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模板 《财务报告与分析——一种国际化视角》 第2章 财务报表导言 2



      在前一部分,每笔业务产生的收入和费用都通过它们对股东权益的影响进行记录(计入留存收益账户内)。我们选择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展示商业平衡等式的最基本构架。在商业活动中,由于业务量非常大,将每一笔业务变动都记录到留存收益的变化,或将所有收入和费用的账户都罗列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会变得非常累赘。另外,如果将每一笔业务都直接计入到其对权益的影响,也会造成我们分析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创造价值的困难。应该指出的是,留存收益的余额反映了从企业创办以来,所有业务活动累计的影响,其中包括对股东支付利润。

在实务中,这些业务都会被记录到一个一期一建的特殊账户,组成了利润表。

组成损益表的账户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在这一期当中利润是如何产生出来的,或者说,留存收益是如何被改变的。在每一期,只有损益表上的期末净额才会被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当中作为股东权益的一部分,然后由股东来决定红利的支付,或转入留存收益。损益表是用来记录本期内影响到收益(利润或亏损)的所有活动。将这些活动进行分类记录将便于使用者进行分析,并做出下一期如何创造更多利润的决定。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照片,而损益表是一个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变化的动态报表,它也反映了企业从期初资产负债表如何动态演变成期末资产负债表的过程。

这里我们需要讲解几个重要的会计名词:

●业务活动:这个名词主要指一个企业如何在服务、工业或商业活动中进行运作,也说明了企业业务活动的频繁程度(业务活动水平)。业务活动是指企业从事的事务,损益表揭示了企业的业务活动,说明企业如何从一张资产负债表过渡到另一张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不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或报告企业的净财富情况,它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过程:资源如何消耗,收入如何创造。这些消耗的资源可以是短期的(工资费用、能源消耗、公用事业等),也可以是长期的,包括有形资产的消耗(如土地、建筑、机械设备、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和无形资产(如专利)的消耗。就长期资产而言,我们要根据其未来创造利润的整个流程进行估计,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计入其资源消耗(损耗或过期等),这个过程叫做折旧。

●会计期间:损益表反映了某一特定会计期间内(在第1章已有讨论)企业为客户服务所进行的所有活动(创造需求、满足需求和管理整个流程)。

损益表便于管理者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分析企业的收入、费用以及成本(收入一般放在损益表的右边,即反映了股东权益的增加,成本费用放在左边)。

损益表是一个临时报表,在每一年的年末都要进行关账处理,并把其余额转入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下的留存收益内。当收入比费用大时,就产生了利润,也就是股东权益增加。收益(收入和费用的差额,正值是利润,负值是亏损)被用于平衡资产负债表左右两边的差额。当损益表关账时,利润就会反映在损益表的左边,相对应的,就需要在资产负债表右边的股东权益项中计入增加。如果是一个亏损(费用超过收入),那么这个亏损就会反映在损益表的右边,作为对应项,在股东权益中记一个减项,对股东权益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会计期间的划分来确定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叫做权责发生制(accrual principle),这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准则。这一准则反映了收入(费用)是在其业务完成的时点上记入到损益表上的,而不是在现金流入(收入)或流出(费用)的时点来记入。对于管理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可以直接通过损益表(根据权责发生制编制)来了解企业的资源是如何使用从而创造收入的。通过不同会计期间的比较,这些使用者还可以看到企业资源使用的效率是否被改善(变化的原因包括管理质量、外部竞争环境变化、对客户提供价值的相关性等)。

2.3.1 商业平衡等式和损益表

图2-12展示了商业平衡等式(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之间的基本联系。

图 2-12 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联系

2.3.2 损益表的要素

1.收入

收入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流入,来自于第三方,通常源自一个商业交易。收入反映了股东权益的增加。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利润,也就是为股东获取一个正的回报。企业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创造收入。销售(sales)收入(或营业收入)是反映在某一时点上企业如何创造和提供给客户需要的产品及服务的指标。这个价值的提供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提供,也包括设施、技术或货物的出租。关于租赁收入确认的概念在新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重要,将在第6章讨论。销售收入增长率比销售收入绝对值更有效地体现了企业为客户创造其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指标,我们将在第16章进一步讨论。收入在会计上是用发票入账的形式进行确认的,发票(包括电子版)是实际交易存在的证明。

