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固守二八定律还是寻求长尾之道?



是固守二八定律、死命往20%的热门股挤,还是寻求“长尾”之道、在剩余的80%股票里寻找机会?这一切最终取决于市场是否为多元化的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产品  

  

 投资:固守二八定律还是寻求长尾之道?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在任何一组事物中,20%是重要的,而其余的80%总是处于次要的位置。比如,20%的客户带来了80%的收入,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20%的项目创造了80%的利润,甚至20%的人享受了80%的爱情。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而在中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对“二八现象”也不陌生。

  不过,几年前出现的另外一种思想,引起了人们对于二八定律的再认识,这就是“长尾理论”。“长尾理论”认为,如果能找到办法去分别满足80%的“长尾需求”,那么,这些需求总和所组成的潜在市场,也许并不亚于任何热门产品的市场。

  股票其实也是一种产品,是由很多人创造和维护的一种产品,股票投资则是对于这种产品的需求。分析对于股票这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也许能为我们提供另一个视角来看市场。

  超短线客:对于这类投资者,股票的活跃程度是否高、流动性是否好、交易成本是否低廉最为关键,而基本面因素反而不重要,因为每日的随机波动和基本面的关联度不大。所以,股指期货、权证和活跃的热门股票就成为了超短线客的首选。

  趋势投资者:原则上这类投资者愿意投资各类股票,但实际上这类投资者更倾向投资短期内波动率显著提高的股票。大量高价绩优股在大部分情况下并没有这样的表现,因此投机性更强的中小型股票及金融衍生品往往成为这类资金的首选。

  长线价值投资者:这类投资者更关注基本面的长期变化趋势,对于短线股的价格波动不敏感。估值合理和低估的大中型股票成为其首选。

  稳健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对于投资的波动率和下跌的风险更敏感,所以宁愿牺牲部分收益而追求投资产品收益的稳定。稳健型基金、大盘蓝筹和部分结构性产品是他们的最爱。

  赌博型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富有冒险精神,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为此可以不惜任何代价。不确定性就意味着机会,所以具备资产重组、整体上市等题材的消息股是他们最心仪的投机对象。

  实际上,投资者的种类远比上述的要多,投资需求也远比上述提到的更为多元化。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即使有时它们被压抑。

  本轮牛市之前,股票市场可以说只有两种产品:“健康食品”和“毒品”,即20%的基金重仓股和80%的其他股票。这些“其他股票”包括ST股、绩差股、高市盈率股票,甚至包括某些在其他市场一贯表现良好的价值股(资产价值高而盈利能力欠佳的股票)。在几年的熊市里,只有消费“健康食品”的消费者才可能总体获利,而买入“毒品”的消费者,就像吸毒的人那样,无不深受其害,幸运者浅尝辄止、离开股票市场,而更多的人则变成了瘾君子,欲罢不能,我们称之为套牢。在熊市里,除了长线价值投资者的需求可得到充分满足外,其他类型投资者的投资需求皆被压抑,甚至连稳健投资者也在熊市的非理性下跌中深受其害。当股票市场仅能满足一类投资者的需求时,整体的需求就显得不足,我们就处于短缺经济时代。这种情况下,即使多数存量资金涌向20%的绩优股,即使GDP在高速增长,熊市的阴霾也挥之不去。

  牛市来临时,基金重仓股固然有了优异的表现,而其他类的股票也因为交易的活跃以及内在利益机制的变化,而有了盈利的机会,暂时改变了“毒品”的属性。被压抑的需求要寻找途径释放,而在投资品种匮乏的情况下,ST股票、低价股、重组股、消息股乃至小盘股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替代品,这就出现了过度投机、鸡犬升天的繁荣假象。市场整体的需求得到了短暂的满足。这就是,同样是在GDP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为何既有长达4年的熊市,也可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从熊市转为几乎失控的疯牛市。这其中股权分置改革固然功不可没,但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得到释放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虚假的繁荣无法持久,它恰恰反衬出市场投资品种的匮乏。过度的投机和二八现象,都是大量投资需求面对有限投资品种时的畸形副产品,本质上都是不健康的。

  投机性股票毕竟仅仅是替代品,需求的基础并不稳固。当监管层开始大力打击投机时,大量的非主流投资需求被重新压抑。所以,昨天也许我们还在为股市中源源不断的新资金和过度投机而烦恼,今天,我们却突然发现,股市的流动性竟然短期出现了拐点,整体需求似乎有些不足了。

  两难。怎么办?

  第一种办法,当然是大力提倡价值投资,也就是鼓励对基金重仓股或绩优股的消费。这样做固然有其好处,但可能引起的后果也不容忽视:一是大量其他投资需求被压抑,进而整体需求被压抑,所谓大河无水小河干,股票市场整体重心下移;二是市场重新回到短缺经济时代,大量资金重新涌入少量绩优股,造成蓝筹泡沫,而当这些股票被严重高估时,市场整体就变得毫无吸引力,在周边市场的竞争下,需求被分流,市场重陷低迷。

  第二种办法,则是大力发展金融创新,提供更多更新的产品来满足投资者,引导而不是压抑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市场并不会因为新的产品的出现而导致资金总量下降,相反,新的产品也会带来新的需求,市场整体的购买力反而会上升,而和那些绩差投机股比较,大部分的新产品或多或少地带有“健康食品”的特征,投资者的健康有了保证,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就有了保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1747.html

更多阅读

二八定律给我们的启示 三色原则

二八定律给我们的启示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经济学家说: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

图书馆流通的二八定律还站得住吗? 图书馆流通部工作计划

刚才看到一份美国图书馆联盟的尚未正式发布的报告,该报告是对OhioLINK成员馆馆藏利用情况的分析。其中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值得图书馆界反思。该报告表明,绝大多数的流通量是由极少数的 图书创造的,即7.2%的实体资料(manifestations,指图

儒学:孔孟之道还是周孔之道?

儒学:孔孟之道还是周孔之道?作者 艾畦内容提要:“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这一说法并不妥当,这只是今文经学、特别是明清时代的观念。其实孔子思想并不能代表全部儒家思想,因为在先秦和汉、唐、宋的大部分时期里,儒学的更普遍含义是“周

二八定律启示 二八定律的详细

二八定律:Paretoprinciple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

二八定律有感 牛顿第二定律观课有感

  股市二八定律永远不会被打破,即便打破了也只是暂时的。所有进来的人都是奔着那个二来的,要成为二的行例只能靠你的天分(IQ、EQ)加勤奋。两样少一样或不够那就离开股市吧。  二八定律注定了你在这一行的成功概率只有二成。这样看

声明:《投资:固守二八定律还是寻求长尾之道?》为网友壮志凌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