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命运掌控小说 苏显泽--掌控苏泊尔命运的人 (二)



 遭遇同行联合反对

  然而,正当大家都以为双方“喜结良缘”的时候,浙江另一家炊具生产企业爱仕达的出现,又让一切变得复杂起来。

  坐在“花轿”上正欲出嫁的苏显泽突然坐在了火山口上。

  苏泊尔收购案公布的第三天,爱仕达集团高层便紧急赶赴BEIJING,寻找行业协会援助,联手同行欲向政府部门提出“情况反映”,抵制这起收购案件。

  8月30日,爱仕达更是联合包括双喜、金双喜、顺发等五家企业发出一份“关于反对法国SEB集团绝对控股苏泊尔的紧急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称,SEB将通过收购苏泊尔后获得绝对市场垄断地位,破坏目前行业相对良性的竞争环境。直接后果就是民族品牌消失,以及恶性竞争带来的大量国内企业的凋零倒闭。

  爱仕达电器公司副总裁陈美荣表示,原本他觉得苏泊尔的并购完全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并不想干预,也无权干预。但看了一些报道后,觉得问题并不简单。

  爱仕达董事长陈合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称,“SEB来者不善”。据介绍,SEB一贯以“并购”国外同行业优质资产著称,其在美国、日本以及南美等市场都有大量并购存在,SEB曾一两年内就并购了美国的四家公司,此后其在当地占有率就达到了30%-40%。这次的苏泊尔与此前的并购案非常相似。

  据法国媒体报道,2005年,SEB的销售额为24.63亿欧元,利润仅为1.03亿欧元,比上一年下降了21.4%。SEB公司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销售额分别下降了5.3%和2.6%。SEB试图打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成为当务之急。

  有人认为,其实SEB看中的是苏泊尔的生产能力和销售网络,是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不用打着什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幌子,我们行业技术水平绝不比国外差。”陈美荣说。

  陈合林说,这次苏泊尔被外资收购对行业肯定会有很大影响,“我并不反对他们的收购,但是希望他们能够做到合法合理。我们原来也与SEB合作过,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就是要垄断。”

  陈合林这里所指的,显然是苏泊尔收购案违背了《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规定》,这是今年8月8日由商务部刚刚颁布的。

  《规定》明确指出,对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实际控制权,如涉及重点行业,或导致拥有驰名商标的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应进行申报。此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并购导致一方当事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25%的,都必须接受反垄断审查。苏泊尔收购案恰好都具备这两个条件。作为一家民族品牌企业,苏泊尔压力锅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为47%左右。

  一口锅和国家安全

  8月31日下午,苏泊尔杭州基地的气氛如同当天的天气一样闷热,让人有些窒息。2006年苏泊尔临时股东大会正在这里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的正是目前备受外界质疑的关于跟SEB战略合作的议案。

  最终,参加本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非关联股东,以96.4%的支持率通过了苏泊尔与SEB战略合作的议案。“终于又过了一关。”苏泊尔法律顾问林忠在结果出来后松了一口气。他表示,从法律意义上来讲,股东们投票通过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个步骤,接下来,他们就等商务部和证监会的审批了。

  “这次参与投票的非关联股东人数以及支持率比我们去年股改的时候都要高。这说明广大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对我们与SEB的战略合作是高度认可的。”会后,苏显泽一直面带微笑。

  面对爱仕达、双喜等六家炊具企业发表《联合声明》,苏泊尔也对此事发表郑重声明,称《联合声明》中的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六家企业有关宣传已严重侵害了苏泊尔的合法权益,苏泊尔将保留对此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

  苏显泽说:“我们跟徐工收购案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我们企业性质不一样,一家是民企,一家是国企;其次,所处的行业也不一样,炊具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根本谈不上垄断。如果一口锅的问题也涉及国家安全,那改革开放还如何进行?”

