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徘徊在城乡之间的务工群体



文/练秋霞   图/曾穗娟、杨建勋

从去年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用工荒”,到今年春节前的“民工回流”,是留守家乡,还是南下广东,抑或转向长三角?面对经济复苏和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广大务工人员该何去何从?他们又将流向哪里?

回流旅客:仍然比前些年少

当爆竹脆响渐稀,春风拂上人面,远去的候鸟们已经踏上归程——民工流载着一年新的希望,纷纷回到他们各自的岗位和向往的城市。有的返回珠三角打工,有的去了长三角发展,有的则留在老家就业,他们带着新年的期盼,开始新的生活。

与往年“候鸟式”的往返不同,2010年春节的农民工返乡以及他们的节后出行,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目前全国范围大面积的缺工现象,使这支产业大军中的很多人有了更多就业选择机会,他们的流向也牵动各方的神经。

据东莞市春运办统计,节后八天全市累计回流旅客86.3万人次,同比增长28.4%,仅2月21号当天全市公路回流旅客就增长了47%,是近年来单日回流旅客最多的一天,这轮高峰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前后。不过,旅客的大量回流并不意味着打工潮的回暖,东莞市汽车客运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节后旅客的回流量2月20日至22日连续3天达6万人左右,虽然跟去年相比略有增加,但是,按照我们这里这么多年的统计数据来说,确实比前些年少了好多。”东莞市汽车客运东站业务部谢主任也告诉笔者:“节前15天发送旅客20万人左右,节后到元宵节为止,回流旅客为8万多人,年前回去的人多一点,可能有一些没有过来或分流到其他地方去了。”

笔者在东莞市汽车客运东站随机采访了部分经过20多个小时颠簸抵达东莞的贵州籍农民工,他们都是过完年后直接返岗的,“现在好多老乡都不太愿意来广东打工了,不少都转到浙江、江苏、上海一带去了,那边的工资比较高。我在这边呆得时间长了,也习惯了,再一个工厂不愿意放人,年前压了两个月工资都没有给,我只有返回工厂才能拿到。”胡先生提到节后返回东莞上班时,显得有些无奈。而刚刚下车的张小姐也表示,去年带着六个小姐妹一起来东莞打工,春节回家后,有两个觉得这里的待遇不如浙江,都转到温州打工去了。

近年来,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工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薪水不高、离乡之后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外来务工人员开始出现“回流”现象。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徘徊在城乡之间的务工群体

企业反映:近一成员工未返岗

春节刚过,大街上依然有几分冷清,然而,珠三角各大人才市场就早早迎来“开门红”。据报道,广州人力资源市场每场招聘会进场招工的企业不少,但前来找工作的人却不多。广州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说,有好多企业初四市场一开张就来了,但仍然没有招到人。

东莞智通人才(莞城总部)至元宵节前,举办了5场招聘会,共吸引了3000多家企业参会,提供了25000多个岗位,现场来了约3万名求职者,招聘会出现异常火爆的局面。虽然不少人表示春节期间就留守在东莞,要赶早场在虎年找份好工作。但是,智通人才公共关系部高级经理蔡小梅却表示,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相比,求职者的数量仍然没有达到以前的水平。

笔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很多企业为了招揽更多求职者,使出浑身解数。东莞市巨千家具有限公司和东莞市德邦货运有限公司不但“明码标价”,还注明具体的工作时间、节假日休息天数和缴纳社会保障金,以及免费参加培训等福利待遇。耀保五金制品(东莞)有限公司更是现场拍板,尽管如此,前来应聘的人并不多。谈到节后员工的回流情况时,光宝通信(广州)有限公司招聘专员孟先生对笔者说:“我们公司年初六开工,目前最少有一成员工没有返岗,他们有的去了长三角,有的干脆留在老家不愿意再回来了,导致公司缺工约600人左右。”乐依文半导体(东莞)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梁小姐也说:“春节前就有一些员工提出辞职了,春节后员工返岗率在90%左右,有10%的员工没有返岗。”很多企业表示,开工后,员工的返岗率在80%到90%之间。

来自江西的新生代农民工卢先生告诉笔者说:“现在找工作不仅要看工资,还要看有没有休息时间,吃的住的条件怎么样,工资能不能按时发放。”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和原来为了改变贫穷面貌外出务工有着本质不同的是,现在农民工不仅在外出务工地域上有了更多选择,而且需求更趋多元化,他们不仅仅为生计而奔波,而是开始考虑是否能够更好地生活和发展。

现象分析:务工者的去留选择

“如果外地打工和家乡务工收入差不多,那我会选择回老家干,一方面生活成本比较低,另一方面还能照顾家人。”

