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准了商机:白手起家创亿元(一)



“看准商机,然后别轻言放弃。”徐海南说。

    今年40岁的徐海南是浙江天外天休闲伞业公司董事长。这家位于浙江上虞市崧厦镇的制伞企业以其年产千万把成品伞、年产值2亿元的生产规模,成为目前中国伞业的“领军人物”。

    某种程度上说,天外天的成功,部分是出于徐的“不安分”气质。

    与灿若群星的民营企业经营者一样,徐海南的成长历程也颇具传奇色彩,其运行轨迹却显得另类。

    15年前,两车从上海购买的废旧伞料,改变了当时还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浙江农民的徐海南的生活轨迹。

    徐海南的老家崧厦镇一直有修伞绷伞的传统,也有把回收的旧伞、伞件整修处理进行贩卖,形成一种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

  1989年,在上海做建筑生意的徐海南,径直跑到沪上一家制伞厂废品销售部,把手头所有的钱换成了二三十吨这家厂生产后的剩余废料,准备用两车拉回崧厦,转卖给那些修伞制伞的匠人赚钱。

    “就是两车废品,改变了我以后的生活。”说这话的徐海南一直在庆幸自己抓住了机会。

    当时物资流通远没有如今这样方便,尤其像钢材这样的物资有着许多的限制。运输途中,因为徐海南购回的废料中有伞骨、伞架等废钢废铁,两车废旧料全遭扣留,并被以几毛钱一斤的废品价收购。

    “一万块钱缩水成了几百块,那真是当头一击。”徐海南连夜求上海的朋友帮忙,用当地户口把两车已被废品回收站“收购”的废旧伞件料重新买了回来。“一来一回,多花了五六千。”他自行盘算了一下,“能赚的钱全搭了进去,但还不至亏本。”

    最后,这第一笔生意,徐海南不仅没亏,反赚了五六千元钱。

    就这样掘到的人生第一桶金,让徐海南选择投在了伞业。

  心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

    “如果没有这两车废料的经历,不知道现在会在做什么。”徐海南说。

    如今,花花绿绿的太阳伞随处都可以看到,但许多人并不知道第一把太阳伞的发明者是谁。

    1991年,一直在上海―崧厦两地奔波的徐海南,在路上看到一位卖冰棍的小贩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沿途叫卖。这一幕让徐海南动了恻隐之心,“如果有一顶大的伞遮遮荫,该多好。”

 看准了商机:白手起家创亿元(一)

    回家以后,徐海南找了些钢筋铁片,自己琢磨着用手工敲敲打打,每天搞到深夜两点。3天后,手磨出了血泡,一把直径1.2米的“太阳伞”终于问世。

    徐海南抱着自己制造的太阳伞到义乌小商品市场里一亮相,就吸引住了众人的目光,也引来了第一笔订单:一位山东即墨的客户从义乌追到了厂里,订了48把。

    这给了徐海南信心。他用3分利率借来12万元准备大干一场。因为太阳伞很实用,又很能吸引目光,马上打开了销路。“当时供不应求,到厂里买太阳伞要排队,至少要半个月才能交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7685.html

更多阅读

陈丽华:视紫檀为生命(一)

  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60岁的香港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陈丽华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女性,身价55亿人民币。虽然媒体由此追捧她为"内地第一富婆"、"内地最富有的女企业家",但是许多人不免为之惊讶。因为此前大家对陈丽华了解得实在太少。其

MBA顾青的生意经:50万起家把鸭脖卖到上亿元(一)

久久丫董事长顾青个人简介:顾青,199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管理学院, 2001年获得上海财大-韦伯斯特大学MBA学位。先后担任过广东乐百氏集团营销公司总裁助理、武汉公司总经理。现任久久丫董事长。 他曾用7年时间创造了乐百氏纯净水

“经营之神”王永庆: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一)

管理没有秘诀,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得合理化。台塑经营管理的理念是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王永庆 在台湾,王永庆之名无人不知。 这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小个子老人,如今已有88岁的高龄,但仍然活跃于台湾的企 业界,因此他

故事:12年间从1元到2亿的创富神话(一)

从口袋里只剩两个1元硬币,到一年赚到2亿元,需要多长时间?深圳市脉山龙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汪书福身体力行之后的答案是:12年。     这不是天方夜谭。尽管他现在食有肉,出有车,挥杆高尔夫球场,高等学府里学MBA,但过往的酸甜苦辣仍

声明:《看准了商机:白手起家创亿元(一)》为网友逞强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