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说: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企业家说:穷人不是缺少财富,而是缺乏创造……
1991年,年仅30岁、时任辽宁伊春市粮食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的张亚光,为了实现一个“老板梦”,毅然砸碎了铁饭碗,舍弃有房住、有车坐、令人羡慕的领导岗位,辞职下海了。 在短短的十年间,张亚光从摆地摊干起,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驰名海内外的大企业家,一个有着亿万元资产的“砧板王”。
他是怎样靠着一块小小砧板创造出如此大的业绩来的呢?
好好的官不当,偏要去卖砧板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张亚光出生在辽宁省伊春市一个普遍工人家庭,他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一弟一妹。
19岁的张亚光高中毕业后参了军。在部队,张亚光勤学苦练各种本领,很快就从士兵逐步提升到了教导队长的职务上。从部队转业后,张亚光被安置到家乡辽宁伊春市粮食中等专业学校任党总支书记。这个职务让人们羡慕不已,有车坐、有房住、有实权……
可走马上任不久,一种莫名的躁动便涌向张亚光的心头。说实在的,过惯了军营里那种生龙活虎般生活的他,的确不习惯于那种按部就班的行政管理角色,他渴望自己能重新获得一种驰骋“沙场”的快意……
一次,在转业干部培训班上,当老师讲授市场经济理论时,从来没有接触过市场的张亚光被这一理论深深地吸引住了。全新的概念、全新的观点,让这位关东汉子萌发了创业激情。他想: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打破铁饭碗,进入市场,实现自己的老板梦呢……
经过几天的思索,上任刚两个月的张亚光毅然决定弃官下海,到商海里去搏击人生。当他来到市粮食局党委书记面前,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后,党委书记吃惊地望着他,说:“你疯了?你的位子多少人都在抢啊,你却把它当狗屎踢。别到时没饭吃了,又来这里哭。”
“我保证,一旦离开了单位,就再也不来找您的麻烦。”张亚光响当当地回答。
随后,张亚光将一纸写有“不要组织上分的房子、工资,有困难不再来找组织”的保证书放到了党委书记的办公桌上。
张亚光辞职下海的消息不胫而走。同事们叹息,朋友们迷惑,更有人嘲笑他昏了头。但张亚光没有过多地解释,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1991年春节刚过,张亚光便正式离开了舒适的工作岗位,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大连,汇入茫茫的下海人流中。
首先,张亚光来到了大连西岗区的一个星期天旧物市场,了解那里的行情。经过几天的观察,他觉得那里小商贩们的生意都不错,便摆起了地摊,做起了日用小百货的零售生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摊生涯,张亚光已经小有积蓄。他不满足做这种小打小闹的买卖了,便开始寻找新的商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张亚光洞察到:要成功,一要做得大,二要做得准。
一天,张亚光发现市场上的干豆腐不仅质量差,而且价格高,便想到:如果卖质量好、价格又不高的干豆腐一定能赚到钱。而家乡的干豆腐又好吃又便宜,何不运来些试卖一下?说干就干,张亚光马上返回伊春,带回了2.5公斤干豆腐。结果,2.5公斤干豆腐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大家交口称赞伊春的干豆腐香、脆、纯度高。张亚光的血一下子沸腾了,他决定倾尽所有,做干豆腐生意。
在零下近30℃的冬季,张亚光身穿皮大衣,头戴狗皮帽,脚蹬自行车,往返于老家的40多个干豆腐加工点之间收购干豆腐。然后,他将干豆腐2.5公斤一卷,10公斤一箱地封起来。2个月期间,他共收购了40吨干豆腐。随后,张亚光租了一节零担车皮,想把干豆腐运到大连。但40吨的干豆腐只装了半个车厢,剩下的空间怎么办?张亚光想起曾在火车上看到一些铁路人向乘客兜售砧板的情景。于是,他又捎带收购了3000块砧板装上了车厢。
世上的事就是怪:当你刻意做某一件事时,总是山重水复;而不经意间做的一件事,却往往会给人的命运带来转机。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张亚光虽然做干豆腐生意赚了一笔钱,但真正给他带来大收获的却是那次捎带运来的3000块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