“我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离农村生活已经越来越远,不想回去了。”

1月29日,2010年春运拉开序幕的前一天,笔者一行来到东莞火车东站采访。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代表着务工者对城乡之间的去留选择。

尽管离春运还有一天,东莞火车东站已提前进入春运状态,到处人潮涌动,很多外来务工者正等着乘坐返乡的列车。

来自四川达州的杨小姐很享受当“候鸟”,“在外面打工怎么也比呆在家里强,我很喜欢城市生活。”她在东莞寮步镇一家纺织厂上班,谈到年后的打算时,她却表示,“只要发展空间大,在哪里打工都是为了挣钱。”来自湖南衡阳的周先生则表示,现在生活品质的改善得益于他常年在外打工,“目前我在深圳已经公司做总监,如果回老家发展,即缺少人脉又缺乏渠道,恐怕只能做一名农民工啰!”

也有不少人决定不再当“候鸟”。黄先生来自河南省商丘市,一家人到东莞已经好几年了,一直在东莞中堂做收废品的生意。虽然每月有好几千元的收入,但考虑到孩子的读书问题,打算这次春节回家后,不再南下。黄先生说,“年龄大了,不想在外面漂泊了,现在农村政策好,回去种地也能赚不少钱,什么都不用愁。”

“我是独生女,父母已经50多岁了,他们的身体都不太好,春节后我打算在老家找一份工作”。王小姐对笔者说,武汉的工资水平并不比东莞差,回去后她可以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父母。笔者在火车站采访时,好些返乡的务工者都表示,春节后将不一定再回珠三角工作了。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城乡经济差距不断缩小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踏上了返乡的路途。湖北省劳动部门监控数据显示,仅2009年就有97万农工选择在省内就业,今年这一数字很可能还会增长。据悉,春节前,东莞市劳动局有序流动工作办公室曾对全市132家用工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接受调查的83260名外来务工者中,春节返乡的湖北籍务工者占13%,排在第二位。不少企业也对员工节后返岗率进行过调查,大部分都在80%至90%之间。也就是说,至少有10%的外来务工者年后可能推-爱华网-迟返岗,或就近求职。

据有关资料显示,东莞常住人口已由2008年的695万人下降到2009年末的635万人。根据东莞市政府估计,东莞外来人口在去年减少了200万左右。有研究机构分析,外来务工人员一部分转移到长三角,而大部分则回到家乡就近求职。

两代农民工的不同选择

目前,国内庞大的务工群体主要由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混合组成,其中,第一代农民工已届中年,他们返乡的愿望普遍较强烈。“我已经40多岁了,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什么技术,很难在城市立足或找到满意的工作,还是回老家发展好一点。”一位来自安徽阜阳姚先生的话,似乎代表了大批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心声。看来,年龄问题是决定去留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不但要赡养老人,还要供孩子读书,经济负担很重,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选择返乡就业或自主创业。

而新生代农民工却占了务工群体的半数以上,他们都是“80后”、“90后”,他们年轻,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崇向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几乎没干过农活,有着与父辈完全不同的打工梦想;他们没有多少经济负担,更渴望融入城市,喜欢城市生活。因此,这部分人只要能挣到够自己花的钱,基本都不会选择离开。

此外,随着产业升级,机械化程度提高,企业对工人的需求也在自然减少。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大量如制衣、纺织、五金电子、建材、冶炼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向二线城市或西部地区转移,不少企业甚至将整个工厂迁转过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务工群体的去留选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0487.html

更多阅读

徘徊在秋瑾墓前 秋瑾

徘徊在秋瑾墓前金秋十月,西子湖畔,我徘徊在秋瑾墓前……中学时代,读秋瑾诗《对酒》,禁不住热血沸腾,掩卷三叹——“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亦堪豪。一腔势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她是一侠女,也

解析“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一名句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对其中的斗牛二字曾有过二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这里的斗是指北斗星,牛是指牛郎星。另一种认为:斗是指中国28星宿中的斗宿,而牛是指28星宿中的牛宿。现在我们要问:北斗星与

电动滴滤壶:在患得患失之间

滴滤式是一种风味介于滤压式和真空式之间的方法。滴滤装置分为两部分,研磨好的咖啡粉放在上部的滤纸或滤网上,热水通过咖啡粉和滤网完成萃取,进入下面的咖啡壶,整个过程需要6-8分钟。用滴滤法做出的咖啡,比滤压壶少些咖啡粉末,比真空壶多

声明:《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徘徊在城乡之间的务工群体》为网友时过境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