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浆:讲述如何打造品牌之道(一)



从狭窄的台湾岛转战大陆潜力巨大的餐饮市场

  这位从永和镇走出来的老兵开始跃跃欲试,想跟蒙牛抢生意 永和国际集团董事长林炳生不喜欢穿西装打领带。他最合意的行头是一件深色的“龙迪”中式上衣搭配西裤。“这个牌子的老板,跟我是好朋友。要买衣服找我,可以打五折。”这个台湾人的笑声透着几分北方人的豪爽。

  和大多数来自台湾的餐饮老板一样,从狭窄的台湾岛转战大陆潜力巨大的餐饮市场,这位从永和镇走出来的老兵已经在快餐连锁行业占有一席之地。从1985年在台湾注册“永和豆浆”的商标至2007年底,永和豆浆的总店铺数已有268家。

  但在林炳生看来,发展连锁门店只是他事业计划中的一部分,或者只是永和豆浆的“一条腿”。接下来,这个把永和豆浆一手做大的台湾老兵,不但将目标定在了“中国快餐连锁业第一品牌”,他还想和蒙牛较较劲。 “我们要分食它的市场。”林炳生劲头十足地说道。

  老兵做生意关于永和豆浆的创业史,网络上的报道有长长短短数十篇。而对于创业时期的个中滋味,林炳生却极少向人提起。

  能从豆浆中发现商机,得益于林炳生的当兵经历。50年代,台湾的一些老兵退伍之后,在台湾永和镇以经营豆浆铺为生,逐渐形成一种地方性的饮食文化,吸引了不少各地的消费者。1985年,林炳生便以60万的资金取得永和豆浆的注册商标,起步做永和豆浆的加盟连锁生意。

  “刚开始创业时,很累。刚开始有几个创业伙伴,但是后来都离开了。离开的原因就是觉得没有希望。只有我一个人坚持下来了。”林炳生说。

  在谈及为何没有放弃时,林炳生称,对创业初期的艰难,自己只能咬紧牙关。

 永和豆浆:讲述如何打造品牌之道(一)

  家人的支持也给了他莫大的动力。据林炳生介绍,在刚创业时,现在的太太尚未过门。“我对她说,你要嫁给我,就要做这种苦力,要是不能接受,现在还有(后悔的)机会。”他称自己曾这样跟妻子打趣。

  坚持到底的决心,给林炳生带来了事业上的回报。上个世纪90年代,永和豆浆开始从台湾拓展到大陆市场,在上海设立了永和豆浆加盟总部及直营店。截至2007年底,永和豆浆的华南、华东、华北三大总部成立,加盟连锁店的数量,也发展到268家。在2008年的3月份,又将大连设为东北总部所在地。

  两条腿走路现实竞争的激烈已不容忽视

  作为快餐连锁行业的一支新军,“真功夫”在最近几年迅速蹿红。与永和豆浆一样,“真功夫”也毫不掩饰夺取中式连锁快餐业第一品牌的决心。

  对此,林炳生认为,与只有“一条腿”的同行们相比,即将实现“两条腿”走路的永和豆浆有着更大的优势。

  门店数量的扩张是一条“腿”。在2008年,永和豆浆计划将开店数量增加到380家,而更长远的想法,是要在2009年,开店数量突破500家。

  另一条“腿”指的是商品的多元化战略。目前,永和已经建设了黑龙江大都基地、佳木斯豆浆工厂、咸阳豆浆罐装厂。在2008年,永和豆浆又在黑龙江延寿县投资建立了豆粉生产基地。

  按照2008年的发展规划,永和豆浆将继续扩大豆粉生产规模,研发包括谷物豆米粉、袋装豆浆在内的系列产品,并推出豆浆机及精装大豆系列产品。

  “2008年,是永和豆浆的战略转型年。通过门店连锁打开商品销售的通路,将是永和豆浆在今年的主要动作。”林炳生说。

 企业形象标识的加强也提上了日程。

  据介绍,作为永和豆浆企业的标识,稻草人形象将在未来几年得到强化。永和豆浆还将推出“稻草人娃娃”、稻草人形象的连环画等等。

  挑战牛奶按照林炳生的愿望,一旦实现两条腿走路之后,永和豆浆的市场占有率将得到极大提升。“有句广告词是‘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我们希望广大的消费者不光要喝牛奶,还要喝豆浆。”事实上,豆浆的营养价值并不在牛奶之下。他的目标,是希望永和豆浆成为豆浆市场的“蒙牛”。

