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8)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中国建筑业迈进与传统建筑的高能耗

  1?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业迈进

  近年来,中国建筑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日益明显,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建筑需求,城乡建筑规模不断增长。

  图4-1中国城市化水平柱状图(截至2008年9月)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率较低,1949年城市化率只有17?43%,之后由于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化率反而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化率也由1978年的15?82%提高至2006年的32?53%。近两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更为迅速,截至2008年9月,城镇人口6?07亿,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5?7%。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建筑物面积也大幅飙升。目前中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

  表4-12000—2007年全国建筑面积及竣工面积变化表

  单位:亿平方米

  年份已有建筑面积 总面积城镇农村施工建筑面积 竣工建筑面积 2000 277?2 76?6 200?6 16 8?1 2001 314?8 110?1 204?7 18?8 9?82002 339?4 131?8 207?6 21?6 112003 350?3 140?9 209?3 25?9 12?32004 360?2 149?1 211?2 31?1 14?72005 385?6 164?5 221 35?3 15?92006 401 174?5 226 41?0 18?0 2007 420 186 234 48?2 20?4 数据来源:2001—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2?中国建筑能耗大幅增长将不可避免

  伴随城市化高峰的到来,建筑能耗的比重越来越大,并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建筑物所涉及二氧化碳的排放,不仅包括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还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据统计,建1平方米的房子,将向大气中排放574千克二氧化碳。在英国,5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建筑物,欧洲为45%,从全球平均来看,这个比例也高达40%。

  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化水平较高,建筑业发达,建筑能耗长期居高不下。据统计显示,美国的单位面积建筑能耗为每年187千瓦时/平方米,人均建筑能耗为每年16030千瓦时/人;加拿大比美国还高,分别达到每年202千瓦时/平方米及18206千瓦时/人;日本稍低,分别为178千瓦时/平方米及7774千瓦时/人。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单位面积建筑能耗与人均建筑能耗相对很低,分别为每年30千瓦时/平方米和每年743千瓦时/人美国能源情报署:《国际能源展望2006》。 。

  虽然从数字看来,目前中国建筑能耗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建筑能耗的大幅增长将不可避免。

  中国现在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为20亿平方米,高楼大厦时时在我们身边拔地而起。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新建筑大多数未采用节能技术,而既有建筑又都未经过改造。比原有建筑耗能还高的设计和材料,例如不通风的房型、导热系数极大的落地窗、外飘窗等却经常成为流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攀升,建筑能耗总量大增,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重亦节节上升,已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来的20%以上,这个比例是世界同纬度国家的3倍,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2005年北方城镇建筑采暖和农村生活用煤约为1?9亿吨标准煤/年,占中国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8?5%;建筑用电和其他类型的建筑用能(炊事、照明、家电、生活热水等)折合为电力,总计约为7400亿千瓦时/年,约占中国社会终端电耗的27%。可见,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终端能源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上升势头迅猛,如果不加节制,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达到约11亿吨标准煤的水平。

  表4-21996—2006年中国建筑能耗

  年份

  计算

 第68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8)
  结果1996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建筑能

  耗合计

  /万吨标

  煤28646 27251 26116 27145 28323 30146 32041 38228 41011 45549 49544 社会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9072.html

更多阅读

第83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第五章 /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走低碳生态城之路,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优势,我国城市发展转型必须结合城市产

第82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22)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一村一品”的成功,揭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三个特点:一是最能体现当地的优势;二是最能占领消费市场、质量优异、经济效益好;三是最能使产品获得较好的声誉。尽管地方产品有些“肉包子登不上

第81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21)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同样,退耕还草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黄河中游,陕北榆林地区实施草地飞播牧草,10年间泥土冲刷量减少99%;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通过人工种草、改良草地、围栏封育,使草

第80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20)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不可或缺,农业亦是如此。  农作物种植的浇灌方式有很多种,传统浇灌主要有漫灌、块灌等等,漫灌、块灌适于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需水量大,但浇水效果并不理想,水

第79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9)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农民的切身感受最有说服力。杨陵区大寨乡陈沟村陈圈世在记者采访时说,一口沼气池就是一个“钱罐罐”:后院建的那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1990年建造时花费不到1000元,而10年来节省资金达6000元,间

声明:《第68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8)》为网友眉眼如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