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心理学 第22节:第二章 谎言心理学——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谎言(8)

 谎言心理学 第22节:第二章 谎言心理学——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谎言(8)


系列专题:《谎言与应对策略:左脸比右脸诚实》

  第二天,莫先生又按照对方要求在银行账户上存入3万元现金,以“证明自己的偿还能力”。接着,对方再次以调查信用记录为由,要求莫先生开通手机银行,将银行卡与对方的手机号码绑定。莫先生仍然没有怀疑,就这样被一步步拖下水。等莫先生把手机银行的一切手续都办完后,发现对方的手机关机了。去银行查询时,账号上的3万元仅剩下50元零头,原来他设置的银行卡密码就是自己的生日,对方可以轻而易举通过身份证号码套取密码,再用手机银行提走现金。

  所以做人不能一味“纯真”,老实人受骗的几率明显要大一些,从不说谎者会轻信人言,从不骗人者会轻信人品。上当受骗并不一定是因为人傻,更可能是由于心善。有两种人常常可以免于受害:有过教训者,自己吃过苦头;生性奸诈者,惯于算计别人的人。

  一些骗子总能找到人们最薄弱的环节,然后精心设计,让你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他的圈套。当然也有些骗子的骗术并不是很高明,但是你却上了当,这只能说明你的愚蠢。

  要知道,这个社会,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就如现流行的一句话——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骗子总是利用人们的某一弱点来获得钱财。

  但是,请记住:一般骗子都是怕见“阳光”的。所以,为了防止被骗,同时又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把不确定是不是骗子的人拖到“阳光”下,是骗子也就现了原形。

  谎言利用人们的恐惧进行欺诈

  谎言解读:人处于恐惧状态的时候,思维判断力都降低,更容易轻信别人,甚至把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当作救命的稻草。

  《聊斋志异》有一篇文章叫《胭脂》,此篇正是利用激起罪犯强烈恐惧而破案的典型故事。

  一个二流子青年冒充胭脂姑娘的情郎偷偷来找她,胭脂的父亲抓到了这个流氓。在两人厮打中胭脂父亲被流氓杀死了,然后流氓跑掉。但胭脂并不知道那天夜里在花园里的人到底是谁,悲痛情急中她说出了那个她心里思念的年轻人。

  年轻人被判为死刑,但到复核案件时县官发现了某些疑点,于是重新进行侦查。找到了真凶——二流子,因为没有直接、确凿的证据证实此人与这件凶杀案有关。所以此人一直抵赖,不肯认罪。

  县官想到了一个计策:所有的疑犯都被带到一个不见光的城隍庙里,命令他们面墙站立,并告诉他们,神灵会在犯罪人的背上写上有罪记号。过了一会儿,把所有的疑犯带到亮处,查验他们的背上,真正的罪犯后背粘满了黑色。

  “你是凶手!”官员厉声喝道。事实上,因为害怕被揭露,内心强烈的恐惧,有罪的那个人把背紧紧地贴在墙上,生怕神灵在他的背部写上记号,因此粘上了黑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0340.html

更多阅读

肺腺癌手术后的生存期 第22节:第二章 悬崖边的生存术(1)

系列专题:《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第二章 悬崖边的生存术  许多软件技术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搞软件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种方式,而我则希望自己搞出来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应用,也愿意扮演一个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小角色。 

第22节:第二章美元的黄金时代(1)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第二章美元的黄金时代  “在从前无人来到的地方,我们希望移植一个民族。”这是诗人对北美洲热切的愿望,在一个从前无人到来的地方,还移植了一种货币——美元。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还没有

主动管理型基金 第22节:第二章 主动型管理体系(1)

系列专题:《员工老板的首本共读书:草根领导》  第二章 主动型管理体系  这一章将详细描述主动型管理体系,并对如何在日常行动中使用这一管理方式做出具体的解释。本章还会更新对员工的看法——他们不再是需要削减的成本,而变成了宝

声明:《谎言心理学 第22节:第二章 谎言心理学——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谎言(8)》为网友酷到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