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衰记战火文明2 《清算谎言经济学》第4章美国政府怎样创造了经济盛衰循环(2)

 盛衰记战火文明2 《清算谎言经济学》第4章美国政府怎样创造了经济盛衰循环(2)


只有当利率能够随着供求关系自由上下浮动时,它才可以行使这种协调功能。如果美联储人为操纵利率,那它的功能就会失调。

我们通过后来发生的事不难看出,美联储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操纵利率,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上下浮动。假如美联储调低利率,以自由市场的观点来看,利率降低是由于大众储蓄行为增加,但是美联储人为将其调低的话,利率就不能真实地反映消费需求和经济状况。大众并没有增加储蓄,也没有意愿减少当前的消费需求。人为调低利率误导了投资者,他们做出投资决定后显示出赢利的假象,因为在正常状况下可能是非赢利的结果。用这一观点来看整体的经济状况就会发现,人们制订了不合理的投资计划,投资活动被扭曲了。美联储的廉价信用政策误导了企业,让他们认为现在是进行长期型投资的好时机。但是没有迹象表明大众想要延迟消费,也没有可供企业进行长期投资的空余资金。 Roger Garrison指出:“奥地利经济周期理论直接将可持续的储蓄诱导增长和不可持续的信贷诱导增长拿来比较,以说明问题。个人储蓄的增加和中央银行的信贷扩张都可带动市场进程,而且二者经济资本结构最初的分配效应很相似。但是二者带来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储蓄带来真正的增长,而信贷扩张带来盛衰循环。”就算其中一些投资行为可以进行,由于大众的储蓄量相对较低,当企业想要兑现长期投资时就会发现根本不可能。

中央银行调低利率的行为使市场发生错位,利率适时调节生产的功能也被扰乱了。在不久的将来期待收益回报的长期型投资被鼓励了,但是当前大众却丝毫没有紧缩消费的意愿。消费者没有选择储蓄并为高阶生产释放资金。什么叫做消费者为高阶生产“释放”资金呢?将你的收入看作是你提供劳动或者生产商品的补偿,你越少让这些资金进入市场,越少购买商品,你存的就越多,“存款仓库”中可供投资者利用的资金就越多。相反的,低利率促使大众减少了储蓄,增加消费,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在不断地追加投资资金。消费者和投资者在向相反的方向同时用力,资源分配就会变得极不合理,长期型投资就无法得到维持。

当公司想要进一步深化长期投资计划时会发现他们需要的资源根本不够,比如劳动力、原材料和替换资源(这些被经济学家称为补充生产要素,complementary factors of production)。“存款仓库”比投资者想象的要小得多,所以补充生产要素当然就比预期的要匮乏得多,劳动力等资源也要比预期的贵,整体的经济成本就会增加。这些企业需要贷更多的款以补足超出预期的投入资金。最终,贷款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残酷的现实摆在了人们面前:一些投资计划不得不终止。因为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让所有的企业完成投资计划,然而人为的低利率却误导了投资者。

换句话说,经济只能够一次支撑一定数量的长期投资行为。利率限制了进入市场的长期型投资活动的数量,以免“存款仓库”提供不出足够的资金使企业完成投资。一旦人为调低利率,提供贷款的机会就会增加,进行长期投资的企业的数量也会增加,但是人为低利率并不能为这些投资行为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资源。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投资跟在自由市场下进行的投资完全不同。米塞斯曾举过一个在人为低利率影响的经济环境下,一个房地产商错误估计可用资源(比如盖房用砖)的例子。如果他知道实际砖块的供应量的话,他绝对不会建造一个规模和比例超出资源提供范围的房子。而且以他现有的可利用砖块的数量也绝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工程。越早意识到这一问题,他就能越早做出调整,就不至于浪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如果他在工程的最后阶段才发现这一问题,那整个工程就毁了,他和整个社会都会因这一不当投资而承担巨大的损失。

