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财务管理 连锁经营必须了解的财务管理知识(二)



 四、 连锁经营企业存货管理

  连锁经营企业存货的管理包括采购、入库储存、发货等环节。为了保护存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降低存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必须以职责分工为基础所设计实施对存货管理进行制约和协调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

  1、 采购业务的管理

  (1)、职能分工控制

  连锁经营企业应将存货采购业务交由专门部门负责,建立采购业务岗位责任制,明确采购工作任务和工作程序,以及工作责任。要防止因职责不清,出现错弊不易查找的情况发生。

  (2)、授权批准控制

  销售部门提出要货计划,包括需货的品名、规格、数量、需货时间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交由采购部门编制采购计划,经主管领导人批准采购计划书后,由采购部门落实进行采购。采购人员必须按经领导批准的采购清单采购,无论从数量和品种、规格和单价都无权擅自决定。若因市场原因需要修改采购清单时,必须经主管领导人员批准或授权。

  (3)、采购合同控制

  存货采购应尽量与供应商签订订购合同,以保证按期、按量、按质购入存货,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需要。采购合同应经企业法人或法人授权人签发生效。

  (4)、建立询价制度

  由于市场供需价格千变万化,要有专门业务部门或人员负责存货价格、供需要求等调研、询价工作,以控制成本、降低风险。

  2、 存货入库、储存的管理

  企业订购的存货送达后,要经质检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根据存货的商品运单、发票、采购合同以及产品生产厂家提供的质检单、出库单、说明书加以审查验收,若发现其他问题,则按所签订的合同,由企业有关部门和人员去处理和解决。

  所购商品等存货经质检部门审查后验收入库,仓库保管员应依据入库单核对实物,查明其规格、数量,是否与入库单相一致,并签字认可,以建立保管责任制,防止丢失、毁损、变质,以保证存货的安全。

  存放商品的仓库要做到:(1)、创造安全条件 仓库应具有防盗、防火、防潮等具体措施。(2)、规范存放秩序与位置 如分区保管、定位存放、五五成行、快速记数等。

  3、 存货发出业务的管理

  存货发出要有授权批准制度,仓库保管员凭手续齐全并有主管领导、送货人签字认可的发货单发货。

  存货管理建议使用POS系统(销售时点系统)。POS系统对每种商品实时购销存状态随时记录,管理者可通过该系统及时正确地监控业务经营,并做出各种采购及库存决策。进行存货管理的部门是商品配送中心。

  五、 连锁经营企业销售收入的管理

  由于连锁经营企业是由若干个门店组成,其销售收入分散在各个门店内,销售收入应通过电脑结算系统进行控制。对于独立核算方式的子公司,只对其每日销售收入 情况进行监控和掌握,对于非独立核算方式的门店,应对其收入情况和货币资金同时控制。每日银行下班前,各门店收银员应整理当日所收款项或客人已签信用卡单,核对相符后,填制现金缴款单,将款项存入公司开立的销售收入专户,并负责将整理好的客人已签付的信用卡单送银行将款项划转公司销售收入专户。并编制 “销售日报表”连同现金缴款单等与次日十点前报公司总收款处,财务部可通过在银行开设的“网上银行”随时掌握、监控销售收入情况及各门店存款情况。

  对于和总部不在同一城市的省内非独立核算门店销售收入,由门店核算员每日将销售款存入总部开设的信用卡内,并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将“销售日报表”和 “现金缴款单”等资料发往总部财务部。总部总收款于每日下班前通过银行或自动取款机查看各门店缴纳销售款情况并与门店传来销售日报表核对,如有不符,及时进行沟通、调查。总收款于次日上午12:00点前将所有异地基层店收入款存入公司销售专户。

  对于调拨公司异地销售收入的信用卡应选择不收取省内手续费的金融机构办理。总收款负责信用卡的保管工作,出纳负责信用卡的密码输入工作,每次查询、取款均需两人同时进行。

  销售收入应分门店进行核算以便于公司对各门店销售情况同历史数据、预算数据及各门店之间比较分析,对于销货退回,应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并经销售主管审批。

  六、 连锁经营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管理

  连锁经营企业成本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按用途分为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销售成本是销售商品的进货价格,期间费用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连锁经营企业成本费用分部门、门店进行明细核算,各部门、门店各为独立的成本控制中心。公司年未将下年的责任预算和其他控制标准下达给各部门,使之以此控制自己的活动,并对各成本中心实施考核,以分析评价及执行情况。

