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概念 食品安全应摒弃概念炒作



      食品涉及的消费者广泛,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能惊动许多利益相关方。
 食品安全监管概念 食品安全应摒弃概念炒作

  近期,台湾媒体对知名食品品牌的过度关注,不但引起当地消费者的困惑,也让大陆消费者一头雾水。于是,关于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话题再次被提起,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各式疑虑又涌上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看,很容易发现台湾媒体所提出的质疑有概念炒作的嫌疑:相关报道中普遍提及“倘若”摄入“过量”的某某物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隐患。这样的报道肯定是吸引眼球的,但是一定不会告诉大家,每天要消费多少同类的产品才能造成“过量”。

  其实不需要营养专业出身,一般的消费者都能理解人体是非常精密的有机体,对于自身的健康状态有调节的能力,因此,食品或保健品行业的从业者在进行市场推广时,最容易说服消费者的手法就是“概念炒作”——透过概念的简化,搭配市场营销手法,为消费者创造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环境,引导消费者进行购买。

  最直观的“概念炒作”应该属于“碱性水”。很多推广碱性水的厂家共用的话术一定是:现代饮食让人体的酸碱值产生变化,为了应对酸性体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饮用碱性水,透过酸碱中和的方式来改善酸性体质。

  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很有逻辑,但是,中间充满了悖论。

  其一,酸性体质真的不好,碱性体质又真的好吗?关于这个观点,现代医学可能都还没有定论,厂家就急着拿出来作为产品卖点,甚至还出现将竞争对手的产品打击成酸性水的离谱行径。

  其二,从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来看,水分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大肠,如果按此理解,在饮用后,所谓的“碱性水”得先经过“食道”、“胃”、“小肠”才会抵达“大肠”。当“碱性水”经过胃部,是否还会保留弱碱性的特征呢?

  比如说,很多人因为口感的关系,会认为柠檬属于酸性食物,但是经过这几年的科普,很多人已经理解,透过人体奥妙的消化运转,柠檬属于碱性食物。如果真要来个酸碱中和,在水瓶中加颗柠檬就搞定了,并不用想方设法去搞碱性水。

  我们并不反对“概念炒作”,但是任何概念的操作都要基于科学、理性。媒体有资源向消费者传递信息,但是这样的信息应该是知识性的、有建设性的,能够让消费者理解食品对现代生活带来的益处,而不是以恐吓性的、攻击性的威胁方式,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相对于其他国家相对单一的饮食习惯,中国饮食文化与饮食习惯的博大精深本身就蕴含了“均衡”的哲理,身为中国人,我们无需过度惊慌,如果理性应对,很多属于“概念炒作”的商业手法看起来也没有那么高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615.html

更多阅读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指标 网络银行应纳入商业银行监管

     近日关于阿里金融欲成立网络银行的消息甚嚣尘上,引发业界对阿里金融在中国实践网络银行这一新鲜事物的众多猜测和联想。  在全球范围内,从第一家网络银行的出现到现在不到20年时间。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是美国安全

qfii投资范围 A股概念炒作“接力” QFII提前布局

     自贸区概念、土地流转概念、去“IOE”概念……从8月中下旬开始,各种概念行情在A股市场接踵而至。  8月下旬,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突然崛起。外高桥、上港集团、浦东建设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概念股纷纷启动,并连拉涨停。而事实上

人民日报:社会管理应摒弃“管”字当头

     流动人口高达2亿多,“流动的中国”意味着什么?这大体相当于2个俄罗斯的人口、3个德国的人口、4个法国的人口。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给社会注入蓬勃活力,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让漂在城市的流动人口有安全感和归

声明:《食品安全监管概念 食品安全应摒弃概念炒作》为网友横竖又三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