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经济人物陈志列:如何从工程师到董事长蜕变(一)



主持人:

  王凯:财富新观念,创造新财富,我是王凯。

  从2008年10月开始,细心的人在银行自动取款机取钱时,可能会发现那些冷冰冰的铁柜子上面出现了一个小图案“研祥inside”,也就是“研祥在里面”,贴这么个标志是什么意思,研祥又是干什么的?它在里面跟取款机有什么关系呢?

 [短片]解说:

  如果把这个自动取款机比作一个人的话,研祥就是它的大脑。

  陈志列现场讲ATM

  整个ATM柜员机的核心,心脏、大脑和血液就是这个,这个是研祥生产的,所以他们说研祥inside。

  [短片]解说:

  除此之外,我们身边的地铁、加油站,城市的电力系统、奥运会的监控系统,研祥的特种计算机几乎无处不在。

  【陈志列采访

  王凯:我看到研祥这个标的时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做IT的因特尔公司,这两种标是一样的吗?有什么联系吗?

  陈志列:全世界IT行业第一家推出inside战略就是因特尔,他把因特尔inside这个标贴在了使用它CPU计算机的外壳上,十五年来还没有第二家公司提出这个inside战略,研祥是全球范围内的第二家。

  主持人2:

  王凯:我们大家可能会认为,不就是个标志吗,啪,不就贴上去了?其实您可能不知道,这个标志可不是您想贴就能贴的!就为了贴上那么一个小标识,陈志烈整整用了15年的时间。这里面不知道有什么样的较量和竞争。

  [短片]解说:

  2004年12月28日,深圳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了!这个长达40公里、投资90亿的地下大动脉,囊括了当时最先进的自动控制设备,而在此之前这些技术一直被德国西门子所垄断,很少有人知道,为了争夺这个控制权,当时还不知名的研祥便与老大哥西门子叫上了板。

  【陈志列采访

  陈志列:它头一次上地铁,一号线,请到中国最权威的专家来做一个评标,实际上也蛮公平的,就是把我们的和西门子的产品放在环境之中,就测试和用,测试以后,还是未分伯仲。专家团最后作出一个决定说一半一半,一个很简单的决策,OK就在一号线里边一半用它的、一半用我们的。

  王凯:实际上变成了一个考场。

  陈志列:没错,一个真实的考场,因为开始运行了。十个月过去了,有一些设备在地铁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底下潮啊、振动啊、屏蔽的不够啊、电磁场频繁变化、地底下还有各种干扰啊,好了,有故障出来了。因为现场是封闭的,因为为了做到公正,把所有标志全部封好,一个铁盒子里边标上号123…,好了,十个出故障的,出过故障的产品就送过来了,然后当着专家面把壳打开。有一个品牌在这十台里面有一台,有一个品品牌在这十台里面有九台。

 王凯:有一台的是?

  陈志列:我们,研祥。

  [短片]解说:音乐《春天的故事》

  在今天,陈志列似乎底气十足,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要做全球第一。而在十五年前,在创办研祥的时候,陈志列却没有这么自信。那是1992年10月,陈志列萌发了下海创业的冲动,但是遭到了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四位老人的集体反对。因为当时29岁的陈志列,已经是中国航天设计院里最年轻的一位元元高级工程师。

  关键词:下海

  【陈志列采访

  记者:如果沿着这条路往下走会怎么样?

  陈志列:你看我今年都45岁了嘛,我单位又人缘好,然后我干活又玩命,虽然有时候干点错事儿,但估计熬到40岁50岁,升个副司长还是有可能的

  记者:可那个时候为什么会想到自己创业呢?

  陈志列:我记得92年下半年,我们有一次吃饭,桌上有六个人,那五个人全下海开了公司了,然后就跟我说,老陈你不比我们差啊,你咋就不开公司呢,当然我不是被他们这么劝的开公司的,但是你就知道那种氛围、那种激情的东西,创业啊,干啊,所以我觉得我93年创业,应该外因来讲,是被这种创业的潮给卷下海的

  主持人3:

  王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因为邓小平南巡,深圳成了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的热土,在当时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办公室热潮,据说当时最高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里挤进了300多家公司,一张写字台就是一家公司。受这种大环境的感染,陈志列也辞职来到了深圳,但他却不像别人那样一头扎进浪潮中,而是和妻子窝在一间租来的十平米的小屋里,闭门不出整整四个半月。干什么呢?

