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大陆首富宗庆后之性格特征



  专制/独裁

  有一次笔者讲授个人品牌相关内容时,提问,想到宗庆后,想到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娃哈哈”,再想到什么?“专制,集权”。这就是人们普遍对宗庆后最强烈的性格和管理风格的认知。

  “你去看看中国现在能成功的大企业,都有一个强势的领导,都是大权独揽的,而且专制的,我认为在中国现阶段要搞好企业,你必须专制。”公开场合,宗庆后从不忌讳的专制思维。“毛主席的民主集中制,民主是手段,集中才是目的。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 ‘开明的独裁者’”。

  宗庆后迄今为止没有副总,高层仅其一人,事无巨细,大权独揽。中层部门经理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而且手下女将为多。其任用理由是“因为女将听话,执行力比较强” 。还有是没有说出的理由,如果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男性担任要职,就可能不听话,就可能会挑战宗庆后的的专制,影响其威望。

  在早期的娃哈哈(90年代初),宗庆后身边曾有几个高水平的男性干将(包括其胞弟宗泽后),因与宗的专制/独裁难以相容,最后都不得不选择离开。

  对人的专制:在娃哈哈,除了宗庆后本人外,其它任何人都可上可下,他可以一夜之间撤换公司的人事部长,生产部长,中间没有什么组织考核程序;他也可以一夜之间免掉几个省区销售经理的职务,竟然事先不与销售公司的总经理打个招呼。

  对财物的专制:所有的专制,落实到最后就是“签字权”。宗庆后是娃哈哈绝对的“一支笔”。创业初期,办公室买个扫把他都要签字,后来,50元以上的开支都要他签字,宗庆后要签字的单据每天多达数百份!现在,虽然娃哈哈实施了分级授权制度,但各类采购合同、广告费、交际费等仍牢牢控制在宗庆后手中。

  对事的专制:营销方面的任何决策,任何产品的包装、价格、广告等等,毫无疑问都是宗说了算。即便是设备的引进,生产线的安装,厂房的设计,许多时候也是宗庆后亲自过问,定夺。如果宗庆后出差在外,办公室每天晚上要给他关于营销、生产、采购等方方面面的几十份传真,然后他再遥控电话指示或签字后传回。

  十年前,笔者有一次为宗庆后整理办公文件时,发现:桌子上摆放的是毛泽东塑像,桌子下摆放的是一本书――希特勒的《我的奋斗》!要知道,此两人都是世人眼中“集权/专制/独裁”的典范,却成了宗庆后先生事业发展的“偶像”!

  当时,笔者内心受到无比的震撼,在看得到的将来,娃哈哈都一定会在宗庆后的铁碗统治之下发展......

  专制几乎就是宗庆后的性格标签,娃哈哈的成功也就是宗庆后专制统治下的成功。

  应该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尤其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宗庆后本人也强调是现阶段),如果企业家本人有足够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够确保企业决策正确,则人财物事的专制会令组织的执行相对高效、到位,企业的发展会更快速。但是,专制一定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一言堂,没有人说真话,有思想的优秀人才留不住,经营决策的风险高等弊端。宗庆后自己所希望的“成为开明的独裁者”,这“开明”两字,没有被外界认可,事实上,也没有被其内部员工认可。

  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一定要靠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靠管理层群体的力量,靠有效的授权、分权,才可能确保企业的正常运作、健康发展。

  对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而言,除非你自信拥有宗庆后般的经营才能,你可以专制独裁,进行集权管理,否则建议你组建各有专长各负其责的创业团队,如此,才可能优势互补,组成合力,发展企业。

  靠十年如一日专制管理、持续成功的企业毕竟少数,海尔张瑞敏、万向鲁冠球、万科王石,这些名声显赫的企业家现在都已经退居幕后,企业仍然持续健康的发展,哪一个靠的是专制?

  要铸就百年企业,我们必须要将个人的基业常青转化为组织的基业常青,将个人的英雄转化为组织的智慧,将个人的力量让位于团队的力量。

  企业的管理必须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集权到分权,这是必然趋势。  

  自信/自负

  自信,有一颗“骄傲”的心,不仅是成功企业家的基本心理特征,也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有特征。翻阅成功学、心理学书籍,无一不言,成功的人生需要自信。有自信才会正面思维,积极进取,有自信才会敢做敢为,宗庆后也不例外。

  “营销,就是解决好买与卖的关系,让顾客愿意买,让渠道愿意卖,就这么简单。”“我和《蓝海战略》的作者钱8226;金对话,我把他的观点都否定了。管理书籍应该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好多管理类书籍恰恰相反,只不过是找个新角度把以前的东西又说一遍。”这是他对自己管理理念的自信。

  “在娃哈哈,没有我,以后的发展的确会出现问题”,这是自己掌控企业的自信。

  “外资也是纸老虎,他们对中国市场不了解,水土不服。他们不可能比我更了解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农民。”“达能要么妥协,要么退出中国,我们赢定了。”“谁说碳酸饮料市场就一定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我非常可乐一定会三分天下有其一。”这是对抗竞争的自信。

