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齐珍:“湘绣”从4000块到百万财

 肖齐珍:“湘绣”从4000块到百万财


原是县城一家制药厂的车间主任。85年因工厂倒闭而下岗。为自食其力,下岗后她开过早点店,因竞争激烈无钱可赚而关门大吉。这次不顺利的从商经历,不仅没有赚到钱,而且几乎亏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肖齐珍只得闲居在家,以搓麻将、玩扑克消遣时光。但久而久之,她又觉得这样的人生之旅实在是无聊之极,于是在97年的中夏,她从商场购来点缀生活。当她穿着自己勾制的拖鞋空行于女伴之中时,姐妹们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般目瞪口呆,太美了,简直就是一种可以与“湘绣”媲美的手工精品。

    好美的姐妹们自然想拥有这类拖鞋,他们纷纷求肖齐珍帮忙,姐妹们不时地向她反馈:看到这种鞋的人,都啧啧称赞,肖齐珍逐渐萌发了将勾鞋由转为商业行为的念头。

    肖齐珍开始加班加点勾制拖鞋,并将十几双大小不一,花型各异的勾鞋,摆放到一熟人所开的服装店内出售。这种拖鞋一在商店亮相,便十分抢手,仅两天时间就 销售一空,服装店主动与肖齐珍协商,要求增加产量,并独家包销。初占告捷,无异给正愁就业无门的她,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自此,人们很少看到她出门,肖齐珍完至沉入了勾鞋世界。

    但是一个人的能量毕竟是微不足道,尽管她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勾鞋上,直至萧萧秋风来临之际,她仅制出500来双鞋,尽管是独家生意,获利颇丰,每双鞋的得润达8元,近3个月下来她仅赚到4000来元,充其量只赚了个高工资而已民。

    面对薄薄的一叠钞票和诱人的市场潜力,有着较为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的她,进一步感悟到规模效益的奥妙。她在思量着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要,但是想来容易做来难,难于制作工艺就犹如一只拦路虎般摆在了她的面前,家人帮不上忙,雇人又使不上力。为解决这个瓶颈问题,肖齐珍将家里原厅堂变成了培训场所,请来十向个昔日同一车间的姐妹,通过近二个月的手把手传经授艺,她成功地造就了一批勾鞋能手,而后她的家正式成了加工厂,她开始成批地生产勾鞋。在解决生产的同时,她又将代销点由一个扩大到八个,有效地扩大产品与市场的接触面。事实证明,肖齐珍的摆弄既有理又有利,98年夏秋乃至目前,她和她的姐妹们勾制的拖鞋,已成为县城家庭主妇们采购的热点,人们以是否拥有那种室内拖鞋为家庭新潮与够档次的标志性之一,很多家庭拥有几双甚至十几双这类拖鞋。

    正当生意如日冲天,本地市场还仍有潜力之时,敢于追求,善于追求,不甘满足现状的她,为进一步验证自己手艺的含金量又将目光投向了外地市场,98年十月一日旅游旺季来临之际,肖齐珍敦促搞药品销售的丈夫,顺便带拖鞋样品到邻近井冈山的,为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丈夫在井冈山滞留了一天,他发现很金游人对这种拖鞋表现得爱不释手,他还亲眼目睹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女郎因购买到了这种鞋而欢呼雀跃的场景。

    回顾几年来的创业历程,虽苦虽累并高度紧张,但她觉得苦中有乐,累中有趣,紧张得充实,较之无所事事,惶惶不可终日不知强多少倍。尤其是自己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家里的存款因她的“折腾”增至上百万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6281.html

更多阅读

期中课内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问题解答

1. 这篇散文的主题: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儿童时代对自然地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地心情。2、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寿老先生。从文中看,寿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持怎样的态度?从课文的叙述中,可发

大中电器张大中:从500块到36亿平民商人

从刷煤气灶的小贩,到升价几十亿的资本家,平民商人张大中的发家史里写满了他的努力。   张大中是在58岁那年开始感到厌倦的。  倒腾电器这个游戏,他已经玩了20多年。最初的张记电器加工铺慢慢变成了90多家大中电器连锁店。他闭上

平民商人张大中:从500块到36亿

刷煤气灶的小贩,到升价几十亿的资本家,平民商人张大中的发家史里写满了他的努力。   大中公司始建于1982年,几年后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音响设备制造厂。1989年,正式注册为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  张大中认为,卖掉大中从外部条件

股票收藏家的14年:从16万元到百万身家

背景:民营企业家年龄:1960S股龄:14年风格:只买不卖,稳赚分红目前持仓:中国平安、工商银行   反观整个A股市场,崇尚短线快炒理念的也大有人在,逐利好赌的本性让人迷失在快感之中,逐渐淡忘炒股真谛,那便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交易方法,无论长线

声明:《肖齐珍:“湘绣”从4000块到百万财》为网友深海不及你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