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古代智慧少年故事 从古代故事中领悟创业的智慧



 知地取胜,择地生财

   兵法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可见地形对作战之重要,为将者不可不察也。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大谋略家的范蠡,深谙此道。他以战略家的眼光,认为陶地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是理想的货物贸易之地。遂选陶地为营销点,果然,19年间他三获千金,成为世贾,陶朱公的美称也由此而饮誉古今,留名青史。

  《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载,秦国灭了赵国以后,实行了移民政策,当时许多人贿赂官吏,不愿搬迁,要求留在原地,唯独富商卓氏要求迁往较远的纹山之下,他看中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厚,居民热衷于买卖,商业易于发展。几年后,卓氏成了远近闻名的世富。

  时贱而买,时贵而卖。

  范蠡和商祖白圭认为,时贱而买,虽贵已贱;时贵而卖,虽贱已贵。强调商人要善于捕捉商机,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买进卖出。

  商业的利润源于买卖的差价。一旦发现买卖的时机一到,则要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当机立断。魏文侯时,国人注重农耕,而白圭却乐于观时机变化。粮食丰收时他买进谷物,卖出丝漆。待蚕丝上市时他就大量收购蚕丝,售出粮食。白圭的经商原则和经验,都被后世商人所称道。他凭着自己的这套经营谋略,精心经营,以至家累千金。

  见端知末,预测生财。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为雪亡国之耻,终日卧薪尝胆,励精治,当得知吴国大旱,遂大量收购吴国粮食。第二年,吴国粮食奇缺,民不聊生,饥民食不裹腹,怨声载道,越国趁机起兵灭了吴国。苦心人,天不负。越王终成霸业,跻身春秋五霸之列。这里越王勾践做的是一桩大买卖,他发的财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个国家和称雄天下的霸业。

 十个古代智慧少年故事 从古代故事中领悟创业的智慧

  《夷坚志》载,宋朝年间,有一次临安城失火,殃及鱼池,一位姓裴的商人的店铺也随之起火,但是他没有去救火,而是带上银两,网罗人力出城采购竹木砖瓦、芦苇等建筑材料。火灾过后,百废待兴,市场上建房材料热销缺货,此时,裴氏商人趁机大发其财,赚的钱数十倍于店铺所值之钱,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和百姓的需要。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是经商者财富永不干涸的源泉,也是经商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薄利多销,无敢居贵。

  先秦大商理论家计然认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主张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司马迁说过:贪买三元,廉买五元,就是说贪重利的商人只能获利30%,而薄利多销的商人却可获利50%。《郁离子》中记载:有三个商人在市场上一起经营同一种商品,其中一人降低价格销售,买者甚众,一年时间就发了财,另两人不肯降价销售,结果获利远不及前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4454.html

更多阅读

打开你发散思维的十个幽默法律小故事 法律与发散性思维

1、一点不错某人站在被告席上,他的律师对法官说他是个聋子。“你是聋子吗?”法官问。“是的,一点也听不见。”被告毕恭毕敬地回答。短评:碰到这样的当事人,律师死定了!2、休想付款一个律师的妻子得了急病,在诊治前爱钱如命的医生对律师说:“

淘股吧几个成功ID的励志故事 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

淘股吧几个成功ID的励志故事yxkrrhx他2012年1月5日,账户里面只有26.8万元,现在账户里面已经有了数千万。绝大部分是靠他这3年来艰苦的闭关炒股的努力换来的。他的自述:深夜,辗转难眠,想到一些往事,泪流满面。张学良晚年说过,他的人生就到36

西藏尼玛县的面积与我国面积最大的十个县 尼玛县中学

第一次听说西藏尼玛县,是在前几年看《狼图腾》之后。得知书中的故事发生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便上网查询该旗的相关信息。当时从网上看到该旗面积达5万多平方公里,于是便想知道我国面积最大的县是哪一个县。查询之后得到两个答案,一个

二十个禅宗经典小故事 禅宗经典

二十个禅宗经典小故事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

声明:《十个古代智慧少年故事 从古代故事中领悟创业的智慧》为网友醉影伴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