会计确认收入的假设是客户会根据规定的时间付款。关键在于,收入和到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际款项的收取有可能发生在:①收入确认之前(预付款);②收入确认同时(现金交易);③收入确认之后(赊销或信贷)。

 财务报表模板 《财务报告与分析——一种国际化视角》 第2章 财务报表导言 2
收入也可能来自企业的金融投资(利息或投资收益)。比如当一个零售商收到客户的现金而只需在30天后向供应商支付,零售商就可以用这笔资金进行30天的投资获得利息收入。大型零售分销商,比如沃尔玛、家乐福、苏宁等都利用这一时间差获取大量财务收益或减少借款。这些活动带来的结果从财务上评估比较困难。以沃尔玛2011年为例,销售账款在交易发生后的第6天可以全部收回,而供应商给予的赊销期限是61天,存货周转期是44天。沃尔玛2011年周转现金池大约110亿美元,假设资本成本是5%,能够产生至少5亿美元的收益或冲抵其需交纳的利息,相当于企业全年156.69亿美元利润的3.5%,从而减少实际利息支出。沃尔玛2011年的实际利息费用为23亿美元,大约占息前利润的12.7%。通过减少利息费用的比重,现金池使得沃尔玛保持非常低的交易保证金率(详见第16章)。

2.费用

费用是对资源的消耗,也就是股东权益的降低。成本是指和第三方进行交换获得一个资源所付出的价值,也可以扩展到为完成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创造、生产而需要消耗的所有资源。

例如,为生产1个代售的产品或服务需要消耗3个部件(每20个部件需花100货币单位获取,每个部件需5货币单位)外加1.5小时劳动(劳动成本为20货币单位/小时),还需要其他支持附加成本(间接费用每个14货币单位),这样这件产品的成本为59(=3×5+1.5×20+14)货币单位。为避免词汇的复杂(实际工作中也是如此),我们将成本和费用当做同一个意义使用。

费用可以分为现金性费用(包括直接现金支付的费用和商业信贷产生但未来必须用现金支付的费用)以及非现金费用(折旧,将在后面进一步讨论)。

由商业活动产生的收入,代表了客户在购买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时愿意支付的交换价值。这个产品或服务也是企业有效协调资源消耗的结果。资源是多种多样的,会计只反映那些可以用现金等价物来衡量的资源,包括:

●工人的劳务、雇员和管理者花费的时间(通过支付给雇员的各项工资支出来衡量);

●来自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或供应(由直接或间接向第三方支付的现金来衡量);

●信息和信息技术系统的支持(经常会与第三方提供的资源区分,因为在企业中具有战略性的重要地位);

●原材料、零部件和产成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各种资源,这些资源都是以现金交换获得的存货,而未来也需要现金的不断支付,以确保存货维持在企业战略确定的水平上);

●地产、房产和设备(包括房屋、设备、电脑、电话系统、商业设施等)。

在获取日,设备资产的价值至少等于其未来能产生现金流的净现值。把一个固定资产费用化(折旧),也就反映了这一设备由于使用和损耗降低了未来产生现金的能力,同时也降低了该设备的价值。

关于收入和费用确认的一个要点就是配比原则(matching principle)。在一个规定的时期内,配比原则来自于权责发生制原则,反映出当收入确认时,与之相关的所有费用必须在同一期内得到确认。

想要执行这一原则并不容易,比如研究和开发、获取客户、发展市场或开拓新产品销售等的资源消耗并不能与这些活动产生的收入同时进行。会计在执行收入和费用的配比时需要非常注意,在损益表中尽量把同一商业活动在同一时期的收入放在右边,费用放在左边。配比原则将在第4章进一步讨论。

3.收益或盈亏底线

每一年(会计年度末)企业需要计算当年所有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差额,计算方法就是确认当年所有正常业务活动带来的股东权益增加和减少的差额。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差额称为净收益。

