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勤劳却不富有 《中国这些事儿》第七章中国人勤劳为何仍不富有(1)



炎炎烈日下,农民在农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午夜时分,某办公楼却是灯火通明,很多人还在紧张地加班,泡面成为他们最常吃的夜宵……这样的场景,在中国随处可见。

勤劳致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勤劳却不能完全与致富画等号。中国人比世界上其他民族更勤奋,但仍然有一些人还是那么穷,甚至还生活在温饱线以下。中国人,面临着勤劳而不富有的尴尬。

1776年,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8226;斯密认为“中国长久以来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土地最膏腴,农业最发达,人口最多且最勤奋”,但因为“中国的财富已经臻至其法律与制度性质所能容许的限度”而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停滞。

嘉宾陈志武:中国到目前为止,政府对各行各业,不管对个人的创业,还是对企业的业务扩张,还是在融资手段、项目审批方面,管制太多。做过业务的人都有亲身体验,为了跑一个项目,需要日日夜夜到相关部门,没完没了地喝酒、吃饭,然后找关系,送礼,到最后把我们每一个人每天的勤劳,很多的时间都耗在这些无用功上面。

 中国人勤劳却不富有 《中国这些事儿》第七章中国人勤劳为何仍不富有(1)
我们说每天工作10个小时,也许有三四个小时是为了对冲掉成本。因为政府的管制太多,使得农村的就业、教育机会等都受到很多的限制。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天要做多少努力的时候,我们最终会发现,我们首先每天到办公室或者工厂,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做出的努力,不是在为自己赚钱,而是对冲制度成本。

除去政府管制过多,还有一个原因导致国民收入的不均。

|www.aihuau.com|1

1997~2007年,中国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至3974%;中国的资本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企业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上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1095%上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

嘉宾陈志武:我每个月赚到的2000元钱,或者5000元钱,或者1万元钱,有多少是属于我自己的?我每天买这个东西,消费这个东西,这些价格里面,有多少要交给政府?这些征税钱因为不受制约,所以最终都反映到每一个人身上了。我们每天辛辛苦苦工作了很长时间,也是在为了对冲掉这种征税权不受制约所带来的成本。

中国到目前为止,各种各样的收税权限不是控制在全国人大和各个地方人大的手里面,各个行政部门基本上都可以根据他们的偏好推出新的税种或者新的名义费。这就是变相让政府从每个人每天赚的50元钱或者100元钱里面再收一点费,可以留在我们自己口袋里面的比重越来越少。

照我初步计算,中国人大概平均每年工作2200小时,荷兰人和法国人大概工作1500小时,美国人一年工作大概1800小时,日本人也差不多1800小时。所以从这些工作小时数量来看,中国人肯定是最勤劳的。

我感觉中国人工作很辛苦、很勤劳,但是收入不一定很高。正是因为政府收走的那些收入。本来是老百姓的钱,通过征税的方式,把更多的普通人的收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征收到国家手里。所以如果一个人一天工作8小时,或者工作10小时的话,可能有三四小时实际在为政府打工,剩下的时间才真正是为自己赚钱。

中国财富的增长主要表现在中国国有资产的升值。2009年5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世界500强榜单公布。包括港台地区在内,中国企业有47家入榜。企业总市值超过了日本和英国,仅次于美国。而在前5名的位置,中国企业囊括3名。中国石油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埃克森美孚;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四位,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最赚钱的银行;中国移动排名第五,同样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电信企业。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利润的飞速上涨,已经成为世人皆知的现象。只是在这些企业收益高歌猛进之时,我们却发现国民的钱包并没有跟着快速膨胀。

嘉宾陈志武:公有制、国有制是什么呢?是全民所有。根据政府不同的研究部门公布的一些数据,现有的国有土地,差不多值50万亿人民币左右,剩下的全国中央和地方的这些国有企业,差不多还有11万家多一点。这些国有企业总价值是29万亿人民币左右,所以国有土地再加上国有资产,是79万亿人民币,按照13亿人去除的话,算到每一个人身上,差不多有6万块钱。这6万块钱在全民所有制的安排下,应该是属于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但是实际上正因为现在的全民所有制实际上是一个虚的,没有一个人在每天决定可以花多少钱、可以存多少钱,可以做多少重新再投资规划时可以想到,我那6万块钱的国有资产财富今天升值了。

原因是那6万块钱,名义上好像是属于你的,实际上是虚的,因为那个钱不在你的名义之下,是在国家的名义之下。所以这样一来,对中国人的富有感和实际上富有的程度构成了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样一种制度让我们中国人工作得很勤奋,但并不富有。在这种国有制的安排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最终的收入是劳动工资收入,没有太多的财富型收入。

