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员的大梦想:唐骏在微软总部的日子(二)



任何时候都不怕从头再来

对我来说,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非常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不怕从头再来。

无论是学生时代的一无所有,还是现在身为顶级职业经理人,总裁、CEO名号加身的阶段,我都敢抛开一切从头再来。我可以关闭3家小有成就的公司进入微软,从基层做起;又可以在打拼10年从软件工程师做到微软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后,选择离开微软加入盛大。

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任何时候都没有不能放下的成就。这种心态可以使人无往而不利。

“面试结束后我想见盖茨”

1994年10月中旬的一天,正在洛杉矶的我收到微软总部的面试通知。

此前微软日本公司告诉总部的人,我的日语非常好。为了测试我,总部的人传真来两页英文的Windows NT软件使用说明书,让我用日语翻译出来。不到半个小时我就把翻译好的说明书传真过去。一位部门经理打电话给我说:“你翻译的我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我让在微软工作的一位日本同事看了,他说这篇翻译可以作为说明手册的另一种版本来使用。所以我特别恭贺你可以来参加面试。”

我起程赶往微软总部所在地西雅图。到达洛杉矶的机场,按面试通知介绍,我出示身份证,报上微软的名字,机场立即打出机票给我,过程只花了5分钟。下了飞机,按指示,我在第一个出口找到了租赁汽车的地方。依照同样的手续,我很快拿到了车钥匙,并把车径直开往微软指定的酒店休息。微软的一切安排都规范而细致,不愧是世界一流的大公司,我心里既为之折服,又有点忐忑不安。

第二天一大早,我拿着通知上所附的地图,驱车前往微软总部。开车时,我脑海里不由浮现出进入微软后自己和比尔8226;盖茨言谈甚欢的场景,忍不住笑了起来。进到微软总部,只见这里占地面积足有一座小城市那么大。15栋办公楼分布于林荫绿地之间,上万名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工作着,到处停满了汽车,间或还有公共汽车穿梭其中,一切都秩序井然……

在人力资源部的专用大楼,我和招聘经理彼此寒暄了两句,说些轻松的话题。随后他给了我一份面试的时间安排,面试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除中午一小时午餐和休息时间外,每小时一个面试官,一共8场面试。我有点头晕,奇怪这到底是在招聘软件工程师,还是想测试我的体力水平。但我还有更重要的话要讲,也就没有当面质疑这种闻所未闻的古怪面试方式。

我眼中的微软面试机制

在通过微软那位部门经理的电话测试后,按我的想法,似乎第二天就可以到微软的办公室上班了。但我却随即接到了微软人力资源部的面试通知。我当时想即便是面试也就是走走过场,因为与我通电话的经理就是我进微软后的直接上司,他都表示没问题,其他人还能有什么问题呢?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被我以后的直接上司最后面试前,我还经历了7轮非常严格的面试。7个人分别是我今后的同事或合作部门的同事。他们里面只要有一个人说我不行,我就根本没有办法再到那位经理那里面试,即使他再喜欢我也没有用。这就是微软的制度。

微软面试的方式看似复杂,其实也很简单。一个部门要招人,部门的每个员工自然就是面试官。微软的面试另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是每个面试官都有一票否决权,如果出现否决票,面试就此结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倘若你被录取,说明同事们都是非常喜欢你的,这样未来的工作也会融洽。

进入微软后我才渐渐明白,微软采取的这种面试机制确实高明。否则公司进什么样的人,很容易受某个领导偏爱的影响,他喜欢的人都能进来,不喜欢的人都进不来,这个公司的员工永远是同一种类型的人,很难做得大。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像微软这样招聘到优秀的人,那么这个企业的起点就很高了。

我对他说:“不知道这要求是否合理,我希望面试结束后见一下盖茨。”

那位招聘经理先是瞪大了眼睛,那表情好像以为我是从火星来的。随即他朝我挤出了一个笑容,说:“你很坦率,也很可爱。”

“我们中国人都是很坦诚的,有什么说什么。”

“你知道吗,我来微软快两年了,只见过盖茨一次,看到的还是背影。”

我有些纳闷。原来盖茨那么牛呀?员工见老板不是很正常吗?来之前,我甚至想过,录用不录用不是太重要,若能和盖茨见上一面,也算不枉此行。不过现在这里的招聘经理既然这么说,也只能客随主便了。

