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富量子生命力 “容介态”进化的中华文化,是真正活着的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您在《用企业家精神点燃时代引擎》的著作中论述了当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来源是传统文化,但是有的观点认为,经历近代以来的多次革命,真正保留下来的传统不多了;也有人认为只有活着的传统才是传统,靠书本学习是不能延续传统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林左鸣:你的问题提得很直接、也很尖锐。其实,我出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可能消亡,在她厚重的底蕴里面,是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基因的。不能一提到现代企业家精神,就只想到西方企业家群体,想到西方文化的作用。西方文化孕育的西方企业家群体固然优秀,但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应更多地从中国企业家所诞生的土壤和文化基因中去寻找。我们知道,宗教革命、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催生了西方现代企业家精神。优秀的中华文化,同样能够产生企业家精神。近几百年来,中国出现过令世人瞩目的晋商、徽商,也拥有过具有永嘉学派底蕴的浙商,以及深受妈祖文化影响的闽商,他们都创造了很辉煌的业绩。所以这本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能给国人一种自信,中华文化的源头也是可以产生出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在今天,只要有企业家精神,就会有相伴而至的经营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特别是眼下,这样的认识尤为重要。

  (一)真正的传统文化不仅要活着,还应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体现为文化的“容介态”进化。

  我讲的顽强和具有生命力,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在世界民族发展史上,像中华文化这样源远流长,而且不断迭代、进化、至今仍然充满活力的文化或者文明是少有的。事实上,世界“四大文明”能够系统地保存下来并不断发展的还剩几家?我想,无论这么说我们中华文明当属其一。虽然确有一些民族的文化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它们多半呈现出一种“活化石”的形态,比如说美国印第安人的文化。实际上中国也有这样的文化“活化石”,比如贵州的“屯堡”文化。屯堡人是明代西南屯戍之师的后裔,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的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在当地,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可以说,“屯堡文化”是相对封闭的大明帝国文化遗存。今天,在“屯堡”还能听到600年前的南京口音(明代官话)和原始的弋阳腔,并顽强地保留着祖先留下的生活传统、服饰习惯、饮食口味等,当地一些人以为他们是少数民族,而“屯堡人”则说你们才是少数民族呢,我们是大汉族。由于这种“活化石”文化没有进化,没有和时代发展衔接,虽然顽强地存在着,但缺乏活力和生命力。因此,我不认同只有固化活着的文化才是传统文化的观点。

  事实上,真正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文化,是“容介态”进化的文化。它能够不断地容纳入各个时代先进的、优秀的外源信息(文化),使自己不断地进化和升华,但文化的底蕴、精华和载体基本没变。因此,是不是活着的传统文化,关键是看文化的优秀内涵和基本特征是不是永远保留着。中华文化尽管一直在不停地发展变化,但我们以儒释道、兵法墨、医农杂为核心的文化精华和底蕴始终保留着,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一种“容介态”的进化过程,因而中华文化是活着的、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当然,现在我们在文化传承上也面临一些挑战。譬如现在的小孩从学龄前就开始学习外语,还要上各种补习班,参加各种竞赛,反而对传统文化不放在心上。现在很多大学生,英语学得很好,四、六级甚至专业八级都能考过,可是用中文写作和表达的能力很差,汉字也写得很难看。甚至有的由于过度使用电脑,正常的握笔姿势都不掌握,随口出来的都是洋文,脑袋里面装的都是欧美。这些都是短视的功利因素的驱使所致。若长此以往,恐怕中华文化终将不存。回想我国古代培养士大夫,从小背四书五经,读圣贤经典,以此来打造文化底蕴、构筑道德根基,因此古代读书人群体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道德底线是筑得很牢的。到了上世纪初,很多新潮学生也开始学习外语,但与现在不一样的是,那时候的学校包括教会学校尽管进行西方教育,但也非常注重培养道德底蕴。事实上,无论是儒家教育还是基督文化的教育,其实都是很注重道德熏陶、文化养成的。我国现行教育在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方向上是正确的,但市场化的功利教育却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带来了严重挑战。如果不加以注意,任由优秀的中华文明被“金钱文化”彻底潜移默化掉,最终出现文化的沙漠,文明的沙漠,后果将非常可怕。但不管怎么说,从目前的状况看,我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还是顽强且具有生命力的。不过也到了全民族需要强力回归优秀传统文化、再读圣贤经典的时候了,否则我们就担当不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西方文明在继承两河流域文明的基础上,经过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运动,实现了“容介态”进化。

