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指导案例24号 24例管理典藏案例(二)



【窃符救赵】

●典出:《史记》记载,信陵君欲率兵救赵,但魏王受秦威胁,只作壁上观,万般无奈之下,信陵君买通魏王最宠爱的如姬,窃得兵符,以精锐之师大败秦军,赵围遂解。

●案例

8.正选案例:华立并购菲利浦CDMA手机芯片设计业务

2001年9月,华立(美国)公司正式收购飞利浦集团所属的在美国SanJose的CDMA移 动通信部门,获得了飞利浦在CDMA无线通信方面的全部知识产权(IP)、研发成果、研发设备和一大批有经验的研发人员。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组建了美国华立通信集团公司。

后来,华立(美国)通过浙江华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直接面向中国市场,为中国的手机制造厂家提供核心芯片及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从而成为中国首家完整掌握IT产业中核心技术的企业,华立集团也大步迈向了国际先进技术行列。

9.备选案例:TCL借奔4处理器电脑扬名立万

2000年11月21日,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发布受到了中国电脑厂家的一致热捧。第二天,TCL即在北京向第一位TCL钛金988H奔腾4的认购者赠予了认购证书。2001年2月,TCL又率先批量推出万元以下奔腾4电脑,迅速降低了奔4电脑的价格门槛。正是奔4电脑的发布机会,使TCL电脑和其少帅杨伟强成为最大受益者。

●未来启示:

作为中国企业,发展过程的浓缩各有利弊。但是中国企业缺乏对核心竞争资源的掌控优势,只能做人家的制造车间,这种角色的前景不免让人担忧。所谓倚天将出,谁与争锋,没有倚天难道束手就擒?好在全球化环境使企业技术成为商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通过跨国购并使核心技术为我所用并非不可设想。商业嗅觉敏锐、而又厌倦筚路蓝缕的赚钱之道者,不妨看准了,就迅速筹资出手。独占成果,奠定江湖地位。

【尺蠖求伸】

●典出:《周易·系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大意是生存之道,屈伸交替。软虫的收缩,是为了求得伸展。龙蛇的蛰伏,是为了保全自身。

 最高院指导案例24号 24例管理典藏案例(二)

●案例

10.正选案例:吉利固执己见造汽车

怀揣造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车理念的吉利,绝对是中国企业的另类。从1998年造出第一辆自有品牌汽车起一直到2001年11月,吉利才拿到生产许可证。在拿不到许可证,又不愿轻易被业内外人士的冷嘲热讽击败的数年时间内,吉利掌门李书福一方面利用多种场合宣扬请国家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另一方面,他又充分发挥善于钻空子的智慧:两轴三厢五座的轿车不让民企做,我先做两厢的。于是有了美日车。

几年下来,吉利以其弱小的肩膀,承担起了冲击由三大汽车厂商,以及10万元以上车价构筑的中国汽车产业传统格局的重任。据吉利提供的数据,吉利车的市场份额2001年达3.5%、2002年约至5%。

11.备选案例:万和热水器为万家乐作配件

20世纪90年代,当中国燃气热水器市场神州、万家乐二雄厮杀难解难分时,与万家乐同处顺德的万和创

始人卢氏三兄弟,还在为万家乐做热水器的配件,但是当万和看准市场空间,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技术,并向万家乐推荐遭拒时,万和选择了自己上马,并很快上演热水器市场的二万之争。

●未来启示:

做尺蠖的好处在于:

①不为人注意,避免遭到攻击,可以赢得发展时间和空间,不致于被强手消灭于萌芽状态;

②这种积累式的跬步发展,其实速度很快。因为每一步80分上下,比这一步下出妙手99分、下一步来一大恶

手50分的质量要好得多。等对手注意到了,你的拳头也该伸到他的下颌了;

③强大的适应能力。尺蠖的移 动是随遇而安的,跌倒了再来。做尺蠖企业的基本要求就是能过苦日子。正像任正非所说的靠一点白菜、南瓜过日子是否可行,才是检验企业真正动力的砝码。

④世上固然有不少出色的资本猎手能够发现市场空间,促成机遇,初出茅庐便告成功,但是有韧性的企业才能跑马拉松,并且在不断退出、淘汰的选手面前,举起奖杯。

【声东击西】

●典出:《太公六韬·兵道》:欲其西,袭其东。意思是造成一种逼真的佯攻假象,达到迷惑敌人、出其不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