  因为自信,无师自通的宗庆后,不人云亦云,开创了独一无二的“娃哈哈营销模式”。乐百氏在达能的所谓规范管理的助力下依然输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样的饮料之王,也无可奈何非常可乐在中国的萌芽发展。宗庆后指挥下的娃哈哈达能之争,就如商标名称暗示的那样,即便在风雨飘摇中依然哈哈大笑,“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笑得从容而自信。

  但是,自信与自负是孪生兄弟,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自负。成功了就是自信,失败了就是自负。

  进军童装业,不了解行业运作规律,自己操刀,按饮料业方式运作童装,竟然连饮料的经销商都跟着过来销售童装,结果陷入困境,进退两难,这是自负;与达能合资,竟然会同意49:51的股权构架,竟然以为他们是“善良”的投资者,以前不插手娃哈哈经营,以后也不会插手,这是自负;与达能战斗,不请公关公司,甚至不听从一些资深律师的意见,靠自己的力量去战斗,这是自负;日常经营管理,很少听进去别人的意见,更不会主动向一些专家学者讨教,学习,长期以来没有外界所以为的智囊团、顾问团,这是自负。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类典型的过于自负的口号,竟会得到很多企业家的认同,让人遗憾。

  自负是许多企业家的通病,如果你不屑于充电学习,如果你身边没有意见相左的人(企业里,一定程度上需要和珅这样溜须拍马的人物,更需要纪晓岚这样有专业水平不畏皇权的人物),如果你觉得别人都是笨蛋就自己聪明,如果你很少请教一些专家学者并对咨询顾问公司不屑一顾,那说明你太自负了。

  如果想改变,那么不妨多充电,多听听他人意见,尤其是实战型的专业顾问意见。

  有魄力、果断、敢做敢为、敢冒风险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敢做敢为,果断决策,敢冒风险,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有魄力”!这是联想柳传志总结的成功企业家的三大特征能力之一(其它两项是有战略眼光、有组织能力)。在这方面,宗庆后当然优秀的无可挑剔。

  1987年,宗庆后在上城区教育局定标(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2万元的招标现场,突然伸手,他说:我交10万!——抓住了自己“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机会”,这是魄力!1988年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上市,只有10万元流动资金的宗庆后面不改色地签下杭州电视台20万元的广告合同,这是魄力!1991年,100多人的小厂兼并2000多人(包括700多退休职工)的杭州罐头食品厂,并承担近7000万元的债务,小鱼吃大鱼,这是魄力!

  从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淘到第一桶金,发现保健品市场生命周期短暂,果断战略转型至饮料业,这是魄力!

  1998年,在一片质疑声中,包括达能的反对声中,非常可乐震撼上市,这是魄力!(而当时的竞争对手乐百氏,花了2000多万元,请麦肯锡做咨询,论证了乐百氏做可乐的不可行性,反而错失了企业快速发展的良机。)

  自1994年起,投资数十亿元,在全国29个省市组建100余家生产型企业,冒着生产、管理失控的风险,率先完成中国饮料业的销地产生产力布局,极力打造成本领先竞争优势,这是魄力!

  与达能的企业控制权之战,果敢辞去下属合资企业董事长之位,以退为进,相信自己能够牢牢掌控整个局面,这是魄力!

 一代枭雄:大陆首富宗庆后之性格特征

  要当企业家,要创业,必须要有宗庆后式的魄力。一些社会精英,如高级职业经理人,专家学者,咨询顾问,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却很难成为企业家、创业家,重要原因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不敢冒风险,没有魄力!  

  务实

  宗庆后的务实是出了名的。“他是个极其务实、很肯埋头吃苦的人。”这是接近宗庆后的人对他比较一致的评价。

  一次,有位很著名的企业家到杭州想拜会宗庆后,宗的答复“有什么事,没什么事就不用见了”,就这么务实。如果没有重要的项目,只是因为慕名或礼节性的拜访想见宗庆后,无论是什么人,宗庆后一律不见。浙江商界意在结交人脉关系的一些高层聚会,宗庆后几乎不去,“花头花脑的,浪费时间”,宗就这么务实。

  宗庆后的务实也在于内部管理上,娃哈哈的设备没有产能极限、没有时间极限。宗庆后会带头研究生产,他对限制极限这样的词语置之不理。别的公司一套设备的产量,娃哈哈就能做到几倍以上。他只知道从实际出发,按照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目标。娃哈哈的厂房进行改建,专家认为没有半年不行,但宗庆后觉得他们一个月可以,结果一个月就做到了。没有权威,没有定式,一切着眼于实际,一切来源于实践。宗庆后用自己的务实创造了“奇迹”。

  “做企业就是为了赚钱,不为钱干么做企业。”“我最讨厌那些企业,在银行贷了大量的款,本身企业没效益,还捐款做慈善事业,实际上你是拿了老百姓的钱炒作你的企业形象。”这是他对企业的本质(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最务实的理解。

