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标创业集团董事长 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的创业故事



  1959——1960温州电声器材厂工人

  1961——1979温州市通用机械厂,行政管理

  1980——1988温州市鸿盛皮鞋皮件厂厂长

  1989——2000温州市长城鞋业公司总经理

  2001年至今康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皮鞋和旅游鞋专业委员会主任

  企业现有员工5000多名,固定资产4亿元

  郑秀康,1947年生,浙江温州市人,康奈企业创始人,康奈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具有高级经营师、高级制鞋工艺师职称,兼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质量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皮鞋旅游鞋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温州市鞋革协会理事长。曾获第四届中国优秀创业企业家、中国企业杰出管理者代表、2004年度十大风云浙商、2006亚洲品牌创新十大杰出人物等荣誉。

  创业故事:

 华标创业集团董事长 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的创业故事

  “到目前为止,康奈在全国已拥有2500多个专卖店(柜)。”接受记者采访时的郑秀康表示,目前康奈在海外拥有100多个专卖店(柜),康奈十一五规划将在海外开店达到1000多家。谁能想到如今的中国鞋王,20多年前,因为养家糊口这个简单的生存原因,郑秀康在租来的8平方米住房里开始了自己的制鞋之路。

  33岁拜师悄悄学做鞋

  第一双鞋卖价贵过师傅2元,“20世纪70年代国家经济相当困难,我的家也是困难重重,爱人身体不好,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谈起做鞋子的初衷,郑秀康告诉记者,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唤醒了温州人,也使自己重新审视人生,考虑如何改变贫困的现状。

  “那时,我决定做消费品,要么做沙发要么制鞋,而最终选择制鞋,是因为家里的住房太小了,一家老小挤在只有8平方米的小屋里,连个沙发都放不下”,回想起当年已经33岁还拜师学艺的经历,郑秀康说,比自己小6岁的师傅直摇头说:不要学了,我只招十五六岁的学徒,学起来很难,而且最起码要3年才能出师的。

  “我得养一家人的生活,教我吧,我能行的!”郑秀康的诚心最终打动了师傅,由于当时还在工厂里上班,郑秀康只能偷着学习制鞋技术,往往是熬夜到天明。凭借做机械工十几年的经验,仅仅40天,郑秀康就做出了自己平生的第一双皮鞋。

  随后的几天,郑秀康又连夜赶制了几双鞋子,当年国庆节送到鞋店销售,鞋店老板看了鞋子后告诉郑秀康:别人的鞋子给14元,你的就给16元吧。

  一个刚出道的新人制作的鞋子竟然比师傅的鞋子卖得贵,郑秀康的解释是:我是学机械出身,最重要的是看重技术标准,比如对于皮革的薄厚、每个部位钉的钉子、缝线之间的距离,其他制鞋师傅靠的是目测,但我却是拿卡尺一一测量,同样是39码的鞋子,尽管是手工制作,但绝对是相同的,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制作出来的鞋子看着舒服,穿着更是舒适。

  媳妇卖掉陪嫁物品副厂长下海甘当小鞋匠

  “郑秀康能制鞋子”的消息很快传到工厂领导的耳朵里,厂领导担心人才流失,把已经是副厂长的郑秀康找去谈心询问,并向其承诺分房等各种优厚条件,郑秀康也不敢承认,只好说:“是我老婆在家里瞎做做,不是我做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郑秀康算了一笔账,现在偷偷地做,每天也能做三双,一个月下来,挣的比工资最起码要多三倍,如果辞职专心做的话,则会挣得更多,媳妇孩子的生活就会更好点。穷则思变,郑秀康还是向单位正式提出了辞职,下海当了一名小鞋匠。

  “最难的就是没有场地,没有资金”,回想起当年的艰难,如今的郑秀康说:非常感谢自己的老婆,家里8平方米的房子成了车间,老婆将陪嫁过来的物品全拿出来了,那个年代最稀罕的5块毛料和手表全部按照半价贱卖了。

  “当时她的压力也很大,娘家人也不能理解,女儿才四岁,小儿子还在襁褓中”,郑秀康说,媳妇吃了很多的苦,自己全心制鞋,孩子全交给了她一人,那时没有自来水,她就去河里挑水洗衣做饭,担心把孩子留在家里影响我干活,扁担一头是孩子,一头是装满水的桶,毫无怨言。

  家庭作坊式地干了5年时间,1985年的一天上午,郑秀康获悉了国家政策允许个体户办厂的消息,当天下午,他就去注册了鸿盛皮鞋厂,并注册了鸿盛商标,鸿盛皮鞋也很快进入了杭州、上海等大城市。

  资金短缺两次举债房东不要欠条借了500元

  下海当上个体户后的第二年,郑秀康就带上了徒弟,市场需求大,但是没有资本扩大规模,家里的亲戚也很贫困,有心却无力帮助。于是郑秀康决定向房东借钱,病在床上的房东老婆婆看了郑秀康的鞋子后,拿出了500元交给了他。拿到钱后当即就去购买原料的郑秀康回家路过房东的门口,只听见房东的女儿和她的妈妈正在吵架:“你怎么把钱借给他,还不要借条,这钱是爸爸留给您养老的,他家两个孩子,老婆身体又不好,他做皮鞋做不成,拿什么还我们啊?”