  【陈志列采访

  陈志列:那时候在菜板上写的这些事儿,就是SWOT分析啊,那时候没有这个词啊,那时候真的没有SWOT这个词,我们不知道,但是那时候我们在写了什么呢,写了我们的威胁在哪里,机会在哪里,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

  关键词:菜板

  记者:你提到菜板,为什么在菜板上写啊?

  陈志列:因为那时候我们家没凳子,那时候我们家在深圳就租了一个小房间,就一张床,没有凳子,我们吃饭的时候是拿张报纸铺在地下,然后把菜板翻在床上,就在这上面吃饭的,那当然我办公桌也是这个,我们坐在地下,然后把菜板铺在那,铺在床上,要不你这个褥子没法写字嘛,然后再盖上纸写字。一边写优势,一边写劣势。

  王凯:你是怎么说服自己的,拿什么最重要的依据去说服自己,我创业一定可以,我一定要走这个路。

 陈志列:当时在首先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我们这个行业,在1993年那个时候/很多企业啊,都是国营企业,二级升一级,三级升二级,你要升,其中一个条件就是你工厂自动化做的怎么样?你工厂生产线那些有没有拿计算机控制,这个是这么爆发出来的,你不上不行。/让我们看到中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市场空白,用现在的词来讲,一片蓝海,让我们看到一片蓝海.

  但/全是国外的品牌,美国的、德国的、台湾的、日本的,在这儿,认真他们都不太熟悉这个市场,好多拿来的市场都不对路,居然也被凑合着用,那你叫我们怎么想,除非有一点说明说我们经过分析以后,认为说汉族这个人种很弱,说这个活只有白种人能干,我们研究以后,发现说原来我们比他干得更强,所以我一定要干

  [短片]解说:

  正是看中了这片广阔的蓝海,1993年12月,陈志列在深圳的一幢简易写字楼里,创办了研祥机电实业公司。就像华为、中兴等许多民营的高科技公司一样,陈志列的起步也是从代理商做起。

  【陈志列采访

  记者:拿到的第一笔业务是什么?

  陈志列:我记得是鞍钢,鞍山钢铁公司的高炉改造,当时要用12台我们的设备,在中国绝对叫第一大单,他们没听说,一般都一台一台用,当时要一下子用12台后来又马上用了20台,高炉的全日控,用这个做主机。

  记者:这一单生意你赚了多少钱?

  陈志列:这一单生意几十万吧。

  记者:93年94年的时候,当时占到国内的份额有多大?

  陈志列:我们当时在代理的这个领域,在国内占的份额很大,因为当时给我们的是区域代理,让我们守华南这一块,但是我们破了规矩,破了厂商的规矩,我们去成都,北京啊,又去开了分公司,我们要建全国的渠道。

  记者:你这实际上是违规啊?

 CCTV经济人物陈志列:如何从工程师到董事长蜕变(一)

  陈志列:当时有很多反对的意见,说你不就是深圳代理吗,你就做好广东省市场就行了,我承认有一点犯规,我们就去很多地区,不光上面说的,逐渐的上海又去了,这样人家上海代理、北京代理,西南的代理就不乐意了嘛

  记者:我的理解如果没有这次犯规的话,没有这个代理的市场占的面积不是那么大的话,恐怕你也没有第一桶金。

  陈志列:同意,尽管我头一次同意。

  主持人4:

  王凯:在当时,很多下海的人做生意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违规,也许如果没有那时候的违规,陈志烈就不是今天的陈志烈了。不过您可能要问了,既然做代理都可以这样赚钱,陈志烈后来又为何要放弃代理业务呢?

 广告

  主持人5:

  王凯:欢迎回到财富故事会,听王凯继续跟您聊。话说陈志烈放着异常赚钱的代理商不做,却要自己费心费力研发产品,是他自己有着更多的追求?还是这里面有着更大的诱惑?