第一个面试官看样子是个经理,因为他有自己的办公室。他向我描述了我要加入的这个部门所做的工作,Windows NT的未来被他描绘得一片光明。其实我来面试之前专门看了有关Windows NT的书和杂志,他讲的我都看过,可能比他还知道得多一点。但我还是很虔诚地听着,嘴里不时说着“我就是想做这样的工作”、“好羡慕你们的工作”,以及“伟大”、“兴奋”、“有趣”这些词。第二个人外表不像经理,不过地位不低,因为他也有自己的办公室。第三个人光凭外表很难判断是不是经理,不过他依然有自己的办公室。等到见第三个人时,我感觉自己的英语已经越来越熟练了。

他们的问题五花八门,有专业的编程问题,还有精灵古怪的智力题。其中有个人问我美国一共有多少家加油站。这下我傻了,这个数字我怎么可能知道?我想了一想,硬着头皮和他说:“美国有人口2.5亿,汽车的拥有率为30%,意味着美国有7500万辆车。如果每辆车每个星期需要加一次油,每个加油站平均每5分钟服务一辆车,这样算下来一共该有大约4万个加油站。”看他的表情,似乎对我的回答相当满意(后来我才知道,微软的面试并不在乎问题的答案,而在乎解答问题的分析过程)。

第八个面试官戴维8226;麦克布莱德先生,就是最初对我进行电话面试的人,也将是我未来的直接上司。他是身高1.9米多的瘦高个子,看上去是个相当严厉的人。和戴维的面试我更多是聆听,像个小学生似的(在面试时这一点有时也很重要)。他先讲述他是怎么进入微软的,如何热爱微软等。我说我也是向往微软才来的,至于为加入微软还得要放弃我自己的公司的话,我根本没敢说出口。

在同我进行了一番交谈后,戴维当场向我表示祝贺:“看了前面7个同事的意见,大家都认可你的教育背景和技术水平,也很喜欢你的性格。对此我表示赞同。微软是全世界最好的公司,也需要最好的员工,你就是我们希望找的……”

就这样,我进入了微软。

晚上立刻给家里打了电话,小兰好像没有什么兴奋的感觉。“这么重要的事,你自己还是要想清楚……”而我已经再没有丝毫的犹豫之心了。我对妻子说:“如果你来到微软,你也一定会喜欢的。这里太好了。我没有什么要考虑的,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我很容易产生激情,而且不是瞬间的冲动,我相信这就是我要的感觉。

 小程序员的大梦想:唐骏在微软总部的日子(二)
(本文来源:网易商业频道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0548.html

更多阅读

餐饮的服务宗旨 餐饮“软件服务”的宗旨(二)

“软件服务”的宗旨(二) ——进行情感服务,抓住“回头客” 二、厚待“回头客”更要善待“头回客”。 消费者之于酒店,既有可能是“头回客”,也有可能是“回头客”。要占领市场,必须招徕“头回客”;“回头客”都是以“头回客”开始的,没有

唐骏成长史:从小老板到亿万富翁的飞跃(二)

1999年5月的一个上午,微软中国区总裁吴士宏女士辞职。微软亚太区总裁罗麦克打电话给时任微软亚洲技术中心总裁的唐骏,问他有无兴趣,唐骏回答“不。”而等到2002年3月,微软(中国)总裁的位置再次空出来时,唐骏接受了。唐骏在上海微软创下的

小程序员的大梦想:唐骏在微软总部的日子(十三)

永不知足的好奇心:和盖茨的交流中他给我的最大启示在微软,大家都把比尔8226;盖茨当做神,平时极少有人敢跟他开玩笑。盖茨一般也会给人一种冷漠、高傲的印象。他从不爱客套、寒暄,如果你第一次和他见面,他可能根本不会理你,因为他觉得和

小程序员的大梦想:唐骏在微软总部的日子(十一)

创新的多重意义现在的中国,大家都热衷于谈论创新。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国的下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创新来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但是很多中国人都有一个误区,似乎只有技术上的突

小程序员的大梦想:唐骏在微软总部的日子(十)

写给盖茨的邮件,3个模块领导2800个模块在做出Windows操作系统的新开发模式方案,并获得实验模块的测试成功之后,我非常兴奋。带着些许想一鸣惊人的念头,我给比尔8226;盖茨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在邮件里,我把自己新开发模式的想法、内容悉

声明:《小程序员的大梦想:唐骏在微软总部的日子(二)》为网友你萌化了我的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