  西方文化具有强有力的宗教文化特征,主要为基督教文化。基督教始于耶稣,后来由于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基督教随之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再后,西方经历了宗教改革,从天主教中发展出基督新教,在这个进化过程中,新教与天主教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个进化是符合“容介态”原理的。我们知道,天主教是崇拜偶像的,敬拜圣母玛丽亚,但是基督新教是不搞偶像崇拜的,尽管天主教和伊斯兰教有过血腥冲突的历史,但我认为这或许是基督教在传统教义的基础上,吸纳了伊斯兰教非偶像崇拜的因子所致。伊斯兰教严禁偶像崇拜包括禁止图像,《古兰经》一开始就要人们畏惧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赶快放弃偶像崇拜,皈依独立至尊的真主,而真主是“无似像”、“不可知”、“不可见”的。总之,天主教崇拜的耶稣塑像在经过“容介态”进化后,发展到基督新教时就只剩下一个对十字架的崇拜了。

  今天的西方文化,还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和禁锢之后所爆发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承接了早在耶稣基督诞生之前就有的古希腊文明,继承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人的科学精神和哲学思想。实际上,在“文艺复兴”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西方文化都由天主教文化主宰,人们逐步淡忘了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明,那些先进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几乎被历史遗弃了。而经过“文艺复兴”运动以后,重新继承古希腊、古罗马优秀的文化因子,同时突破人性束缚容纳了新的人文理念,实现了“容介态”进化,使西方文化焕然一新。譬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开始从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主题由“神”转为“人”。在此之前,圣母只是一个僵化的神的符号,冷面、呆板、拘束、正襟危坐、高高在上、头部背后有着代表天神的光环等等。但到了文艺复兴以后,艺术家们把女性的生命融入到了圣母的神像中,并采用新的绘画手法,使画面充满鲜活的色彩和丰满的肌肉,既加入了人性的元素,又保持了宗教艺术的特色。所以,以宗教改革为标志的“文艺复兴”,不是固化地保留以前的西方文化,而是一次“容介态”进化。

  在科学等其他领域的文化同样如此。16世纪哥白尼发表《天体运动论》创立“日心说”的时候,面临教会的严酷压制,布鲁诺因为支持“日心说”而被教会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但是后来,教会还是采取非常暧昧的态度接受了“日心说”,使西方文化实现了科学与宗教的“容介态”,这对西方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它使得西方文明实现“容介态”进化,能够接受科学价值观。此后,西方出现了牛顿、培根、笛卡儿、欧拉、特斯拉、法拉第、爱因斯坦等一批科学巨匠和思想家,进而催生了现代科技文明、工业文明,主导了近代世界发展的潮流。实际上,东西方文化的这种进化特征是基本一样的,都是与世推移的,通过不断容纳新的、系统的、多元的要素而形成的。只是近几百年来,由于闭关自守,使中华文化的“容介态”进化迟滞了。而这种迟滞或许正是独尊儒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造成精英阶层偏重于人文而缺乏科技领域的探索,终究造成中国近代的落后,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其实独尊儒术恰恰就是非“容介态”的错误思想,其后果必然是中华文化的进化受阻。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她包括儒释道、兵法墨、医农杂等等,而不应出现以一概全的偏废。

  (三)东方文明也是多元文化“容介态”进化的,但近代以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较大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精彩,很多重要人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有五个人。第一个是伏羲氏,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被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传说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先天八卦,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是周文王姬昌,“文王拘而演《周易》”,他创立了后天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创作了《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从此,“易”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三是老子,著有《道德经》五千言,后被发展成为道家的思想。四是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儒术自西汉开始就被历朝历代所“独尊”,并随着隋代以来科举制度的施行而成为了济世安邦之学。五是古龟兹国的高僧鸠摩罗什,南北朝时期的前秦、后凉、后秦这些国家为了得到他这样的人才,甚至不惜发动战争,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他是一位伟大的译经家,带领弟子将佛教梵文经书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翻译为汉语,把印度的大乘佛教带到了中国,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我们讲中华文明的基础至少应是儒释道、兵法墨、医农杂等九大家,其中“释”主要指充满辩证法的大乘佛教文化,而不是小乘佛教。所以,中华文化也是多元文化长期汇聚而成的。从上古时期的伏羲氏,到周文王姬昌,到老子、孔子、诸子百家,再到东晋的鸠摩罗什,到宋代的程、朱理学,还有明代大儒王阳明的“心学”,医、农、杂等科学技术领域的扁鹊、华佗、李时珍、许行、毕昇、蔡伦、李冰、祖冲之……,直到近、现代出现的诸多民族精英、华夏巨子等等,发生了多次升华提升,是一个“容介态”进化的过程。