  [短片]解说:

  1995年11月,陈志列投入3000万成立了自己的产品研发部,开始着手打造自主品牌。

  【陈志列采访

  陈志烈:一定要干自己的牌子,铺自己的技术,砸自己的设备,然后铺自己的销售渠道,如果不是这样,今天研祥还是一家代理公司的话,这日子没法过了,兴许我代理权都被别人取消了,完全操纵在别人手里,我只是给他一个销售点而已。

  [短片]解说:

  此后的八年间,陈志列一直远离公众的视线,媒体报道的文字少之又少,直到2004年,一本名为《研祥非经典管理》的书横空出世,才意外地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则广告,它摘自1995年8月的《计算机世界》报。当时,陈志列绝没有想到,正是这则广告的错误,竟为他招来了一位国内顶尖的技术高手。

  【陈志列采访

  陈:当时在这个报纸上打了很大的广告,1/4,但是即使是花了那么多钱打的广告,由于我们太忙了,我们的打字员是业余的,像我这样省稿的也是业余的,当时的广告也没有人给我们设计,包括现在很多广告都说叫高薪诚聘,我们想再写个高薪诚聘就有点太俗了,高薪诚聘高手,这是标题,很大,然后就写我们的很专业的要求,打完字也排完版了,叫我审,我就没看大字,我就看小字,一看要求都没错,电话留的也没错,签字,发吧,结果错了,有一个字被打错了,高薪,薪水的薪,诚聘高手,把新打成手了,叫高手诚聘高手

  记者:有点踢场子的感觉。

  陈:朱军看了这个广告认为自己是当地的高手,说既然深圳有个高手,还要诚聘高手,而且不谈薪水,他就要来,因为他是觉得他是会会江湖高手的心态来的。

  [短片]解说:

  当时的朱军,是浙江某国营企业的总工程师,带领着上百个技术工人。朱军看了广告是心血来潮。

  同期:

  朱军:对这个的前景,我认为比较看好,所以本身也想从事这个行业/后来跟陈志列见了以后,跟这个人更有关系了。

  [短片]解说:

  有了朱军的加盟,陈志列如虎添翼,加快速度招兵买马。可奇怪的是,陈志列看上的人很多都跟计算机行业不沾边,有的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摸过,樊小宁就是个例子。

  同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7991.html

更多阅读

危机就是商机 2013年,你的企业如何从危机中创造商机(一)

 2013年,代表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一路下探,揪心的2300点上证指数,犹如PM2.5雾霾天气,深深地卷入到每个人的双眼和呼吸里,而中央下发的“禁酒令”,让许多高端酒业步入负增长通道,“危机”将可能持续性演变,甚至常态化,在更多的行业

陈志武:金融让我们得自由(2)

 亚布力观点:这就发展到对人的关注,以及对人的命运的关注了。不过陈教授,我想沿着你这个路径,把话题引到我们都很熟悉的费孝通先生身上。你知道,他的《江村经济》有着对中国经济社会非常细腻、非常学术化的关注,我在里面读到了先生对中

陈志武:金融让我们得自由(1)

  文|本刊编辑部       陈志武教授,出生于革命老区湖南茶陵,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 8 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去美国留学,放弃了攻读7年的计算机专业,转而学习经济,并于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

精准营销 实现 如何实现从营销者到经营者蜕变(一)

  从事营销行业近十年,今年终于算是从一个营销者过渡成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我之所以用“蜕变”这个词,是因为这个过程是痛苦的,笔者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述蜕变之5大难:   一、能否抛弃过去的身份与光环?   但凡成功的营销者或

陈志列:如何从工程师到董事长蜕变

主持人:   王凯:财富新观念,创造新财富,我是王凯。  从2008年10月开始,细心的人在银行自动取款机取钱时,可能会发现那些冷冰冰的铁柜子上面出现了一个小图案“研祥inside”,也就是“研祥在里面”,贴这么个标志是什么意思,研祥又是干什

声明:《CCTV经济人物陈志列:如何从工程师到董事长蜕变(一)》为网友我曾畏惧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