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霍英东的创业生涯(二)



  他们终于到达了东沙岛。船一靠岸,顾不得远航疲劳,霍英东立刻带领船员搬运物资上岸,搭起住所,建立贮存海人草的仓库。能够顺利到达东沙,这对霍英东来说当然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是,他们登上的不是什么“金山”。而是“地狱”。

  打捞海人草,不像在陆地割草那么轻松。这种海藻生长在三、四米深的海底珊瑚丛中,他们缺少必要的潜水工具,只自制了潜水眼镜,在水底能看见海人草,每个人吸上一口气潜下去,没采到多少海藻就急着浮上水面,靠着船舷喘气了。有时那些珊瑚芒刺,又尖又硬,一不小心就会被割破,还得随时防备鲨鱼的攻击呢!这样浮上潜下的,翻腾扑登了一天,一个人也采不了半筐海人草。

  当地天气酷热,太阳从早上5点钟就露出海面了,白天气温高达40℃以上,岛上没遮没挡,火辣辣的阳光烤得人的皮肤发疼。海滩被阳光晒得银白一片,眼睛也难以睁开。每人只有戴着黑色眼镜才能活动。在海上采捞海人草时,连竹帽也不能戴,整天任由烈日暴晒。每人只穿着一条三角裤,不出几天,就晒脱了皮。

  有一次,霍英东他们从海上运海人草回来,突然狂风大作,波翻浪涌,船被打坏了,掌舵的也不敢驾驶,霍英东只好自己把舵,任由风浪漂泊。从白天到黑夜,风没有停止,船也不知道漂到了何方。大家非常焦急。忽然看见远方电筒亮了一下, 霍英东知道那里就是东沙岛,真是喜出望外。于是,他和船员把正船舵,向着小岛 驶去。这时风浪已经减弱,他们才脱离了险境。原来那灯光是一位伙计拿着手电筒到海边察看停泊着的小船被狂风刮走了没有。霍英东后来回忆说:“如果没有那一闪的救人之光,我们早就沉到海里喂鲨鱼了。”

 创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霍英东的创业生涯(二)

  岛上食用也非常困难,来时带的咸鱼、咸菜不多,原以为可以钓鱼,以鱼作肴,但海上全是大鱼,不到两天,钓丝全给咬断了。每天只吃白饭,饭量特别大。但带去的粮食也不多,十多天以后,就处于半饥饿状态。捱上一个月,许多人脸浮脚肿。

  全岛能供饮用的仅有一口水井,水量不多,水味半咸半淡,平时水深仅半尺。 除了用来煮饭和饮用,只能用少许洗脸嗽口。谁想冲个凉,只好等待老天下雨了。可惜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正逢旱季,下雨极少。从海上采捞回来,个个身上粘粘糊糊的,再和汗水混合,又腥又臭,没有淡水冲洗,实在难耐。更苦烟源断绝,船员们烟瘾发作,只好到垃圾堆里寻找那些早已沤得发霉发臭的烟头,捡来用水泡浸、晒干,再放到锅里炒一下,用纸一卷,聊胜于无。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月,也没见大陆的补给船到来。船员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终于散伙了。

  霍英东后来只好雇用一批台湾人和琉球人。琉球人很能吃苦,这种非人的生活, 他们也能捱得下去。最终靠着这一群特别能够吃苦的人,继续支撑了。霍英东在这个荒岛整整熬了六个月。

  经管后勤事务的人,只列进帐,没有出帐,海人草陆续卖掉以后,说是仅够各种开支,一分钱也没有赚到。苦熬半年一场空,霍英东那时心情懊恼,但他认为这段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和毅力,对他以后的事业起了重要的作用。只要想起东沙岛的日日夜夜,不管处于怎样的困境和逆境,他也有决心和勇气去克服。

  开拓房地产业新天地

  香港光复时,人口才50万,以后陆续增加到100万。人口剧增,住房严重不足, 加上工商业勃兴,形成对土地和楼宇的庞大需求。霍英东审时度势,认定香港房地产业势必大有发展。早在1953年初,他已开始经营房产业,成立立信置业有限公司。