  在大中华文明圈之中,还有一些民族或地区族群也很善于自己文化的“容介态”进化。这方面,应该说日本做得较好。日本的琉球曾是中国的藩属国,本岛历史上也和中国的文化渊源很深,日本几乎是没有自己的源文化,主要靠从早期的中国学习。日本最早学习中国文化大概是在秦、汉朝时期,应是从秦始皇遣徐福东渡寻仙的传说起,就开始把中国的文字等文化传输往日本。到了南北朝时期儒学开始传入日本,中国的儒家、道家文化形成了日本神道教的基础。到了唐代,中日文化交流频繁,日本又一次很好的吸纳了中国文化的优秀因子,特别是吸收了大乘佛教的文化来发展自己,并且保持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直到今天,日本文字中还保留着较多的汉字,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大和文化。包括近代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是西方科学和日本本土文化的“容介态”,最终成功崛起。我国的台湾地区除了具有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兵法墨、医农杂文化之外,还兼容了一个和福建沿海地区相同的妈祖文化,台胞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妈祖,妈祖文化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因子,最典型的是打拼文化,爱拼才会赢成为我国闽南和台湾地区亚文化圈的重要内涵。此外,台湾地区很重视国学教育,基督教并不发达。
 华富量子生命力 “容介态”进化的中华文化,是真正活着的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相比之下,我们再看看历史上曾为中国藩属国的朝鲜半岛国家,比如韩国在这方面就不如日本,不过它比朝鲜还是强很多,看得出它在试图努力地和自己的文化源头相承接。韩国用中国的先天八卦图,去掉了震、艮、巽、兑四个卦位,再旋转一定角度,用这个图案作国旗,留下的空档正好可以放一个“十字架”。用这种结构式焊接的思路对待本源文化和外来文化,其结局必然是对民族精神作了一个“大调整”。如今,首尔到处都是基督(天主)教堂,数量很多,而且规模很大,我看过一张首尔的夜景照片,霓红灯光下满城都是红色的十字架。现在到中国来传播基督(天主)教的地下教会,很多都是韩国人。西方在军事上以朝鲜半岛作为对付中国的跳板,在文化上也是如出一辙!再比如,越南历史上也曾是中国的藩属国,以前也使用汉字,下中国象棋,但后来大搞全盘西化,甚至放弃了方块字,模仿拉丁文,用法文字母搞文字改革,全世界各地区若以所使用的文字来区划的话,大致可以分为“意语区”和“音语区”两大部分。汉字体系是“意语区”的标志性文字体系,而用字母拼音的拉丁语系则是“音语区”所共同遵循的文字体系。越南原来属于用汉字的“意语区”,后来硬是改用法文字母来拼音,估计有很多越语发音是拼不出来的。毫无疑问,越南这样的所谓文字改革,基本上丢掉了自己的根。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朝鲜、韩国还是越南,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没有真正保留自己传统文化的荣誉感,这是非常失败的,我国要引以为鉴。我最近看到一个关于台湾国学教材“登陆”的报道,说一些学校开始使用台湾的国学教材来教学,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无可取之处的做法。但也存在新的困惑,说是缺乏真懂国学的教师。现在国内高校都在进行外语等级考试,我认为也到了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的时候了。如果我们只盯着功利的舶来文化,忽视对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年轻的一代不了解、不掌握甚至歧视、排斥、远离传统文化,这将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严重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应该引起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重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495.html

更多阅读

dnf进化药剂怎么弄 进化的药剂怎么得2016

dnf进化药剂怎么弄——简介 《地下城与勇士》是一款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EOPLE开发的免费角色扮演2D游戏,由三星电子发行,并于2005年8月在韩国正式发布。该游戏是一款2D卷轴式横版格斗过关网络游戏 (MMOACT),大量继承了众多家用机、街机2D

在华育中学14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小学毕业典礼发言稿

在华育中学14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我是初三(五)班张若愚的妈妈。首先,请允许我代表14届家长向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而倾注了所有爱心的领导、老师以及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同学

量子理论与薛定谔的猫----关于平行宇宙 量子理论 平行世界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量子力学的,觉得很有意思,转发如下:薛定谔猫的概念  对于斯蒂芬·霍金来说,作为牛顿在剑桥卢卡逊教席的继承人、爱因斯坦之后的物理学界盟主,如果物理学上还有什么事件让他烦恼的话,那是薛定谔的猫。“——谁敢

声明:《华富量子生命力 “容介态”进化的中华文化,是真正活着的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为网友透过窗的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