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可贴8:老外在北京的创富故事



北京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让一拨拨儿来到这里的老外流连忘返。他们在用特有的眼光找寻城市发展的轨迹。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向大家讲述老外在北京的创富故事,勾勒出老外在京创业的一道新景。

  在老外眼中,什么才是北京的符号?故宫、长城、烤鸭?其实,地铁三元车票、老房子门牌号以及出租车1.2元/公里标价牌这些当代北京人非常熟悉的物件儿,在老外眼中的文化分量丝毫不亚于祖辈们传下来的瑰宝。

  这些北京的新符号你都可以在南锣鼓巷里一个叫创可贴8的特色T恤店淘到,老板江森海在二十啷当岁的年纪,就漂洋过海来到北京,至今已经闯荡了15个年头,他也从一个哼着beatles的英国小伙儿变成了地道的京城胡同串子,并把自己对北京的热爱都感染到了他设计的T恤上。

  源起马路文化

  1993年,20岁的江森海在跨国旅行时爱上了北京。去年年初,已经跻身胡同串子的江森海开了这家创可贴8。

  欧洲很早就有这种特色服装店,我总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北京的T恤品牌?把我在北京14年的时间里自己喜欢的street culture(马路文化)用T恤表达出来。江森海说,小店的名字创可贴8乍听起来让人一头雾水。创可贴的英文名字是plastered,有三个意思,一是直译的创可贴;二是贴东西;第三个意思是酩酊大醉。这个中国通还选择了8,预示着吉祥。

  凝聚北京特色

  走进创可贴8,让人感觉如同置身于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搪瓷红脸盆、老铁皮玩具、儿童三轮车……就连江森海的名片都透着京味儿--蓝底白字像极了老住宅楼的门牌号。名片上创意独裁者的独特称谓显示着他小店老板的身份。我这个老板现在是全职的设计师了。江森海半开着玩笑说,而他设计出来的T恤着实值得玩味。

  三元地铁票是江森海最得意的作品,自然也是最走俏的。北京的2号线地铁票设计得非常好看,所以就用它来做了一个T恤图案。他回忆说,如今地铁票已经改为2元,三元地铁票更多了一分收藏价值。与地铁票的歪打正着不同,一幅以高楼大厦为背景的城市建设者形象T恤是江森海考虑良久的。农民工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不应被我们遗忘。

  以遭仿造为荣

 创可贴8:老外在北京的创富故事

  从99%到50%。这两个数字体现了创可贴8的成长。即客源中的外国人比例从开业之初的99%下降到目前的50%以下,小店已经取得了广泛的认同。

  在产品获得认同的同时,江森海也遇到了不少难事。除了设计,衣服本身的质量也非常重要。为了找到与每件90元的价格相符的产品,我已经换过了5次生产厂家。他一本正经地说,有的产品被他直接退回了加工厂家。而对待一些厂家的仿冒,他倒是显得很淡定:别人仿造我的图案,说明我设计得很成功,我把这当作一种鼓励。

 我的生意经

  下一代需要的不只有酒吧

  北京的历史文化、北京人的生活都会成为一个外国人猎奇的目标。就如同我设计的T恤,我希望它能成为北京的缩影。很多美好的回忆都会在每天不经意和耳熟能详中溜走,我希望我做的设计可以记录下历史的足迹,去影响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也能够看到北京5年前、10年前的样子。北京人的下一代需要南锣鼓巷里的三元地铁票,而不仅仅是一条酒吧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6619.html

更多阅读

马倬《北京的金山上》 广场舞在北京的金山上

(2010-12-14 18:32:54)转载标签: 杂谈《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歌曲,由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这首歌里的金山是把北京比喻成神山,把毛主席比喻成神,抒发藏族同胞对党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1961年,进藏工作的独唱演员常留柱向扎西老艺人

壁虎养殖大王郑兆玲的创富故事图 壁虎养殖视频

自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每日农经》《理财在线》等多家权威媒体先后报道了了壁虎大王郑兆玲养殖壁虎的创富事迹后,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我网收到了大量的来信来电,询问壁虎养殖有无市场?能否赚钱?我网特邀名扬全国的壁虎大王、壁虎养

义乌新光饰品 新光 饰品之王的创富故事

从不足百元起家,到如今年产值一个亿;从当初挑着货郎担走南闯北的山村女孩,到如今走向国际市场一跃成为中国饰品行业的“大姐大”——    周晓光: 一个“饰品之王”的创富故事     很难想像,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衣着朴素的企业家竟

周晓光创富故事:从地摊妹到亿万富翁

从不足百元起家,到如今年产值一个亿;从当初挑着货郎担走南闯北的山村女孩,到如今走向国际市场一跃成为中国饰品行业的“大姐大”——市场经济,潮起潮落,在周晓光身上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创富故事,也折射出了一个企业家动人的成长历程。   

声明:《创可贴8:老外在北京的创富故事》为网友幼稚的优质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