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老实人怒对流言(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没有事实根据的“人言”总是“腿短”的,不会长久站住脚。毁人名声的人也许得逞于一时,但不久定会败露。一个人的品行是有目共睹的,它最有说服力。

  ◎ 聒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

  许多老实人对于道听途说的传闻及无关紧要的事实,不停地钻牛角尖,因而导致失败及悲剧。理性的思考能够判断别人所表达的意见是否有价值,如果全盘接收某些自以为是的偏见、成见,或是想当然的猜测之词,是非常危险的。

  听到“据说”这样的开场白,理性的人会充耳不闻,因为他知道接下来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的话。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一定要根据可靠的事实,才会发表意见或提出问题,而不会人云亦云。

  查斯特做过这样一个试验。20人围成一个圈,随机指定其中一人为头一个,由他随便想一句话,低声告诉给左边的人,此人再向下传,依次类推。等这句话再传回头一个人的耳中时,与他原先说出的那句话早已大相径庭了。

  查斯特想了又想,终于认识到,二手传播不可信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无法断定当事人是怎样说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语气神态不同,意思也不同。

  比如: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可是别人这么说)。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我的确没这么说)。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可是我是这么想的)。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可是别人偷了)。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可是她对这钱做了些什么)。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她偷了别人的钱)。

  她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她偷了别的什么)。

  历史上许多成就卓越的著名人物都被闲言碎语攻击过。美国的国父乔治?华盛顿曾经被人骂作“伪君子”、“大骗子”和“只比谋杀犯好一点”。

 第25节:老实人怒对流言(2)
  《独立宣言》的撰写人托马斯?杰斐逊曾被人骂道:“如果他成为总统,那么我们就会看见我们的妻子和女儿,成为合法卖淫的牺牲者;我们会大受羞辱,受到严重的伤害;我们的自尊和德行都会消失殆尽,使人神共愤。”

  这些人非但没有被批评、辱骂所吓倒,反而保持更加乐观和自信的态度,取得了影响深远的成就。

  白隐禅师是一位修行有道的高僧。他的附近住着一对夫妇,家有一女,未曾出嫁却怀了孩子,父母苦苦逼问,女儿竟指认白隐禅师是孩子的父亲。

  女孩的父母怒发冲冠,抢上门去找白隐。白隐听完了最后一句辱骂,才开口说了一句话:“是这样吗?”婴儿出生后自然立即送给了白隐大师。

  大师虽然恶名在外,却并不介意,只是精心照顾孩子的成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0038.html

更多阅读

第109节:老实人需看透本质(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歹徒的计划是,如果第一天商人没有上当,接下来,他们还会有许多花招准备诱骗他,直到他掏出钱为止。  明知道金表是“赃货”的商人,因为被自己的贪念打败,最终抗拒不了骗子的诱惑而自食恶果。

第105节:老实人应追求快乐(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两个小故事的主人公虽然年龄、背景、经历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敢于放弃。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只有敢于放弃,才能更好地获得长远的利益。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太看重自己所放弃

第98节:老实人要广泛交友(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绍林是某重点大学的一名学生,他为人踏实,心地善良,但是却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每天除了去图书馆看书,就只和自己的室友呆在一起,或者上网打游戏,从来不参加什么社团活动或者集体活动,更不去参加学

第96节:老实人伤人自尊(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年轻时的林肯,以指责别人为乐。他还写信给他人来讽刺挖苦对方,甚至写文章寄给报社,公开攻击他人。1842年秋,林肯在《春田时报》发表文章,讽刺詹姆斯?史尔兹。在镇上人们的嘲笑中,一向自负的史

第91节:老实人不懂包装(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可以说,不善于得体地表现自我,是老实人受埋没、遭冷遇、遇挫折、被误解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经常看到生活中的这类老实人,谦逊而沉默。他们甘于做普通人,羞于表达自我,给人的印象似乎很

声明:《第25节:老实人怒对流言(2)》为网友屌丝肿木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