●案例

12.正选案例:格兰仕清剿美的微波炉。

2000年的微波炉市场,正当LG与格兰仕打得不亦乐乎时,与格兰仕同处顺德的美的集团,却挟资金、渠道、研发上的优势发难,挺进微波炉市场。上市当年,美的硬是活生生地抢下了微波炉市场9.54%的份额。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对于美的的挑衅,以好斗为能事的格兰仕岂能坐视?格兰仕很快宣言:以20亿杀入空调市场。

虽然美的不是空调霸主,但是美的空调绝对是业内能说事的角。无论是谁,当你被一个偏执狂式的对手盯着发力时,心有旁骛总是在所难免的。当格兰仕高调宣扬将从美的人才队伍里挖角时,它的意图即可达到。格兰仕空调未曾火过,但在它的牵制下,美的微波炉的发展势头严重受制。

13.备选案例:非常可乐悄悄出

截至2002年底,娃哈哈通过超低空运作,使其不事张扬的产品非常可乐的利润,超过了两乐在中国的利润总和。据说这是全球市场对抗两乐取得区域胜利的唯一成功。

●未来启示

声东击西多用于弱者与强者的对垒。强者好打阵地战,硬弓硬马,列阵而御;而弱者因为步伐灵活,在运动中寻觅战机,常常以弱胜强。

①确保自己有可倚仗的资源。如格兰仕的民企体制,造势时不须像美的作为上市企业那样承担责任。如果格兰仕决策失败,最多是老板一人哭,而美的则要承担股市的千夫指。

②以迷惑为目的,主要在于调度敌人,使对手分神,然后寻机各个击破。试想如果格兰仕认为自己的空调可以迅速召来丰硕利润,而以微波炉骚扰对手,岂不贻笑大方?

③快速、统一行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战略部署,造成神出鬼没态势,让对手弄不清真假。等弄清了,该做的事做完了。

【借尸还魂】

●典出: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说的一个叫岳寿的死了,尸体被其恶妻烧化。铁拐李怜其忠厚无辜,借一个叫小李屠的死者尸身,让岳寿还魂其中。寓意为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案例

14.正选案例:巨人借脑白金重出江湖。

脑白金是健特生物旗下的主要产品,而健特生物就是史玉柱出山的新平台。通过三年的市场运作,史玉柱重新崛起,完成了二次创业。从巨人到健特,史玉柱获得了新生。

而史玉柱的二次创业动机却异常朴素,在央视对话栏目中,史诚恳地表达了心中的未了情结:为巨人还债。

15.备选案例:沈阳飞龙欲假伟哥雄起。

在飞龙沉寂一段时间后,姜伟第一次复出大玩借势,借伟哥在民众中的好奇心,及时推出伟哥开泰胶囊,曾一度购销两旺。

●未来启示:

作为商场的曾经失意者,如果想要继续从事战斗,最好要有打落门牙往肚里吞的精神,以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再创基业。巨人坍塌后,史玉柱时刻准备东山再起。史玉柱蛰居上海健特,以脑白金,并一战成名。但是对

外界来说,如果不是史玉柱对媒体公开表态要还巨人欠下的钱,没有多少人知道脑白金同史玉柱的关系,更没想到史玉柱还会真的又站起来了。

当然,借尸还魂的最紧要处,是魂之不散。这个魂即企业价值观,独立在经济目的之外的理念和追求(德鲁克语),史玉柱执著于还集资者的钱正是一种道义上的追求,这个魂显示出一种强烈的集聚力。

【以静制动】

●典出:《道德经》第26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大意是,稳重、隐忍是轻浮的根本,镇静、持重是躁动的主宰,轻举妄动就会丧失主宰权。

●案例

16.正选案例:华为发展策略的狼行成单。

民企华为,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中国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教科书。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华为和任正非更多。华为的电信设备在国际国内市场纵横捭阖,但是公开场合,华为不(或很少)称自己第一,华为也不张扬地打广告,如果不是偶尔有新闻说华为在某国中标,或做并购交易,人们无从知道华为为什么可以做得这么好。譬如它怎么做营销。譬如是哪家国际咨询公司为它做哪一方面的服务。

华为欣赏群狼战术,但总体上,但更欣赏狼行成单,而远离公众、回避媒介的做法则是狼行成单的必然。

17.备选案例:深圳比亚迪默默做龙头

2002年7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 深圳比亚迪居然以10.95元的高价在香港主板发行成功,发行价位列54只H股中第一。仅仅七年半的时间,比亚迪从一家20人的小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二次充电电池生产商。