  为此,林炳生将在今年改变以往的“小气”作派,准备开始增加广告方面的投入。“到现在为止,永和豆浆一分钱的广告也没有投。在门店没有超过500家,广告是没有效果的。产品没有铺到80%以上的市场,做广告是‘空炮弹’”,“我们的广告费都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自己努力让消费者满意”。

  但这种局面很快将有所改变。在门店增加和商品推广力度同时加大的情况下,广告投入开始成为永和豆浆业务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道“催化剂”。“我们很快会投入部分广告,目前正在规划。”林炳生说。

  永和豆浆:“连锁”之道

  十五年前,“肯德基”、“麦当劳”登陆中国,迅速以1300多家店面,在中国快餐市场中赢得三成天下。四年前,台湾永和豆浆现身内地市场,向“洋快餐”发起挑战,强力打造全球中式餐点连锁第一品牌。未来三年,永和豆浆店面总数有望达到500家。从创业初期仅为300万元的经营收入,到如今超过2个亿的经营业绩,遍及大江南北的永和豆浆,正引领中式快餐闯世界。

  2003年7月31日至8月3日,“2003大连国际连锁加盟创业展暨大连商铺投资年展”在大连星海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此次展会吸引了境内外40多家连锁特许/加盟企业布展。其中,永和豆浆在中国大陆市场已经开设店面80多家,此番首次亮相大连,引起不小的轰动。

  台湾永和豆浆国际连锁集团董事长林炳生主持人:可以说永和豆浆已经小有名气了,如果按照道理讲你们可以是不用做广告了,但是你们还是参加了这次展会,那参加这样的展会的目的是什么?

  林炳生:我们今年的一个重点也是想在东北这个市场好好发展,那过去我们在东北在长春开了三家店,而且这三家店在两年多来也得到一个很好的一个好评,那我们希望透过这一次我们在大连,除了招商以外我们要在大连设我们东北区的总部。

  主持人:就是说将来你们有想法把大连作为你们东北地区发展的一个总部?

  林炳生:东北对我们永和豆浆来讲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在永和店里面卖的产品大豆是它的最主要的物资,还有大米,包含豆浆粉,包含豆浆的商品,这样子来供给我们的连锁店,甚至供应到一般的消费市场,那作为大连这是我们在这个区域总部以外,将来商品运送出去的一个枢纽,不管是内陆的运输或是国外市场的拓展,大连港口也是一个很好的一个机会。

  虽然身为永和豆浆国际连锁集团董事长,可林炳生却坦言做豆浆他还是半路出家。1985年,从空军退役后的林炳生一直做中介服务,但是不久之后,他转身卖起了豆浆油条,并将自己的全部家当换成一记商标,正式开始按现代连锁配送方式经营豆浆等中式快餐。小小豆浆竟然花费巨资注册商标引来诸多不解的目光。而这对于林炳生自己来说,无疑是又一次空中跳伞。然而时至今日,历经18年打拼,“永和豆浆”已经成长为中式快餐业的强势品牌,林炳生的这一次跳伞又安全着陆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5760.html

更多阅读

周晨 品牌 困境与破局 小家电品牌破局之道(一)

 近年来,小家电行业的高成长能力受到了业界的关注,以美的的为代表的大品牌延伸,以亚都、苏泊尔、格兰仕为代表的专业品牌,都在市场中大展拳脚,并占据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以加湿器为代表,美的和亚都已经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在国外经

北京房山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如何做强做大(一)

一、小额贷款趋势(目的:市场状况)(一)小额贷款的起源及国外发展现状国际流行观点定义,小额信贷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较小、无担保、无抵押、服务于贫困人口。小额信贷可由正规金融机

永和豆浆:成功的连锁之道!

十五年前,“肯德基”、“麦当劳”登陆中国,迅速以1300多家店面,在中国快餐市场中赢得三成天下。四年前,台湾永和豆浆现身内地市场,向“洋快餐”发起挑战,强力打造全球中式餐点连锁第一品牌。未来三年,永和豆浆店面总数有望达到500家。从创

永和豆浆加盟费多少 餐饮连锁品牌-永和豆浆成功案例

      国内餐饮连锁品牌做的成功的还主要是麦当劳、肯德基这些洋快餐,中式连锁餐饮中也有不少成功案例,如永和豆浆、真功夫等,但是能否也涌现出世界性的连锁品牌,一直是人们特别是国人议论已久的话题。 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

声明:《永和豆浆:讲述如何打造品牌之道(一)》为网友假面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