亿,员工最高年收入1个亿。

仅有决心是不够的,万向采取三条措施来保障:一是坚持“实业”与“金融”结合,形成实业与金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节有度的产业格局;二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融通资源做强做大;三是坚持发展新能源,造福子孙后代。

 家具脚万向轮五金件 鲁冠球:应对金融危机 万向做了三件事

今年人大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用“艰苦创业、大胆创新、克难攻坚、勇往直前”总结了万向精神,“这十六个字成就了万向过去的发展,更将激励着我们未来的进步。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将勇往直前,永不后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1390.html

更多阅读

万向集团鲁冠球:从铁匠铺走出来的跨国企业家

鲁冠球,男,汉族,194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万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乡镇企业功勋、全国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

中植集团董事局主席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

 改革开放只有30年,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创业史却有47年。这位中国商业界鲜有的“常青树”企业家所经历的风雨正是中国本土企业成长的缩影。极为难得的是,鲁冠球的经历不仅可以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之果,更可以昭示改革之因。

鲁冠球女婿之死 鲁冠球解密“万向添‘零’”

30多年前,他从钱塘江畔一个贫穷的村庄起步,带领6个村民,筹集4000元钱,办起了一个铁匠铺,为了躲避“割资本主义尾巴”,挂出了宁围公社农机厂的招牌。   1994年,他的企业在深圳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乡镇企业,并独资成立了万向美国公司。

鲁冠球:中国商业界“常青树”企业家

改革开放只有30年,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创业史却有47年。这位中国商业界鲜有的“常青树”企业家所经历的风雨正是中国本土企业成长的缩影。   “铁匠铺”39年变身“跨国公司”   1962年,那年鲁冠球只有17岁,他创办了一

对话万向集团鲁冠球:用中国成本卖出美国价格

  在迈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中,万向集团被视为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不久前,记者飞往美国亲身感受万向“走出去”开辟的新天地。在此前后两度采访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请他阐释万向的“走出去”理念。   最初万向产品“走出去”是

声明:《家具脚万向轮五金件 鲁冠球:应对金融危机 万向做了三件事》为网友张杰你最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