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希望再多有一些汽车厂商进入



 

对话李书福

时间:2003年7月13日

地点:上海浦东联洋俱乐部

本刊记者 南焱 载《财经界》2003年第8期

《财经界》: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即将出台,这个产业政策的出台对你们会有什么影响?

李书福:三大汽车集团是我们国家重点保护的,我们民营企业只是补充,当然我们进来了,对我们也是一种保护。如果现在你没进来,要想进来就更难了,因为准入的门槛太高,这是政策规定的。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虽然没有满足所有人的愿望,但它毕竟是在计划经济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汽车工业。

《财经界》:你对即将出台的《国家汽车产业政策》有什么建议?

李书福:我认为,首先国家要鼓励自主开发的企业,应该给予政策支持,也就是说对我们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源头上给一个动力,使每个汽车厂都能很主动的去设计,或者把外国的设计公司搬到中国来,这样的话我们中国就有更多更好的汽车诞生。别老是搬过来一个就是别克或者大众,人家都设计好了,可能在那边已经代表落后,在我们这边还是新鲜的。如果我们永远用人家已经落后的东西,中国汽车工业怎么能发展呢?

其次,对于3C认证检测,我们国家的检测是企业代办,现在能做的只有一汽和天汽,它们本身也是企业,也生产汽车,本身大家就是竞争对手,那么它对第三方,比如像我们这个产品拿到那边去的话,它会怎么对待,对它检测的公正性是不是完全可以放心。如果是一个完全和企业不相干的检测中心的话,那才是权威的。

《财经界》:你刚才提到政策鼓励,这种鼓励应该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李书福:比如说我们自己设计一个车型,我们可以立项上报,国家在这个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应该给你多少贷款,给你哪方面税收的减免。像现在的一汽一年动辄1个亿或者几个亿进行改造,但我们就没有。

《财经界》:怎么评价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

李书福:现在汽车生产商太少了,还没有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希望再多有一些生产厂商进入。

《财经界》:这样的话会不会重复家电市场的惨烈?

李书福:像家电那样有什么不好呢,只有死掉一批才会导致一批更强大。

《财经界》:难道吉利完全不害怕这种竞争?

李书福:也不是不害怕,但我们愿意参与到这个竞争当中,竞争其实是狼和羊的关系,有了狼,羊群就会奔跑,要逃生,羊群就会健壮,竞争有成功就有失败,这很正常,但我们追求是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

《财经界》: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你担不担心吉利会被兼并掉?

 李书福:希望再多有一些汽车厂商进入

李书福:我不担心,道理很简单,也很复杂。很简单,我们这个价格的汽车,我相信,这世界上是很难再寻到第二家的;很复杂,这个市场的竞争是变幻无常的,比如说上汽大众,它的桑塔纳什么时候也卖到5万块,那时对我们是有影响的。

《财经界》:2005年关税的降低和进口配额取消对吉利冲击大吗?

李书福:入世前,我说加入WTO以后,我们中国汽车工业会发展更好,当初都反对,认为我这个说法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加入WTO以后现在发展不是很好吗?关于汽车销量的问题,我说2002年的中国汽车销量会超过100万辆,那个时候谁都不相信呢,事实不是验证了吗?我认为,2005年冲击不会太大,尽管国内的生产成本很低,但进来后毕竟还要加25%关税,这个价格会比国内高。

 

 

采访手记

本刊记者 南焱载《财经界》2003年第8期

没想到李书福现在低调得让人有些意外。早在两年前,他还主动与媒体接触,呐喊自己造车没有“准生证”的苦衷,拿到准生证不过一年多的功夫,简直换了个人。过去直率的他,采访中,言语显得 “圆滑”了许多。

刚见面,李书福给记者的印象有点傲,他对记者提出的问题,简短得让人感到纯粹是敷衍,有的干脆不回答,有时对不感兴趣的问题还反问。只有1个小时的采访,这样下去的话会砸了,我就用开玩笑的口吻说:“董事长,你就看在我千里迢迢赶来的份上,少卖点关子吧。”没想到这句话还真起作用,随着交流的逐步深入,他竟然不自觉地开始畅所欲言。

两年前,李书福是夹着小包,整日在外奔波,那时只要能有“准生证”的机会,他一定是不会放过的,两年后,李书福还是整日在外奔波,现在却是到处参加展会或是谈判。尽管李书福造车的经历充满了委屈,但他承认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后来者在新的政策里再进来就很难了。华普汽车公司总经理杨健算是吉利汽车创业的元老,他对李书福的眼光十分赞赏。

23岁开始创业,先搞冰箱配件,后来搞摩托车,直到1996年突发奇想要造车,现在看来,每一步,他都恰到好处地把握到最佳的时机。

造车与造其它是不一样的,李书福现在很清楚吉利的处境,“我们的核心技术,最起码得要20年,而且每天奋斗,每天前进,每天发展。这像长谷子一样,这个谷子特别的难长,它需要这么一个过程。核心技术是用钱买不来的,除非你去兼并一个企业。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奔驰兼并过来,相对而言奔驰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是你把它一旦兼并了以后,这个核心技术也不一定属于你的,可能搞项目和技术人员都跑了。现在,我们只能通过合作来学习,或者购买各种各样的技术,只能慢慢去培养,慢慢积淀,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乍看李书福与江浙一带的商人没什么两样,精明、低调。但他的成熟在于将一间家族企业向社会公司的转变,这两年最大的变革是让家族成员从管理层的退出,徐刚等职业经理人的进入,吉利的起色立竿见影,据说,徐刚与李书福在集团同是一间办公室,墙内墙外两人见面后多是商讨工作,李书福对徐刚一年多的工作是满意的,他曾对媒体说过,如果早一点将徐刚请来,吉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徐刚在取得李书福的信任后,大胆进行了改革,为了降低成本,他取消一切优惠的销售条件,没想到刚刚取消,李书福的姐姐就去买车,销售人员按照市场价出售,谁知李的姐姐不乐意,非得要求优惠,销售人员就将这个情况报告给徐刚,徐刚很为难,政策是自己定的,现在又要他出尔反而,今后工作怎么做?他只得将这件事交给李书福,请他解决。李书福决定还按优惠价给姐姐,但优惠的部分从他当月工资里扣除补上,这才平衡了制度与亲情的关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679.html

更多阅读

李书福:中国汽车无法绕开的名字

李书福:中国汽车无法绕开的名字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1986年,李书福以制造冰箱及冰箱零配件开始创业历程,1993年进入摩托车制造业并于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业。20多年来,吉利集团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中国汽车行业率先取得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最关心产业转型升级

泉灵:在去年一年,这个大厅里最热点的词是什么?就是金融危机,我想在去年的时候很多的私营企业家,作为政协委员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尽量让自己的企业里少裁员和不裁员,并且呼吁全国的私营企业家,都尽量能够保住工人的饭碗,我想去年一年有很

李书福:有信心面对收购沃尔沃后的困难

         浙江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近日表示,收购沃尔沃之后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但自己对解决困难和问题充满信心。李书福是在杭州参加一个大型新闻活动启动仪式时说这番话的。  “我想这个项目的推动和发展,

李书福:吉利汽车掉头

  从农民造车、价格狙击手,到逆势海外收购、利润大幅增长,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如其所愿地让吉利汽车“掉了个头”。对此,这位颇富争议的汽车“狂人”颇为自得,甚至毫不讳言地称,这是将会写进中国汽车工业史中的经典案例。   事实上

声明:《李书福:希望再多有一些汽车厂商进入》为网友小霉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