  对于进货成本,对各门店主要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按品种计算毛利率,建立毛利率预算计划管理,对门店实行计划控制,总部对门店综合毛利率定期考核,对骨干商品毛利率重点考核。

  对于期间费用,规定各部门及门店费用项目范围及开支标准,原则上不允许随意扩大超标,对于一些费用(水电费、商品运费等)进行分解,尽量细划到各部门、门店。总部及市内各门店费用由总部统一核定支付,对于异地各门店费用采取备用金形式,根据各店实际情况,分别核准每月备用金定额,为各店在经营地开设一备用金支出户,在此范围内,所发生费用、支出工资由核算员审核、店长签字审批后支付,店长有节约开支的责任。公司财务部定期、不定期的去各异地店审查费用使用情况。

  总之,各项成本费用的控制,公司要建立成本费用控制体系,实行成本费用分级归口管理责任制,根据成本费用分解为各项指标层层下达,调动公司各部门和门店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使成本费用预算落到实处,并与工效挂钩。

  七、 连锁经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要发展,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实现预定的目标,就必须重视财务预算工作,只有搞好财务预算工作,才能很好的筹划未来,明确奋斗目标,实行目标管理,有效的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

  财务预算就是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发展状况,按照事物发展趋势,进行合乎客观规律的预算与估量,据以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内目标和措施,是根据财务预测以货币形式表示财务方面的经营计划。

  (一)、编制财务预算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1、 明确奋斗目标

  科学的财务预算可以指导更好地开展经营活动。财务预算作为具体的财务目标,为公司各部门规定了具体的目标,有助于各部门、门店员工了解本公司、本部门甚至于本人在公司财务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也有助于财务人员经济合理地使用和筹措资金,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2、 相互协调

  财务预算围绕公司的财务目标,把公司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工作严密地组织起来,消除各部门之间的隔阂和本位主义,使公司内部各部门各方面相互协调,行动密切配合,避免了互相冲突,互不衔接的现象,保持了资金运用的平衡,从而使公司成为一个完成其经营目标、财务目标而顺利运转的有机整体。

  3、 控制资金

  财务预算控制主要体现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财务预算事前控制主要是控制预算单位的业务范围、规模、可用资金限额。由于公司资金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各部门不能随心所欲,应分轻重缓急,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工作和预算,从而激发各部门及员工的积极性,提出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措施和方法,心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

  财务预算事中控制主要是按财务预算确定目标,对预算的收入进行督促,争取实现预期的收益和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进行控制防止超支,保证预算的执行。

  财务预算事后主要是进行和实际执行结果的比较,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业绩评价。

  (二)、编制财务预算的原则和要求

  1、 原则

  公司财务预算的编制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必须树立全局观点、效益观点、平衡观点、应变观点、群众观点和实用观点。

  2、 要求

 连锁经营财务管理 连锁经营必须了解的财务管理知识(二)

  要结合实际、综合平衡,全面筹划公司业务经营活动,确保实现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收入要充分考虑季节的波动,不可“平均制”,费用指标要结合各部门、门店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营业额、营业面积、员工人数等客观因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1781.html

更多阅读

企业经营理念标语 民企殇折(二): 企业主经营理念

     回顾一下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轨迹,国门初开时,国人发现西方的船坚炮利,于是开始大办洋务运动,但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而一场甲午战争把这个理论打得粉碎。阵痛之后人们才发现,祖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不在舰船兵器和

59store店长管理系统 好店长要这样当之管理篇(二)

     如何提升店长的管理技能(二)  7.利他原则  所谓利他原则,通俗而言就是对他人有利。店长在与店员沟通时采用利他原则,就是要使沟通内容让店员感觉对其有利,使店员愿意接受店长的谈话。例如,店长对店员陈述正常上下班对店员的

特许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必须了解的财务管理知识

连锁经营企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企业形式,其连锁体系是由总部和连锁店组成的有机体系。总部是连锁体系的管理机构、配送中心和信息沟通中心,是整个连锁体系的核心,连锁企业通过集中采购、集中管理、统一配送、统一核算形成

声明:《连锁经营财务管理 连锁经营必须了解的财务管理知识(二)》为网友无伤大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