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 迅速扩张的外资零售业



一、外资零售企业纷纷入主中国零售市场 , 抢占先机

  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 , 是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结果。据商业联合会《中国零售业白皮书》披露 , 近年来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在我国迅速发展 , 世界前 50 家大型零售商大多数己在中国“抢滩登陆”,知名的如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日本伊藤洋华堂等零售业巨头 , 已逐步在我国形成一定网络规模。在进入的外商零售企业中 , 有大型综合超市 ( 如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 ) 、仓储式会员店 ( 如德国麦德龙、荷兰万客隆 ) 、便利店 ( 如日本 7-11) 、超大型购物中心 ( 如香港特区的新东安百货 ) 、商品批发集散中心 ( 如香港特区的利联仓行 ) 、标准化食品超市 ( 如日本的友谊西友超市 )。从 1992 年流通产业进行对外开放试点以来 , 外资商业企业经过十多年发展 , 对中国市场有了较深认识和了解 , 积聚了发展经验 , 逐步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走大规模经营的道路。

  到 2004 年底 , 零售业全面开放后 , 将会有更多的外资零售企业涌入中国 , 其扩张速度和规模将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二、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动机所在

  1. 中国巨大消费市场的吸引力。近年来 , 我国流通产业得到极大发展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长速度超过 GDP 增长速度。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 ,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 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 , 特别是农村人均收入增加 , 消费市场成长空间极为巨大。根据普华永道全球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分析报告 ,我国已成为亚洲零售消费业最具增长潜力的国家。这也正是国外零售商进入我国市场的最主要原因。跨国零售巨头出于全球战略考虑 , 看好中国潜在的市场空间 , 纷纷入主中国 , 实施“圈地运动”。

  2. 政策放宽是外资大规模进入的催化剂。20 世纪 90 年代初 , 我国政府开始允许在部分城市进行零售业外资进入试点。 1999 年以后 , 试点的城市进一步扩展到所有省会城市。2004 年 4 月 16 日 , 商务部颁布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 , 不仅降低了限制性资格要求和注册资本要求,还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又据《北京市商业利用外资规划2002-2010》,北京市将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份额 ,2005 年 , 北京市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达到 15%,2010 年发展到 25%;重点领域引进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到 2005 年将达到 15 家 ,2010 年不低于 30 家。由此可见 , 外资商业在我国较长时间内将拥有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

  3. 我国本土商业企业小 , 商业资本不足 , 零售业态较为单一 , 有较大的市场空白是外资进入的又一重要原因。我国目前的主要零售业以百货业和招商制市场为主 , 便利店、购物中心等缺乏适度开发。另外 , 商业功能单一 , 主要还停留在购物的功能上 , 缺少相应配套的娱乐休闲功能 , 真正实现从购物型向体验型转型 , 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外资商业在国内投资往往能获得较高回报。

  三、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战略规划

  1. 从经营业态来看 , 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将主要集中在大卖场的发展上 , 即主要以大型的超级市场、仓储商店和大型的专业店为主 , 步步为营。目前 , 我国城市人均 GDP 已在 2000 美元左右 , 北京、上海、深圳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元 , 比较适合大型超级市场、便利店及仓储商店等业态的初步发展。以沃尔玛、家乐福为代表的外商在华投资基本上以发展大型超级市场和仓储商店为主 , 宜家、百安居及欧培德则是投资大型家居建材专业市场的主力军。另外 , 便利店、折扣店、大型购物中心等业态亦会成为外商企业的投资重点。如日本 7-11 计划五年内在北京地区开店 500 家。

  2. 从经营方式来看 , 主要以连锁经营为主。连锁经营于 1959 年产生于美国 , 至今已有 140 年历史 , 随着电脑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 , 连锁经营在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台湾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流通领域得到普及。我国则是在 90 年代初开始引进连锁经营的方式。连锁经营的管理具有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特点 , 能在短期内聚集巨额商业资本 , 进行差别化经营 , 提供专业化服务。西方国家一百多年的发展经验 , 使连锁经营这种方式空前成熟和极具竞争力。

 零售业 迅速扩张的外资零售业
  3. 从分布的地区来看 , 目前外商企业进入主要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 , 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商业与其他行业不同 , 它的发展同周边的环境 , 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发育程度联系紧密 , 即社会性较强 , 如居民的消费能力、交通便利状况、消费习惯等 ,人均 GDP 在 2000 美元以上的大中城市颇受外商的青睐。

  4. 从经营商品组合来看 , 目前主要以日用消费品为主。食品、服装、家居建材用品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产品的投资是外商投资的兴趣所在。随着家庭拥有汽车的增多 , 外商大力推行的大包装、小批发的销售方式将为人们所喜爱。

  5. 从选址来看 , 大城市郊区、城乡结合日益得到外商青睐 , 外商投资的地域逐渐向次级商业区转移及将店开在主干道路边。一方面这些地区租金便宜 , 投资成本降低 , 另一方面大中城市居住小区日益向郊区、城乡结合扩延 , 在此设立以日用消费品为主的大卖场能获得既多又稳定的客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2554.html

更多阅读

王晓德:“美国例外论”与美国文化全球扩张的根源

【内容提要】 “美国例外论”在美国白人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历史和宗教根源,这使美国白人在地球上具有一种特殊使命,即有义务或有责任“拯救”世界于水深火热之中,最终以美国独特的文化模式完成对全球的重塑,使处于异文化场景下的社会逐渐

用权衡造句 跨国扩张的四大权衡

     世界或许是平的,但连接各个国家之间的道路往往不是那么平坦。对于面对消费者的企业而言,国际扩张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分享金砖四国消费者收入的快速增长、成为欠发达国家中的先行者,以及在发达国际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国

改革开放 引进外资 新经济环境下的外资引进

     引言  外资,是指其他国家地区,其中也包括了港澳台地区来我国大陆地区以从事经济社会活动为主要目的,在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前提下,遵循市场机制法则,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的独资、合资、参股等市场流入的资金。自上个世纪八十

不得不警惕的外资品牌阴谋:谁来主宰中国品牌未来

沉寂了许久家电连锁市场,在百思买对五星电器完成完美收购的同时再次重新定义了行业格局。国美、苏宁、百思买,无论是第几,毫无疑问百思买的出现是孕育许久的计划性行为,而且是势将必行的。从家电连锁行业的角度说,似乎可以用更加白热化

迅速崛起的日本 家具连锁经营迅速崛起

连锁经营的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认可,当前把特色鲜明的连锁经营运用到家具行业来,家具企业又将迎来迅速发展的好时机。据了解,传统家具零售模式以摊位租赁式经营为主,家具生产者不直接接触消费者,只是以批发的形式将产品发予经销

声明:《零售业 迅速扩张的外资零售业》为网友凘擔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