国有资产或国有企业的财富名义上属于全民所有,却是空头支票。没有哪个人会真实感觉到6万多块钱的财富。

嘉宾陈志武:应该将这些国有企业股权,还有其他国有资产全部注入到国民权益基金里面,然后把这些国民权益基金分成股份,平均分到13亿中国老百姓身上。中国的国有制经济是全民所有的经济,既然是全民所有,应该通过国民权益基金的改革,让中国老百姓直接持有国民权益基金的那些股份,然后让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企业的收入,直接分配到老百姓个人的腰包里,让他们直接从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享受到真正的财产性收入。

举个例子。中石油A股上市的时候,按照那时的市场价格,中石油一个公司总市值超过了1万亿美元。被13亿人一除,算到每个中国人身上,一下子变成连农村的居民都有1000美元的财富。

如果能够通过民有化改革,让中国老百姓通过劳动收入这个渠道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之外,也能够通过资产的升值,国有企业产权的升值,国有土地产权的升值,能够分享到财产性收入。

国有企业资产的升值也引发出一个近来颇为流行的词汇,“国进民退”。而随着金融危机的降临,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计划,这一担忧更为明显。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最近对113位企业中高层人员的调查显示,认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对国企更有利的人高达8636%;认为4万亿刺激计划会推动新一轮国进民退的也达到50%;而认为中国目前的金融体制环境对国企更有利的高达7619%。而在陈志武看来,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不平等的市场地位,民营经济生存空间的狭窄,同样阻碍着中国人变得富有。

嘉宾陈志武:国有银行第一个服务的对象是国有企业,所以很多的法律和规章多数都是偏重保护国有企业。比如说2006年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是8万亿人民币左右,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才2万亿,是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四分之一。但是,尽管这样,2006年民营企业给中国社会创造了5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而这些国有企业大概在2006年减少了100万个就业机会。所以尽管在就业机会方面,民营企业的贡献最大,但国家资源配置还是按照四比一的比例照顾国有企业。

国有银行在放贷的时候,给国有企业要求的利率很低,给老百姓家庭住房按揭贷款的时候,尽管很多家庭的资质信用比这些国有企业高,但是他们要付出的利息反而比这些国有企业高。

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融资难,难于上青天”。由于出身草根、先天失调等原因,与国有企业相比,银行对民营经济设置的门槛要高得多。在政策倾斜上,民营经济也受到较少的政策鼓励。自觉或不自觉的国有偏袒,造成财富的不合理流动,大量财富无法进入普通民众的口袋中。

尽管中国的经济制度离真正的市场制度结构还相去甚远,但是中国30年来却保持了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增长。陈志武认为,经济增长的资本包括自然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尽管中国的制度资本落后,但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丰富弥补了这一缺憾。进一步挖掘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制度资本将会成为决定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众多的自然禀赋并不高的国家却能享有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国民富裕程度的原因。

但是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却不得不面对一个过于丰富的资源,就是人力。2009年,中国的就业困局中,除去高达数千万的返乡农民工,最让人担忧的是6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为了解决这个社会心病,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但是也仅仅是力保70%的就业率。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陈志武提出,释放大家的创业热情,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这也是让大家变得富有的方式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2700.html

更多阅读

《失明公主——鸢尾》第七章各自思绪3 奇迹暖暖公主集第七章

第七章 各自思绪(3)阮颜是提心吊胆地过了一整天的。刺客虽然顺利逃走了,可毕竟鸢宫是刺客消失的地方,她害怕宫里不会放过这里,又要派人来搜这搜那的。并不是害怕刺客在自己这里留下什么蛛丝马迹让禁军给发现,而是害怕那些粗人把自己园子

ab角制度的优势 《中国这些事儿》第九章中国的制度优势

长期以来,西方在研究中国时,较普遍地存在认可经济成就、却争议政治制度的趋势。尤其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更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胜利,只有这种民主制度才是最成功的,于是,西方对中国式民主倍加诟病。而今天,中国

英国这些事儿 《中国这些事儿》第九章教育教育还是教育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一个国家的贫富与强弱,已经不能再和人口数量简单地画上等号,中国的人口素质亟待提高。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必不可少

卫视这些事儿 《中国这些事儿》第八章阅兵是保和平的间接手段

世界是平的,“无论哪个地区的和平遭到破坏,世界各国的和平都会受到威胁”。即使是和平时期,战争因素同样存在,阅兵就成为促进和平的一种间接手段。嘉宾徐光裕:时代在发展,整个国际形势也在变化。现在已经不是冷战状态了,大家不再都是剑拔

声明:《中国人勤劳却不富有 《中国这些事儿》第七章中国人勤劳为何仍不富有(1)》为网友農村小夥不輕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