  “我是看着秀康长大的,为人忠厚老实,这孩子有出息,他会做成的。”老婆婆的话让一个大男儿当场流下了感动的热泪,后来,郑秀康很快就将500元还给了老婆婆,同时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事业做成,不负借钱给自己的大娘。

  武林火烧温州鞋后,郑秀康开始酝酿机械化生产皮鞋,但一条流水线就要100多万元,靠着手工作坊积累的原始资金非常有限。此时,亲朋好友都向郑秀康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没有现金,都是将家里的房产、地契交到了郑秀康手里。“摞起来足足有一尺厚啊”,郑秀康边告诉记者边用手比划着,终于从银行顺利贷款50万,成为温州制鞋业成功机械化生产的第一家。郑秀康告诉记者,借助这次资金上的助力,康奈鞋业开始步出温州鞋一向低廉的名声困扰。

  总理面前夸赞子女中国鞋王有心培养接班人

  “从小开始,父亲给我的印象就是忙,一个星期只能见到一次是常有的事情”,作为郑秀康的女儿,如今已经是康奈集团主管营销副总裁的郑莱莉告诉记者,“但是父亲对我们的教育还是非常重视,听妈妈说,在自己刚学会走路时,父亲就教自己跳舞,父亲边唱边跳,自己就睁大眼睛咿咿呀呀地跟着学,后来才知道跳的是《我爱北京天安门》。”

  子女长大后,孩子的教育问题郑秀康仍没有放松,女儿从天津财经学院毕业后,又继续到长江商学院就读EMBA。儿子郑莱毅高中毕业后,郑秀康就将其送往英国莱斯特大学,学习皮革的设计、生产与商务管理,在英国独闯三年,如今能够说一口纯正流利英语的郑莱毅现在也被聘为康奈集团副总裁,负责企业制度建设。

  2004年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等的陪同下,来到了康奈工业园。郑莱毅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两年前的事情时一直表示“激动人心”,当时温总理在一个车间门口的宣传橱窗上发现有几张康奈参与奥运的图片就高兴地问,你去雅典为中国体育健儿助威时,见到了萨马兰奇?在向总理汇报后,温总理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们做得好!

  温总理即将离开康奈集团,与集团领导一一握手道别,当他和郑莱毅握手时,站在旁边的周津淼副总经理告诉温总理:郑莱毅是郑秀康的儿子,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郑秀康接着也自豪地向总理介绍,儿子女儿如今都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在康奈,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郑秀康告诉记者,集团对接班人的要求是,用浙商的精神,把康奈这个民族企业发展下去,把康奈的品牌在国际市场打响。

  工作是一种乐趣,李嘉诚80岁了还在工作,郑秀康笑着说,“我与他比还很年轻,而且多一个人会多一份力量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01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马学禄与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的故事 英利董事长

原文地址:马学禄与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的故事作者:天津微电影产业基地一张黄牌催生“中国电谷”荐304周夫荣原创|2011-07-25 19:40 |收藏|投票关键字:黄牌催生中国电谷英利集团董事长  每天早晨七点整,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都会站在

郑少秋妻子官晶华早年青涩旧照曝光组图 郑少秋和官晶华的女儿

郑少秋妻子官晶华早年青涩旧照曝光(组图)近日,郑少秋现身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被记者拍到,一身休闲装扮的他见到热情接机的粉丝们立刻笑逐颜开,一一上前和他们握手合影,显得亲和力十足。当天,郑少秋鲜少露面的太太官晶华也一同亮相,戴着墨镜的

华联发展集团董事长 集团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发展博弈

一般来说,一个公司的董事长代表了公司董事会,也就是公司所有者的权益,是股东利益的最高代表,理论上讲是公司管理层所有权力的来源。董事长可能在董事会中持有最大股份,也可能在公司中德高望重、拥有丰富的人脉关系。董事会由董事长召集,

声明:《华标创业集团董事长 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的创业故事》为网友诉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