当收入超过费用,股东权益就有一个净增加,这时收益就称为利润。如果当期收入不足以支付所有费用,这意味着本期股东权益将减少,此时收益就为亏损。

损益表是以垂直式罗列的话(见表2-8),利润或亏损反映在损益表两列收入或费用的最下面,所以被称为盈亏底线。

总的来说,对任意一个会计期间都可以进行如下等式计算:

收入-费用=收益(利润或亏损)

2.3.3 无敌案例中的应用

在X1年期内,无敌公司完成了净销售额250货币单位,这也就意味着它寄出了250货币单位金额的发票,同时也消耗了一些外部供应商提供的资源。这些供应商一共寄来发票85货币单位。另外无敌支付了员工工资,产生费用为101货币单位。最后,无敌公司产生250货币单位的收入,除了初始资本投入以外,还需要使用一些其他资源,包括金融负债的使用,这些负债使用产生了4货币单位的利息费用(股利不被看做费用),也应与本期250货币单位收入配比。在这一阶段我们有意不考虑固定资产损耗的成本,这将在2.4.2中说明。

整个期间的活动可以用表2-8概括。

在X1年当中,无敌公司的业务活动创造了60货币单位的利润(在支付所得税前)。在这张表中,收入和费用是以垂直式罗列的,而净收益反映在报表的底线上。

业务活动也可以被视为股东权益账户子项,这样我们可以采用比较传统的股东权益记账方法,把增加方记在右方,把减少方记在左方,这被称为水平式(见表2-9)。

在水平式损益表中,利润反映在费用或成本的同一列中,这说明了净利润是收入减费用产生的,并将被转记到股东权益账户(见图2-12)。

如果由于费用超过收入产生了亏损,净收益就会反映在损益表右方,因为记账对应项是股东权益的减少。

在无敌公司的案例中,费用是按照其性质(by nature)来罗列的,反映的所有业务都是按照同一的性质,没有进行进一步计算。在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国家,都选择按照职能(by function)分组,在这些国家费用被体现在不同的组别中,为同一职能服务的费用会被放在一起,比如销货成本(cost of goods sold)、获取和为客户服务的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等。这种以职能分类的报表格式潜在意味着,这些费用的具体性质对于管理者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他们最感兴趣的是这些资源是如何围绕不同的功能进行消耗的。

按照功能分类的方法至少包括4种不同的成本费用分组:销货成本、销售费用(在很多情况下包括了企业的营销和促销,也包括了相关的运输费用)、管理费用以及财务费用。按照职能划分费用将在第5章进一步展开讨论,在目前阶段,损益表的不同报表格式并不是重点。表2-10介绍的X1年无敌公司损益表是按照垂直式、职能进行划分的。在按照职能划分的损益表中几乎见不到水平式。

2.3.4 交易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在这之前我们逐项按照基本商业平衡等式(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记录了每项交易。下面我们将了解交易对财务报表的具体影响。在这之后不再将损益表的每一步当做股东权益的子项目,而是在期末时才和资产负债表关联(见图2-13)。这样我们就会在损益表内记录企业所有的业务活动(这样的记账方法也将所有的业务归档,为将来的分析所用),而只有在期末时才将损益表的最终余额记录到资产负债表,作为股东权益余额的期末调整。

图 2-13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使用T型账户(T-account)来展示每一笔交易的入账方法。

T型账户是一个微缩版的基本商业平衡等式: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因为资产反映在平衡等式的左边,资产的增加就反映在T型账户的左边,而资产的减少则反映在右边。相对的,负债和股东权益反映在平衡等式的右边,所以负债和股东权益的增加将反映在T型账户的右边,减少则反映在左边。

T型账户的使用原则也适用于损益表。由于收入增加了股东权益,所以会被记录到损益表T型账户的右边。相反,所有的费用减少了股东权益,会被记录到损益表左边。收入的减少,比如按照目录价格给予的折扣或者费用的减少,都会记录到和与增加方相反的方向(收入减少记左边,费用减少记右边)。

图2-14中的交易编号表示每一笔业务都会被记入到两个或更多相关联的账目当中,这表示每一次业务的入账都是平衡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254.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财务报表模板 《财务报告与分析——一种国际化视角》 第2章 财务报表导言 2》为网友期待完美的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