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开饺子店创业:从一贫如洗到开连锁店



  我出生在长安区樊村乡,小的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拉扯着我们姊妹4个在农村生活,家中仅有两间烂草棚。那时候最怕两件事:一是怕给父亲写信。妈叫我给爸写信,除了要钱还是要钱;二是怕逢年过节,家中人多房少挤不下,让我四处借宿受难场。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学本事会挣钱,盖座宽敞漂亮的房子,让一家舒舒服服地住着。

  挖掘商机

  1986年,我成家了。婆家在兆塬上,家中一贫如洗。面对困境,我和丈夫一起来到县城西街拉着架子车卖肉夹馍。有了一点积蓄后,便在街道租了一间门面卖小吃,从此在县城总算有了一方立足之地。以后又卖面粉、加工鸡笼,最终却是血本无归!

  我从得失成败中悟出了创业之道:投资兴业,要瞅准市场,要发挥特长,要富有特色。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决定还是搞餐饮。于是遍访西安数十家名店,求教上百名厨师能人,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皮薄饺子。1989年5月,我贷款5000元,皮薄饺子馆在长安区城南街开门迎客了。

  为啥要叫皮薄饺子馆?我的用意有两个:一是皮薄在常人的眼里是吝啬、抠门,而我和丈夫是憨厚实在人,运用逆向思维使店名诙谐风趣,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二是展示了饺子皮薄如纸的特色。

  艰苦创业

  饺子馆面积不到30平方米,我和丈夫外带两个帮工,日营业额百元左右,连续两月都亏损。当时经济紧张,租了一间民房让员工住,我和丈夫春夏秋冬晚上都是在餐馆过夜,用那些高低不平的方凳拼起来当床。不到四个月时间,生意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从每天一百元逐步增加到五百元。皮薄饺子很快叫响长安,走红西安,员工由两人发展到九人,营业面积扩大一倍,饺子馆依旧天天爆满。

  餐饮是面向社会的服务行业,顾客中三教九流,啥人都有。多数顾客讲文明,也有个别素质较低的人,借酒滋事,他们那粗鲁的语言,非礼的行为,让人难以忍受,但你又不能和他们发出冲突……我要圆脱贫致富梦!我相信世上总是好人多!

  实现跨越

  1999年3月,到南方学习考察回来后做出了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饺子馆的黄金地段!2000年9月,位于长安友谊街的皮薄村味园正式开业! 实现从皮薄饺子馆到皮薄村味园的跨越,营业面积扩大到500平方米,增加员工50多人。以皮薄饺子为龙头,主营川粤菜系,独创了饺子、大菜相结合的配餐方式,让千百年来饺子这个传统小吃登上了大雅之堂。

  2005年1月,西安皮薄餐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时,还开了一个分店,发展了两个授权店。

  梦想是前进的动力,梦想是发展的希望。现在,我又做起了品牌经营规模发展梦:重点发展授权店,让“皮薄”走出陕西,为长安增光添彩。

 女子开饺子店创业:从一贫如洗到开连锁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5962.html

更多阅读

徐来:从演员到美女卧底

徐来:从演员到美女卧底李婍徐来是民国年间真正的美女,不但是民国时代的美女,在中国任何一个朝代,她都是当之无愧的美女,她的容颜放到今天也同样是回头率极高的美眉。因为她长得很标致,在三十年代就有“东方标准美人”的光荣称号。不仅

男旦刘欣然:从公务员到京剧演员

男旦刘欣然:从公务员到京剧演员  男旦演员刘欣然33岁,北京人,曾经是北京市气象局的公务员,半路出家学习男旦表演,07年参演关锦鹏导演的昆曲《怜香伴》,31岁辞职下海成为职业男旦…..>>>详细位于北京前门大街附近的正乙祠戏楼,距今已有300

读《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读《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这本书是2013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不但在历史学界,也在一般的读书界引起广泛注意和评论。书的作者郭静云,被称作“学术奇女”,连籍贯都不太清楚,据说是俄罗斯犹太人,叫什么卡雅,但她自己说是台湾犹太人,是

声明:《女子开饺子店创业:从一贫如洗到开连锁店》为网友我的爱人死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