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实德徐明死了 大连实德总裁徐明与他的商业帝国 (六)



“帝国”余晖?

  徐明帝国的迅速膨胀,特别是向非主业的扩张,从2004年开始影响到了其原有的主导产业——化建产业,这使得原本资金需求就很迫切的化建产业,资金更为紧张。“无论怎样多元化,到目前为止,大连实德集团能真正挤出点‘奶’的就是塑钢建材,毕竟这一块占了所有产业的67%。如果它有点三长两短,动摇的可能会是整个实德的基础。”实德内部知情者告诉《商务周刊》。

 大连实德徐明死了 大连实德总裁徐明与他的商业帝国 (六)

  银河证券建材行业分析师洪亮对《商务周刊》指出,由于塑钢建材行业技术壁垒和门槛比较低,国内塑钢建材行业一直处在群雄割据、过度竞争的状态中。以大连实德所在的辽宁省为例,目前就有PVC建材企业1000余家,99%以上为1万吨左右的小型企业,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主要靠打价格战来抢市场。“全国情况大致也如此。”他说,“这直接导致塑料建材行业竞争力下降,利润持续走低。”

  2003年,又出现了一个令整个市场雪上加霜的变化。由于受商务部对进口聚氯乙烯(PVC)树脂反倾销初裁胜诉影响,国内PVC树脂价格从2003年初的5800 元/吨左右升至9000元/吨左右,涨幅约55%。以 1吨塑料型材为例,PVC占去总成本的75%-80%,而其他辅助材料(ACR、钛白粉、CPE、复合稳定剂等)以及厂房设备折旧、管理费用要占到成本的20%-25%左右。这对塑钢建材行业尤其是塑钢门窗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行业的开工率仅在50%-60%,行业效益大幅下滑。

  由此,行业调整开始加剧。根据全国门窗协会提供的资料,2003年各企业之间在生产、销售情况方面差异已经拉大,其中浙江中财、芜湖海螺、西安高科、大连实德等产销还能实现正增长。但进入2004年后,随着宏观调控各项政策的实施,以及房地产市场收紧,这个行业加速向下调整,主要表现是中小企业普遍处于停工状态,甚至大连实德塑胶工程公司的开工率也开始下滑。

  洪亮说:“2004年整个行业成本没有明显下降,而塑钢门窗的市场价格经过惨烈竞争后,利润空间非常薄。”他告诉记者,塑钢建材行业最好的是海螺型材(000619),当年也只获得了几千万元的利润。

  据其介绍,海螺型材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塑料化学建材生产商,年生产各种PVC塑料型材50万吨,2005年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30%,是业内第二大厂商的两倍左右,行业领先优势明显。而他所说的“业内第二大厂商”,就是年生产能力只有28万吨却号称“世界上最大的PVC型材生产企业”的大连实德集团。

  “2003年以前,实德和海螺应该说是旗鼓相当,实德的市场主要在北方,海螺的重点市场在南方。但近年来北方市场被海螺蚕食得非常厉害,尤其是2005年后,实德被海螺甩开了。”洪亮认为,与大连实德相比,一直专注于塑钢建材的海螺型材,通过2005年下半年加大成本管理,尚且今年才开始恢复元气,多元化分散投资的实德在塑钢型材方面能保持经营的持平,就已经不错了。

  因为不是上市公司,大连实德在塑钢建材方面详细的赢利状况无从得知。但在采访中,大连实德塑胶工程公司一位生产管理人员无意中向《商务周刊》透露,长期以来,实德的PVC主要从韩国LG公司进口,“目前因为资金紧张,为了降低成本,生产塑钢所需的PVC大部分改为向国内厂商采购,型材质量有所下降,影响到了销售”。

  资金紧张的领域还包括金融。据《商务周刊》了解的情况,在2002年太平洋保险集团增资扩股中,大连实德集团购入10%股份的出资,有明确的说法称“没有到位”,甚至因此在内部股东间造成了争议。而且,2005年8月参股银川市商业银行投资的8250万元也没有完全到位,以至于大连实德方面现在仍然无法进入董事会。

  不知道是否是对这些事情的黯然,徐明开始从前台“退隐”。

  2004年年中,“德隆帝国”突然崩塌,宏观调控加紧。该年的12月5日,实德集团公司董事长徐明宣布,不再兼任大连实德集团总裁职务,由原实德集团副总裁陈春国出任总裁。

  2005年,太平洋保险集团中大连实德的董事位置也由徐明换为陈春国。2006年5月,保监会发布公告,陈春国接替徐明出任生命人寿保险公司董事一职。如果加上北京实德投资公司董事长的位置,至少在表面上,陈春国开始全面接管大连实德集团所有关键资产。

  隐身幕后的徐明,不知道下一步还会有什么样的传奇?

  6月23日下午,记者结束在大连的采访之际,再次来到大连市西岗区高尔基路38号的大连实德集团总部。回望这块徐明的大本营,7层高的实德大厦看不出徐明帝国的霸气,外面贴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流行的白色瓷砖,十几辆黑色轿车停在门口。夕阳撒下,大楼沉默地站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9671.html

更多阅读

蔡衍明的九个孩子 蔡衍明和他的“旺旺”米果帝国

蔡衍明说自己做了件创纪录的事情,但在外人眼里,却是一场莫大的冒险。这位中国旺旺董事长个人举债8.5亿美元,谈笑间完成了中国旺旺新加坡退市、登录港股之旅。   这笔近两年来亚洲规模最大、杠杆比率最高的巨额融资收购,给50岁的蔡衍

宜家坎普拉德:一个农民和他的企业帝国

作为一家经常遭到非议并按照自己规则经营的公司,宜家不但从全球化中获得了惊人的利润,而且仍旧被大多数人视为一家进步的优秀公司。宜家的危机管理可圈可点。   中学生创立宜家  过去六十多年来,宜家(IKEA)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非

福布斯富豪排名的依据 福布斯富豪徐明的商业帝国

  徐明——大连实德集团。  履历及业绩:跳级完成学业后,徐明在1992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生产建筑材料。实德集团的前身是实德机械工程公司,是徐明和他的几个朋友组建成立的。1995年企业初具规模,从此,实德开始涉足家用电器和汽

大连实德徐明妻子 大连实德集团徐明和他的商业帝国

履历及业绩:跳级完成学业后,徐明在1992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生产建筑材料。实德集团的前身是实德机械工程公司,是徐明和他的几个朋友组建成立的。1995年企业初具规模,从此,实德开始涉足家用电器和汽车生产。到1997年年底,实德机械工程

声明:《大连实德徐明死了 大连实德总裁徐明与他的商业帝国 (六)》为网友寂寞男人伤不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