  那时英国、美国、加拿大及香港地产商都是整幢房屋出售的,由一个公司拥有整幢地产楼宇,非有巨额资金,很难购买,因而房屋不易脱手。过去美国华侨喜欢在九龙深水bu一带购置物业,作为祖业传给子孙收租。从买地、规划、建楼,以至 收租,资金周转期很长。霍英东当时是向银行贷款建楼的,要付一分多利息,如果建成了才卖,人家不买,利息承担不起,自己只好“跳楼”。他于是一改过去的作法,将房地产工业化,兴建住宅、写字楼、商场综合大厦,分层、分单元出售,预售“楼花”,并提倡分期付款。这分层预售“楼花”和分期付款的经营方式在当时确是个大突破,此法大受买家欢迎。

  当时引导买主察看楼宇的人都是有名的“负气佬”,他们对卖主很不耐烦,因为反复带人上高层楼宇介绍房舍情况,一天不知上下多少次,又往往十居其九生意斟不成,徒劳往返。霍英东有鉴于此,编印了小册子,对楼宇情况以及有关出售楼 宇新措施广为宣传,便于买家了解,这在当时也是创举,收到良好效果。

  霍英东精打细算,他算过一笔帐:那时租楼要交顶手费,一般一个单元7000元。 一座楼如果以六层计,位置高,价钱可便宜些,一个单元才卖1.4万元,登广告预 售,第一期交费7000元,余下7000元,每月缴交不到300元,两年可还清,与租屋无 异。但买方却获得一个单元住房,是很合算的。所以广告一出,楼花很快便卖光了,其实楼房尚未开工。从建楼来说,比如建筑费需100万元,首期预付10%,只须先付 10万元,以后在施工中分期付一定款数。楼房可卖二三百万元,净赚一二百万元。 先收售价一半,这建楼费用早就解决了,资金周转很快。他收足定款后才动工,是万无一失的。但买方仍觉便宜,还是抢着买。往往认购之后,转手卖出,也有利可图。有人早上购个铺位,下午转手卖出便赚了钱。这说明房地产业是很有吸引力的,可把人们手上的钱都吸引到房地产业上来。

 他首先买入使馆大厦,卖了280万元,赚得不少。以后陆续兴建的楼宇,他带头“卖楼花”,一时地产商纷纷效尤,成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经营特色。“卖楼花”加速楼宇的销售,加快资金回收,地产商易于筹措资金。那时一哄而起,全港都疯狂了似的,许多人卷进房地产业的旋风里。从1955年到1965年10年间,香港地产业蓬勃发展。

  霍英东也从此走上事业的辉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064.html

更多阅读

恋父情结的表现 霍英东的“红色情结”

如何让粤北、湘南、赣南组成的“红三角”共同富裕起来,成为霍英东晚年的一大梦想。    30日下午2点,广东韶关学院的会议室里一片肃静,参加缅怀霍英东先生座谈会的人,内心却难以平静。这所学院的二级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正是

芭蕾舞女演员的尴尬 霍英东的尴尬

具有“香港富豪”和“政协副主席”头衔的霍英东,以“爱国”著称。但是他在大陆投资十几年来,竟也遭受内地贪官的层层盘剥、屡屡敲诈。其中的苦衷与尴尬,难以向人启齿。如果不是广东大贪官梁柏楠案发被捕,霍英东的这段公案,恐怕永远不得

蓝润集团戴学斌发家史 霍英东的真实发家史(一)

霍英东原籍广东省番禺县,1923年5月10日,出生于香港一个水上人家。祖父霍达潮,曾拥有大风帆船,来往于省港澳之间,从事货运生意。但当霍英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家境已相当困难,全靠父亲租船驳运货物维持生活,入息不多,生活艰辛,他们全家穷得

霍英东:白手起家塑造百年财富传奇

从两手空空到资产亿万,霍英东的独到眼光和经营艺术,在香港富豪中,除与李嘉诚比肩而立,再无出其右者。作为一名创业大师,他的传奇发家史,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对于今天的创业者来说更极具启迪意义;而在一名企业家成功之后,以品德和情怀回馈社会

日本真实巨人 商业巨人霍英东的真实发家史

        霍英东原籍广东省番禺县,1923年5月10日,出生于香港一个水上人家。祖父霍达潮,曾拥有大风帆船,来往于省港澳之间,从事货运生意。但当霍英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家境已相当困难,全靠父亲租船驳运货物维持生活,入息

声明:《创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霍英东的创业生涯(二)》为网友火红的青春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