 洪荒之命运掌控小说 苏显泽--掌控苏泊尔命运的人 (二)

 而且,据他们统计,去年苏泊尔销售额14.6亿元,但国内销售只有7亿元,而国内整个炊具行业的销售额在80亿元左右。因此,其市场份额不足10%。

  但此前爱仕达提供给媒体的是另一组数据:据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2006年2月发布的“2005年全国压力锅主要品牌市场销售情况”统计显示,苏泊尔品牌销售数量占全行业份额41.08%,排名第一;销售额也占全行业份额39.69%,排名第一。

  苏显泽说,这一数据只是从15个大中城市取样得来,恰好是苏泊尔覆盖最多的地方,而广大农村的情况没有纳入,因此也不够全面。

  反对者在苏泊尔招股说明书中也能抓到把柄。苏泊尔2004年招股书引用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的数据提及,“1999年到2003年,苏泊尔压力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其中2003年度为47.04%”。

  市场占有率应该用“压力锅”来评判,还是用整个炊具的销售额评判?苏显泽认为,在商务部的规定中,市场占有率是针对某个行业来说的,而压力锅只是炊具行业的一个产品,如果拿某个产品来评价一个行业,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转让是选择一种命运

  有人说,一个老板把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大凡都面临着三种命运或者说归宿:上等命运:百年基业;中等命运:转让他人;下等命运:破产清盘。

  几年前,相信绝大多数的浙商都希望能够奠定百年基业,追求上等命运。创业容易,守业难。因此,浙商选择这样的命运,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然而,2004年底,著名浙商王均瑶的离世,让浙商除了拼命创业外,也开始关注起自身的健康。“不要再让自己那么辛苦”也成了很多浙商新的口头禅。而在命运的选择上,“百年基业”和“转让他人”开始让他们有些难以取舍了。

  尽管苏氏家族仍将保留苏泊尔10%以上的股权,保持第二大股东的地位,但苏显泽似乎更愿意做一个打工者。

  “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看作是老板,而仅仅是一个打工者。”面对由老板到打工者的身份转变,苏显泽有些调侃地说,“刚毕业回家是给父亲打工,后来自己接手是为自己打工,现在则是给老外打工了。”

 苏显泽身边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说:“苏总一直以来都是以‘职业经理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现在仅仅是成了一个更为‘名副其实’的职业经理人。”那么从老板转变到了一个“打工者”,苏显泽的压力是否会变小呢?对此,苏显泽表示:“要说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压力比原来更大了,从中国市场走向全球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以前我父亲知道公司每年有20%-30%的增长率就不怎么管我,但我想,现在除了增长率,我还有更多严格的要求需要遵循。”

  据了解,在合作谈定苏显泽确认自己还将担任公司董事长的时候,他曾主动要求SEB方面派人过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监督。框架协议签订的第二天,苏显泽就以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向SEB汇报了自己的工作。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这种并购是浙商为了套现。但有人更愿意把其看作是一种对命运的选择。正如一位接近苏显泽的人士所言,对于苏显泽来说,金钱仅仅是一个数字而已,拥有10亿元还是20亿元,对于他的生活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而苏显泽自己也表示,他在生活中也没那么多要求,只求能够享受简单快乐的生活,而并不是人们认为的“豆浆买两碗,一碗用来喝,一碗用来倒”的人。

  但是,对生活可以低要求,对事业的追求真的可以有极限吗?尽管苏显泽现在选择了某种意义上的退出,但这种退出又何尝不是一种“以退为进”呢?

  那么,苏氏父子从本次交易的套现资金,又将投向何方?据分析,除了原来的炊具业外,可能还会流向其他投资领域,比如在玉环大麦屿投资的集装箱码头项目,还有大鹿岛旅游开发项目等。“我父亲有很浓的家乡情结,这在投资上也会有体现。”苏显泽含蓄地回答了许多人的疑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9638.html

更多阅读

高管减持股票是好是坏 苏泊尔送高管股票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改稿)》10月12日发布,公司拟以零元价格向激励对象授予580万股限制性股票。以前一日苏泊尔收盘价13.59元计,该部分股票价值7882.2万元。激励对象共114人,包括董事、高级管

苏丹内忧外患的根源 苏泊尔的内忧外患

     1994年,浙商苏增福和其子苏显泽在浙江玉环创立了苏泊尔,以压力锅产品“独步”市场,后发展成中国炊具行业龙头老大。2004年8月17日苏泊尔(002032.sz)登陆深交所中小板。  2006年,当其炊具主业做得如日中天之时,苏增福却把上市公

苏泊尔空气净化器 苏泊尔“去苏化”收官

放弃炊具这一品牌价值高的业务,苏氏将全力推动苏泊尔集团内两个制药企业及不锈钢洁具公司的上市。一手缔造锅具大王传奇的苏增福最近对锅具彻底说再见,在34亿元巨款收入囊中之时,辛苦经营20年的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泊尔)彻底变身

声明:《洪荒之命运掌控小说 苏显泽--掌控苏泊尔命运的人 (二)》为网友最小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