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年轻富豪的疯狂念头(三)



  神奇的生命力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路风教授告诉记者,吉利是一个有着很多人难以理解的生命力的企业。实际上,这一点颇似李书福本人。

  在浙江浓郁的商业氛围下长大的李书福,19岁就开始做小生意--从废品中提炼金银。之后,李书福自己开起照相馆。

  一年之后,李书福开始做电冰箱,很快显示了在经营上的天分,年营业额达四五千万元。然而,由于没有进入国家的定点生产企业,李书福不得不放弃了电冰箱的生产。

 李书福:年轻富豪的疯狂念头(三)

  1991年,李书福瞄准建材高端市场,中国第一张美铝曲板和第一张铝塑板就此问世。至今以国美命名的建材,仍然是吉利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在接下来的摩托车项目中,李书福再次表现了商人敏锐的嗅觉。在一次参观中,李书福发现制造摩托车原来如此简单,而且利润空间巨大,于是决定生产。李书福的摩托车厂生产了中国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1998年产量最高时达65万台,产值连续几年高达20亿-30亿元,出口到22个国家,跻身全国民营企业前四强。

  而在李书福一连串的创业中,他对技术的把握是其特殊的优势。当19岁时从废旧显像管里提炼金和银,李书福已经开始依靠技术赚钱。开照相馆时,照相机也是李书福自己买来镜头、齿轮等依样画葫芦组装的,连反光罩也是找乡下敲铁皮水桶的工匠敲的。

  此后一长段时间内,李书福一直使用“依样画葫芦+改良”的方式。李书福生产摩托车时,首先买来样车拆了以后看原理,“拆了以后,我把它按照市场需要改了,”李书福说,李书福的低价摩托车非常受欢迎。“不是模仿。从根本上来讲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对新鲜事物感悟的问题。”李书福说。

  1989年,李书福花6万块钱买了一辆深圳产的中华轿车,“我看了一下,并没有多少东西嘛。”李书福说。之后吉利开始造车,也是“仿造+改良”。这些工作全凭李书福的聪明劲。

  一开始,李书福觉得造汽车并不复杂。“你想想,汽车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一个车壳,里面两个沙发,简单地讲就是这样。”李书福的这段著名言论,后来成为外界证明其疯的代表之一。但是,现在的李书福说:造汽车其实很不简单,不然世界上为什么就剩下这几家,汽车集成性非常强。李书福的一位朋友告诉《商务周刊》,李书福敢想,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疯狂思考的过程中,他的聪明总是能帮助他找到实施的办法,做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在获得汽车牌照之后,李书福更为重视自主研发,他本人就专门花了半年时间学习汽车的技术研发。我现在还常去车间解决技术问题,李书福告诉《商务周刊》。

  而之前,高中毕业就走向社会的李书福,曾经脱产读书3年。之后又到上海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现在,他自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另一件让人惊讶的事情是,一个民营企业家竟然去办大学。在吉利汽车初创时,八字还没一撇的李书福就将厂区规划为教育区、生活区、工厂区三部分,同步建设。到目前为止吉利投资近亿元,征地270亩,创办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今年在校生达800多人。同时,在北京的吉利大学也成为全国十大民营大学之一。现在,吉利的技术人才基本可以由自己的大学提供。李书福的吉利也逐渐从学习走向超越。

  有多疯狂

  李书福还曾经有过一段造奔驰的经历,从这一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李书福的疯狂。 1996年刚准备造车时,李书福买来了包括奔驰在内的几辆名车,自己把这些车拆了,然后托人从香港买回奔驰的零配件开始组装,1996年,李书福造的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奔驰下线。那时他开着这辆奔驰在台州四处跑,又在电视台打广告。但这辆样车送到有关部门时,被告知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从天上回到地上,李书福决定从实际出发,走低档路线,为中国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