●未来启示

至少有三句不同色彩的中国古话可以形容以静制动的重要性。雅的如大象无形,大音稀声,通俗的 咬人的狗不叫,中性的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华为虽然一年做到200亿的销售额,比亚迪虽然做到国内行业老大位置,但他们奉行的其实都是一种把大企业做小的策略。

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运用这种策略的弱点在于:

①一般人,尤其是成功者较难把握对外传播与低调做事的尺度。因为传播更符合现代营销规则,而低调

做事似乎过于传统,

②在摆脱外来干扰和放弃外势利弊俱存的情况下,企业的内功修为又不到家,譬如号令未必统一,企业没有尖锐单纯的发展方向。结果虽然赢得时间差,但是自己的不成器,同样于事无补。从目前经验看,真正致力于以静制动的企业内部专制式管理居多。像练气功,打通周身关节时要辟谷,最后凝成一股气,伤敌于无形。

【釜底抽薪】

●《吕氏春秋》: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寓意解决问题时,要着重消除引起问题的根本原因。

●案例

18.正选案例:长虹买断中国70%彩色显像管

从1996年开始,市场彩电价格大战风起云涌,使得彩电整机价格节节下降。在整个彩电零部件中,显像管占成本的70%左右,整机价格下降,显像管首当其冲。在此情况下,长虹凭借雄厚的资金和良好的商誉作后台,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大量吸纳彩色显像管。正因为如此,当长虹彩电旺季时,各厂家却彩管明显供应不足,甚至出现停产现象,由此,长虹一举奠定了行业霸主地位。

●未来启示:

长虹的做法最主要的特色就是预见性。试想,如果他的伏军不能卡在敌人的必经之道,那它的决策成本将何其高昂?事实上,长虹的做法当时确实引起了竞争对手的集体恐慌,他们甚至只能求助于政府的有形的手出面干涉。可惜,长虹的釜底抽薪虽然厉害,而中国彩电行业毕竟也非长虹一家天下,且技术门槛的偏低,使长虹并不掌握见血封喉的独门暗器。相反,彩电行业进一步竞相杀价竞争时,长虹反而不得不承受着彩管大量库存的痛苦,正因为这样,2000年,彩电大鳄长虹首次报亏。

釜底抽薪的正解也许是这样的:你必须保证抽出来的这些薪能够把自己灶中的火烧得更旺,否则,听任这些薪堵塞自己炉灶,变成只冒烟,不出火,呛坏了自己的烧火人,那才是糟糕之极。如果说杀敌1000,自伤800的事仍会有人做,那么杀敌800,自伤1000的事也去做的话,我们还能赠其以勇敢者的封号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9513.html

更多阅读

59store店长管理系统 好店长要这样当之管理篇(二)

     如何提升店长的管理技能(二)  7.利他原则  所谓利他原则,通俗而言就是对他人有利。店长在与店员沟通时采用利他原则,就是要使沟通内容让店员感觉对其有利,使店员愿意接受店长的谈话。例如,店长对店员陈述正常上下班对店员的

80后如何管理老公工资 80后谈如何“管理”80后(上)

系列专题:研究80后80后谈如何“管理”80后(上)管理80后的管理人,你有危机感吗? 管理80后成为现在的热门话题,却鲜见有80后发声,大多是60、70后畅谈对80后的理解,联想到前段时间80和90的网络对战,身处富一代与富二代的夹缝之间,现实的生存压

门店零售系统 门店零售管理与仓库管理系列研究(二)

门店店长的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  门店店长对拥有仓库和门店的规模性企业来说,就相当于军队中的连长兼指导员,是最基层的核心管理代表。店长强不强,关系到效益。这里我们就具体案例来分析探讨。   一、 案例:有权不敢用的门店店长

营销管理是做什么的 营销管理“管”什么?(二)

     第二:管理消费者需求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消费者不是很成熟,导致容易被企业误导,策划人搞得概念满天飞,风光三、五年。真实的消费者需求是什么呢?消费者对好的产品质量有需求,消费者对合理的价格有需求,消

股权激励(二):如何制定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一般来说,可以从总则、管理机构、持股的股份、准予资格、认购、兑现期股、转让、中止和取消、财务、特别条款及附则等方面来规范管理。2006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其中对于已完成股权分置

声明:《最高院指导案例24号 24例管理典藏案例(二)》为网友藐视大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