  “我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要与达能斗争,那是他们要我的命!我总不能连老命都没了,还谈什么企业家形象。”两弊取其轻,牢牢掌控娃哈哈经营管理大权比什么都重要,宗庆后就这样务实,就如革命战争年代“军队必须由党来领导一样”。

  务实,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务实就是个人或者企业的效益、利益最大化。与务实相反的是务虚,有些务虚其实很有必要,如企业家的聚会,能够积累人脉资源,多些企业发展的商机;如系统的EMBA学习,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的思考方式,会“润物细无声”的提升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素质;如战略性思考和规划,表面上短期内影响不了企业的业绩,但是会决定企业长期的发展。

  太“务实”的宗庆后,如果多一点“务虚”精神,那会更完美。  

  积极进取

  积极进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所必备的素质。这不是创业初期的头脑发热,而是与生俱来的长期形成的性格特质。有人说,娃哈哈推出果奶已经赢了,但宗庆后没有停止;娃哈哈推出纯净水也已经赢够了,但宗庆后依然没有停止;娃哈哈推出非常可乐与两乐三足鼎立,已经赢到头了,但宗庆后还是没有停止。

  国内有多少企业,获得些许成功后,并以“创业容易守业难”“知足常乐”“专注于特定领域”等各种各样的理由停止了前进步伐,但宗庆后领导下的娃哈哈却没有一天停下过脚步。

  从儿童营养液到果奶,纯净水、非常可乐、营养快线、呦呦奶茶……宗庆后年年推陈出新;从1亿到10亿、100亿、200亿,甚至1000亿元,宗庆后从来都是“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年年都是新目标。

  “勇于开拓,自强不息”占据了娃哈哈16字企业精神中的8个字,这也是宗庆后自身积极进取性格的真实写照。

  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当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要有持续的进取心。没有进取心,你也许可以获得局部的、短期的胜利,但是很难获得持续的胜利。

  要想做个伟大的企业家,持续成功的人,我们必须日日新,时时新。  

  坚持不懈,执着、热情

  “一旦决定了的事,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即使暂时碰了个壁,拐个弯,还是要走下去。”

  为了理想,宗庆后大事执着,为了将娃哈哈打造成更强更大的百年企业,宗庆后二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工作,63岁的他还要执着奋斗数十年;

  为了信念,宗庆后小事也执着,当年在绍兴茶场忍受寂寞保持十余年的单身,执着的把家人做好并送到绍兴的家具原封不动的退回去。

  为理想为目标,执着的追求,这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性格特征,宗庆后当然不例外。

  (详见《宗庆后与娃哈哈:中国著名企业的深度研究》,罗建幸著)

  对宗庆后性格的洞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专制、独裁;他的自信甚至是自负;他超然的胆量和魄力;他毕生所坚持的积极进取和务实,以及他对于事业发自灵魂深处的忠诚和热爱。

  宗庆后的各个性格特征表面独立,实际上相互联系。

  专制、独裁没有自信自负的支撑实现不了,胆量和魄力同样是自信自负的衍生物。而专制独裁的另一个侧面,也是对外界的不信任,那么也必然带来做事的务实。没有执着,敬业和身体力行,务实无法实现,专制也缺乏基础,因为专制本身就放弃了别人代工的可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3676.html

更多阅读

宗庆后:42岁开始创业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作者:崔晓林在杭州城站火车站对面、车来车往的高架桥下,一座不起眼的灰色小楼,在城市的喧嚣中默默伫立。如果不看招牌,你很难相信,这里便是中国内地首富宗庆后工作的地方。“娃哈哈是在这里诞生的,25年了,宗总舍不得搬家

钟睒睒起底:与首富宗庆后恩怨情仇可拍电影

来源:21世纪网  核心提示:低调是巨鳄身上的迷彩。农夫山泉与养生堂,至今仍是财富圈的一个隐秘地带。种蘑菇、养鳖、卖水的传奇发家史背后,二十年来,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与娃哈哈的恩怨情仇始终挥之不去,过程已经可以拍成一部电影。

马云和宗庆后之争 宗庆后零售之“伤”

     已谋划“变阵”二度出击  “首富”门前是非多。9月18日原“首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遇袭受伤,一时流言四起。  好事者将68岁的宗庆后遇袭与其即将整顿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娃哈哈商业”)联系起

宗馥莉 从宗庆后到宗馥莉

     前中国首富宗庆后被砍伤,在报道中,不少媒体都提到了其女宗馥莉不久前发表的这样一番言论:8月26日,宗馥莉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娃哈哈已经到了一个“危险时期”,引以为豪的经销商体系实际已成为娃哈哈的弱势、长线产品缺失、多元化

歌曲:双料首富宗庆后

歌曲:双料首富宗庆后演唱:中国首富※参考节目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演唱:杨洪基相似指数:★★★☆☆爆笑指数:★★★☆☆启示指数:★★☆☆☆主持人:无论是2010胡润百富榜还是福布斯财富榜,宗庆后都一跃成为大陆首富。首富年年有,今年宗

声明:《一代枭雄:大陆首富宗庆后之性格特征》为网友转身以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