  李书福对人能力的试验也曾经使得他亏本几千万。现在讲起这段故事,李书福语气平淡。李书福19岁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非常笨,但之后,通过工作成绩他逐渐认为自己原来不笨。2000年,李书福的吉利车开始初见曙光,李书福感觉到,我李书福并没有什么特别,这些事换一个人做也许会取得同样效果,具备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人之间,其实是一样的。此时,李书福的几名部下正好提出了几个项目计划,于是李书福立刻拨款鼓励他们一试。李书福希望以他们的成功来印证自己的想法,可结果正好相反,这几个项目纷纷失败,亏损几千万。李书福拿着原本以为非常完善的项目计划书和现状一一思考印证,认为如果自己去做也许就会成功,于是,他又得出了一个结论:原来人和人之间还是不一样的。

  正是因为种种看似疯狂的思索和实践,使得李书福一步步坚定了现在的信心。

  实际上,李书福坦白承认,最初准备制造轿车仅仅出于市场的考虑。这个市场大呀!李书福说。但是,当他真正涉足并了解汽车产业之后,另一种感情开始上升--造中国自己的汽车成为一种理想。

  当李书福听到日本称中国一定成为世界工厂时,并不激动,而是提出一系列问题:世界工厂由谁下订单?假如中国市场汽车被外资控制,世界工厂是不是变成世界加工车间?如果变成世界加工车间,还有没有民族品牌?还需要企业家吗?还是只需要车间主任?他认定:别人没做,我们更应该做。即使无力回天,也可留下一个时间点上的一个思考。

  李书福认为,中国市场汽车暴利,就是因为中国不能制造出有自己竞争力的汽车。比如中国的汽车贷款不被偿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汽车贬值得太快。而在美国,因为汽车本身售价就低,贬值也很慢。李书福甚至将吉利生产的美人豹跑车定在15万的低价上,就是希望不断实践自己的低价理论。

  在这一过程中,李书福开始举起民族产业的大旗。现在世界汽车3+6+1的格局,总会有所改变,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就可以改变。实践5年之后,李书福对《商务周刊》表达了自己希望改变世界汽车的格局的信念。

  李书福感性地把完成这一理想的过程形容为:一股力量在风中回荡。这个目标对李书福如此重要,以至于其他的一切都无足轻重。拥有巨额财富的李书福住的是10年前的旧房子,他吃职工食堂,开吉利产的汽车、穿吉利皮鞋、吉利工作服。吉利集团北京首席代表李晓云告诉记者:  李书福对物质享受几乎没有要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9489.html

更多阅读

psv变革7装游戏死机 李书福:新的转型 谁不变革谁先死

     2013年,一系列的高层人事“大换血”拉开了吉利营销变革的序幕,吉利的未来5年品牌发展大计已箭在弦上。在外资金融机构以及沃尔沃“技术反哺”的辅助下,吉利集团掌门人李书福或将带领吉利驶入快速发展通道。  岁末年关,吉利控

大冒险家van 大冒险家李书福和他的“吉利大业”

“如果说西方在金融危机中对自己丧失了信心,那么很显然,那种老派的敢想敢干的精神已部分转移至中国。李书福正是这种迅速成长的超级自信的代表,他所领导的汽车制造集团吉利(Geely)已自豪地成为沃尔沃(Volvo)的新主人。”这是英国《金

李书福:倔强的石头

 我在他庞大而富丽堂皇的会议室内等了许久,时间长到我可以顺带在他办公室楼下的小型汽车展厅内做一次从容的参观,然后还有闲暇翻阅他们放在办公室的各种资料。   后来我和我的陪同者都已经感到疲倦和不耐烦。于是她在我埋头翻看李

银行业过冬 夏心愉 汽车业李书福们过冬的危与机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我们期待,汽车业的“李书福们”——春江水暖的先知先觉者——能够在春天再次迎来蓬勃的生机。   本报上周率先提出的汽车业“过冬论”,越来越受到业内的认同,并开始得到车企的回应。本周,汽车业自主品牌

赵福全:我跟李书福对车的疯狂是一致的

我跟李书福对车的疯狂是一致的   新浪汽车:你进入吉利一年半,有什么体会?   赵福全:当时来吉利是发自内心的,应该说有充分的思想准确,也是自己冷静思考的结果。来了一年半,从来没有后悔过,我想将来也不会后悔。困难比我来之前想象得更

声明:《李书福:年轻富豪的疯狂念头(三)》为网友北海以南春未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