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建:从农民裁缝到亿万富翁



今年36岁的周成建,是一家员工三千,资产过亿的企业老板。

  这位事业有成的年轻企业家,十多年前,还只是一名普通农民。 像许多没有背景的私营企业家一样,周成建是靠自己艰苦奋斗完成的资本原始积累。

 周成建:从农民裁缝到亿万富翁

  周成建出生于浙江温州青田县一个名叫石坑岭的村子里。为了摆脱祖祖辈辈贫穷的命运,他从小就学会了裁缝手艺。1986年,刚满20周岁的周成建,来到温州谋生。他什么脏活、重活都干,火车上三天三夜站过,一天只吃一顿饭熬过。经过几年含辛茹苦,一分钱一分钱地积蓄了点钱,就进入当地妙果寺服装专业市场,干起了老本行,白天卖服装,夜晚做服装,一天劳动16小时以上。 于周成建来说,让资本扩大的机遇终于在1992年来临。

  那年,来自福建石狮的风雪衣、夹克衫,像股旋风席卷温州市场,周成建紧跟市场行情制作起这些衣服。一次,一个东北老板向他一下就订了300件,这对于小作坊来说,无疑是个大数目,由于产品质量不错,客户一个接一个,订货量从300件又增到几千件,一年下来,赚了几百万元。就这样,他初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有了几百万,周成建并没感到满足。几年来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让他有了经商经验,也培养出敏锐的眼光。那时,温州服装行业大多生产西装,款式大同小异,而国外少数几个休闲服品牌在温州刚刚露面,周成建感到休闲服将有很大市场潜力,便用手头的钱成立了制衣厂,正式生产休闲服装,还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美特斯帮威,产品面向工薪阶层,实行薄利多销。

  采用虚拟经营迅速扩大资本 在之后的短短5年间,周成建的资产很快从百万增长至上亿元,这其中有致富窍门,用他自己的话总结,是用了借鸡生蛋、借网捕鱼的虚拟经营方法。 当时建厂之后,周成建能支配的资金变得很少。作为小型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很难。万般无奈下,他想到利用外力弥补自己资金的不足。在生产上,他采取定牌生产的策略,先后与广东、江苏等60多家具有一流生产设备、管理规范的国有、合资服装加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现在全国有60多家企业为帮威生产,年产800万件服装,如果这些企业都由周成建自己投资的话,至少需要3亿元。 在扩大市场份额上,周成建采取了特许连锁经营的策略,即公司将特许权转让给加盟店,加盟店要使用帮威公司的商标、商号、服务方式等,并向公司交纳一定的特许费。这一办法效果很好,专卖店每年以新增50家的速度发展。现在,已有帮威专卖店500多家,遍布全国各地,去年公司销售额达5亿多元,如果这么多的店都自己投资,则需要1.5亿至2亿元。

  有了上亿资产的周成建,并没有把钱用在享受上,他依然衣着朴素,生活简单,保持农民的本色,把赚来的钱都投到产品设计和品牌经营中去了。他计划下一个五年要通过虚拟管理,如聘用国际的专业公司进行品牌策划和运作公司上市,使企业尽快进入法人治理的现代公司阶段,让品牌国际化。今年初,他在上海浦东征地160亩,总投资1亿多元,建设信息化的物流中心和休闲产业设计村。而自己也在首届中国服装界年度杰出人物评选中获最有成就的企业家称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6897.html

更多阅读

周采芹:从“中国娃娃”到“贾母”的传奇人生_真水无香

上世纪50年代初,一个年轻美丽的中国少女,带着满满的行囊,独自踏上了前往伦敦的旅途,开始了她人生中的奇遇。美丽聪慧,高贵典雅的她是英国同学眼中的“东方公主”,西方观众眼中的中国娃娃,她如一朵娇艳的牡丹绽放在戏剧舞台上,似一汪清泉流淌

美特斯邦威周成建:坚守创新的边界

  十几年前,美特斯邦威因其“轻公司”的模式被质疑为服装业的皮包公司。人们觉得难以想象,一家服装企业怎么能没有工厂、没有店?但今天,美特斯邦威已经走出温州,把总部迁至上海,与300多家服装供应商建立合作,在全国拥有2000多家加盟和

周成建:温州小裁缝变服装首富

小裁缝变内地服装业首富!内地知名休闲服饰企业美特斯邦威8月28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开盘报30元人民币,升51.48%。以开盘价估算,实际控制人温商周成建父女持股6亿股,身家在眨眼间飙至180亿元,周成建无疑成内地服装业首富。   公司深上市

美特斯邦威总裁周成建:我是个地道的总裁缝

在浙江大学EMBA班,有一天老师对周成建说,“你是个真正的总裁……总裁缝”,同学们哈哈大笑,“总裁缝,总是在裁缝,哈哈”,从此他们老拿这事开玩笑。   每当这个时候,周成建总是笑眯眯地听着,既不反驳也不承认。作为国内最大休闲服企业美特斯

声明:《周成建:从农民裁缝到亿万富翁》为网友闺怨无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