|www.aihuau.com|19

中央银行人为调低利率会使经济在短期内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股票会暴涨,房地产业也会迅速成长,新的建筑物会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企业都在拓展业务,人们也在享受着高质量的生活。但是繁荣的景象就如同昙花一现,残酷的现实最终摆在了人们面前。慢慢地,人们会发现有些投资根本无法继续,只能半途而废,而他们所利用的资源都会部分、甚至全部浪费掉。 “一旦价格开始上升就需要增加信贷以阻止更大的灾难发生,但最终灾难不可避免,看一下战后的通货膨胀就知道了。灾难一旦爆发,清算行为开始更猛烈地反扑,股票交易也会崩溃,资本商品生产领域的生产减慢,繁荣就走到了尽头。”

凯恩斯的白日梦:永久繁荣

由于以上原因,政府不能简单地再靠大量的信贷输入维持现在的繁荣。奥地利经济理论“指出了繁荣怎样崩溃,在何时崩溃,还有世界工业存在错位和比例失调的问题,以及人们错误地认为货币调控不可改变”。但是经济学家约翰8226;梅纳德8226;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尽管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的体系因未能解决滞涨(stagflation)问题而崩溃,但是令人费解的是,现在他在华盛顿又受到了热烈追捧——提出:“要挽救经济繁荣,其道不在提高利率,而在降低利率,后者也许可使繁荣延长下去。补救商业循环之良方,不在于取消繁荣,使我们永远处于半衰退状态;而在于取消衰退,使我们永远处于准繁荣状况。”

凯恩斯又在白日做梦了!美联储越是人为创造膨胀,我们最终遭受的损失就会越惨重。Antony Mueller指出:“当为‘保持繁荣’而不断采取干预措施时,资本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这将使经济越来越没效率,将其引向萧条,并最终引发经济危机。”每一次人为降息都会把资本结构破坏得更严重,使得最终不可避免的泡沫破灭来得更猛烈,因为太多的资本被浪费,太多的资源被不当地分配了。

降息政策如果继续下去,经济势必会往无法维持的方向挺进。就像米塞斯所说的那个房地产商一样,在错误估计可用资源的情况下,他的工程越是往下进行,他最终承担的损失也就越大。用手头的砖块他可以成功地建造出一幢漂亮的房子,但是他若以为可用的砖块足够建造一幢更大的房子,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压根没有那么多的可用资源。

事情变得越来越清晰了,我们根本不可能长期维持现在的繁荣。不当投资遭清算的压力与日俱增,换句话说,这些投资将不能继续,企业的一些设备将被廉价出清。这些被误导的资本,如果还能够利用的话,将被用于支援更需要它们的企业。米塞斯警告说,如果政府忽略当前面临的压力,继续扩大货币供给,将最终导致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和货币体系的崩溃。恶性通货膨胀或者中央银行出于对恶性通货膨胀的恐惧而停止当前的廉价信用政策,并不是造成萧条来临的仅有的两种方式。人为调低利率鼓励了风险投资(长期型投资)和消费品生产(短期型投资),使经济以损害中间利益(资本保值或中期投资)为代价,极端地向两极发展。如果政府试图通过注入更多资金的方式维持现在的繁荣,那么欠维护的现存资本必将影响经济为消费者提供现有消费品的能力。或者说,市场力量最终会进行资源再分配,使其从风险投资和现在的消费品生产转向资本保值,这样一来繁荣局面就彻底结束了。

经济学家哈耶克在大萧条时期就斥责了那些认为用无限期降息的办法就能避免灾难发生的人们,他指出:我们的政府不能欣然接受由过去三年的繁荣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失衡资本清算,所以想尽了一切办法只为阻止资本再调整的发生。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蓄意已久的信贷扩张政策。从很早以前一直到现在的大萧条,这一政策不断地被使用,但没有一次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2419.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盛衰记战火文明2 《清算谎言经济学》第4章美国政府怎样创造了经济盛衰循环(2)》为网友嗰亽淋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