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老实人天真幼稚(3)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 别太幼稚,学会变通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应该是什么和实际是什么这两样东西区分开来,那么,这个人就开始走向成熟了。

  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实人在为人处世以及人际关系方面,其实是不成熟的,甚至可以说比较幼稚。

  因为老实人常常不能够正确区分应该是什么与实际是什么这两样东西,而且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别不能坦然地接受。进一步说,老实人对待社会运行与发展的规律不能实事求是,或不承认现实的合理性,或者把现实理想化,而这正是他们受到现实的冷遇和打击的重要原因。

 第53节:老实人天真幼稚(3)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社会运行与发展不仅仅依靠道德的力量,在实际的发展中还遵循一些现实的原则。老实人往往认识不到,或者不能正确理解这种现实法则,一味地固守和坚持道德标准,因而导致了心理上的某些偏差。

  事实上,只有理解了现实法则与道德法制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我们才能真正看清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真面目,才能实事求是地指导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就拿行善这件事来说,如果对方是个恶人,你就不能对他施以简单的好心肠,纵容坏人的结果是使自己成为帮凶。“农夫和蛇“的故事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老实人往往是以一种毫无保留的态度完全接受道德标准,这样的老实人,其实是以一种理想化的方式来理解和观察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因而总是在现实中碰壁。

  有些老实人也已经认识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但他们视道德准则为理所当然的“善”,并极力排斥社会现实法则,视其为理所当然的“恶”。他们往往不能容忍和接受现实道德标准的任何突破和弱化,他们往往会以一种情绪化的厌恶态度来对待社会现实法则,这样,他们不仅限定了自己的行为范围,而且限定了自己的交际范围,在做事过程中也总是处于一种孤立无助的境地。

  有一则脑筋急转弯说:“一个人要进屋子,但那扇门怎么拉也拉不开,为什么?”回答是:因为那扇门是要推开的。

  生活中老实人会犯一些诸如此类只知拉门,不知推门的错误。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实人遇事爱钻牛角尖,不会变通。有时候,周围的环境变了,老实人却不知变通,还在固执一端,钻牛角尖,认死理,结果却闹出笑话来。

  《吕氏春秋》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搭船过江,一不小心,身上的剑掉进了河里。同船的人都劝他下水去捞,但他却不慌不忙,从身上拿出一把小刀,在剑落水的船边刻个记号,有人问:“做什么用啊?”他回答说:“我的剑就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我作个记号,等会儿船靠岸时,我就从这个做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把剑找回来。”船靠岸时,他就这样去找剑,结果自然没有找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9831.html

更多阅读

第87节:老实人只顾自己(3)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瞎掉了,而与此同时,他的朋友双眼也立即瞎掉了!  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因为两人的自私而成了悲剧。自私者企图拥有整个世界,结果却输掉了一切本应属于他的东西,反

第77节:老实人粉饰虚荣(3)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没有缺陷我们便无法去衡量完美,仔细想想。缺陷其实不也是一种完美吗?  做人是一个充满缺陷的旅程。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人类永远不满足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生存环境、自己的生活水准。这就

第73节:老实人不知悔改(3)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人们应该做的是避免错误的发生,而不是在错误发生后竭力掩盖。  二十多年前,刘先生当电视台记者的时候,有一次要去美国采访一个电影节。当时去外国的手续很难办,不但要各种证件,而且得请公

第69节:老实人过分直率(3)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戴尔?卡耐基也懂得用涂“肥皂水”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一次,卡耐基在纽约租下一家饭店的大厅,准备在那里搞一次为期一个月的短期培训。就在他把所有的票都印好送出、所有的通知都

第62节:老实人喜欢嫉妒(3)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人往往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里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好话时,绝不会感到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作为一门学问,说好话的奥

声明:《第53节:老实人天真幼稚(3)》为网友草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