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之重拳出击 中国政府终于重拳出击了!



 

 

 

 

 

 

 

中国在紧急行动!

 变形金刚之重拳出击 中国政府终于重拳出击了!

 

——今天下午和网友聊天的记录

  中国政府终于出手了

  《京华时报》肖宾:国务院近期部署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您对这次的救市新政是如何解读的?您对"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总要求是如何理解的?

  潘石屹:国务院十条救市政策,十分明确地表达了一个强有力的声音:“中国在紧急行动!”要求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这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到煎熬的全世界人民看到了希望。在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让一度坚固的经济结构摇摇欲坠、信心动摇、安全感将要消失之际,中国政府出手了。

 

  《京华时报》肖宾:继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之后,昨天国务院又召开了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部署了落实中央政策措施的七项工作。这种疾风暴雨式的政策出台和工作部署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您对新政的效果有何期待?

  潘石屹:撇开全球经济不谈,中国自己本身经济也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工厂关门,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在前几星期,在全国各地,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我们都看到有的行业全行业在亏损,大面积工厂在倒闭,工人在失业,形势并不像有些人说的一片大好。

  目前,正如温总理所说的,“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上次也开了会议,但几个星期过去了,各银行的细则还出不来,原因竟然是缘于对一个中国特有的词语“改善性住房”的理解上。目前统一认识,认清形势是最重要的,否则,机会就消失了,我们会在黑暗中挣扎更长的时间。

 

  《京华时报》肖宾:此次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10年底要投资4万亿元,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过去出台的措施当中,很少有如此明确的数字要求。"4万亿"是什么样一个概念?

  潘石屹:这些数字表明政府的决心和对目前严峻经济形势的判断。4万亿元,意味着13亿人口,每人平均3000多元,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我看到西方媒体上说这4万亿是“新瓶装旧酒”---这4万亿之中包括了计划给四川大地震重建的钱。即使扣除四川大地震重建的1万亿元。还有3万亿元,也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我对国务院十条救市政策寄予很大的希望。

 

  网友 —— 外电评论员:国务院刚刚出台的拉动内需的十条政策,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许多国外媒体都认为力度很大,认为中国的经济形势会在两个季度后有好转,您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潘石屹:中国经济体还比较小,仅占全世界GDP的6%。受到经济危机冲击后,波动一定会很大,但只要政府出台有力的政策,中国的经济恢复也会比别的经济体快得多。中国有巨大市场,也有钱,中国政府负债水平相对较低,只有GDP的17%左右,我们又有许多勤劳的人。两个季度也许会有好转迹象,但恢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我们看到工厂的关闭,工人失业,这些都不是在短期内就能恢复经济的元气的。

 

  《China Economic Review》 James Roy:此次出台的财政刺激措施对于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您认为政府真的会投入4万亿的财政支持吗?

  潘石屹:中国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国经济出了问题,中国房地产不可能不出问题。任何一个行业和企业不可能在今天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独善其身。有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才有房地产发展的基础。

  反过来,中国房地产是国民经济中重要支柱产业,对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有贡献。在今天的危机中,只要政策对头,房地产行业对中国摆脱世界经济危机的威胁也一定能有所作为。

 

  《China Economic Review》 James Roy:财政支持的出台,对全球股票和商品市场都是一大刺激。您认为这是一个短期的反弹,还是能够改变经济整体向下的趋势?

  潘石屹: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影响。如房地产行业,主要依赖城市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落后的城市,也就没有房地产发展的空间。要改变中国经济整体下滑的趋势,需要政府急救式的投入,更需要调动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的力量和智慧,把市场的潜能发挥出来,民间投资和救市是更有效率的。

  如同四川大地震时一样,既需要解放军的救助,同时更需要自救,因为自己亲人埋在什么位置,具体房屋结构等自己都比解放军更了解。

  中国的经济等待着“解放军”急行军来救援,已经等了很久了。

 

  《京华时报》 肖宾:政府投入和使用这4万亿人民币资金时,需要注意什么?

  潘石屹:首先要快,像救急诊病人一样,像救火一样。其次要防止腐败,工程、土地出让要实行更公平、更透明的招标制度,同时要接受媒体监督。不要让这些中国经济的救命钱落入了腐败者的口袋。

  在经济危机大事件背后,我们看到了旧世界秩序加速了它的瓦解,取而代之的新体制一定是物质和精神文明并肩进步的社会。这次政府的投入主要是惠及低收入群体,同时教育、环保、粮食、医疗待领域也会通过这些投入为建立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新世界打下基础。

 

 

  当前房地产市场远不能说是平稳健康

  《China Economic Review》James Roy:在不解决开发商的资金链流动性差和购房者期待房价持续下降这两个基本问题的情况下,您认为政府出台的措施能够有效解救房地产市场目前的问题吗?

  潘石屹:您谈的这两个问题的确很重要。开发商资金链紧张,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今年上半年大家争论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许多开发商大规模压缩开工面积,这对救市、恢复经济、解决就业是很不利的。其次是购房人的预期,这几个月成交量大幅度下跌,主要是大家对经济的前景没有信心。试想,如果一个家庭成员失业,或面临失业的危险,谁还有信心去购房,买衣服、在外面吃饭都会慎重许多。

  正是因为这样,政府才出重拳救市。

 

  《中国证券报》蔡宗琦:国务院此次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第一条就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这对于那些产品与保障性住房差异化不大的普通住宅开发商来说是不是无异于雪上加霜?

  潘石屹:在保障性住房中,包括三部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双限房。廉租房是与普通商品住宅市场没有冲突的。经济适用房有不完全产权,有一些冲突。双限房冲击就更大了,与普通商品住宅在产权和品质上离得很近。在一些大城市中,双限房占的比重很大。但我留意到,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每当提到保障性住房时,一般都提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没有直接讲双限房。今后这三部分保障性住房各自占的比重对市场影响有很大不一样。

 

  《中国证券报》蔡宗琦:仔细看了国务院这次新的救市措施,并没有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直接利好。那么房地产业内对新政的高度好评从何而来?

  潘石屹:国务院救市十条,被媒体称为中国“新政”。也是借此机会建立新的经济秩序,为和谐社会打下经济基础。帮助低收入人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医疗、环保方面的投入。最重要的一条是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在所有困难、考验和危机中,最大莫过于饥荒。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既给农民增加收入,也能避免和防止可能出现的饥荒。但只要是把钱放出来,就会增加市场上资金的流动,就会增加其他行业获得资金的机会。

 

  《中国产经新闻》何建华:昨天国务院部署了落实中央政策措施的七项工作,其中关于房地产的提法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不希望房价有大的波动?平稳发展是否是要维持现状?

  潘石屹:我理解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首先是成交量和开工面积,这也是衡量市场平稳健康最重要的指标。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以50%的幅度萎缩,开工面积大幅度下滑,这就是不健康、不稳定的市场。

  其次,才是房价,每个城市不同,每个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不同,价格应遵循市场价值规律,由市场去确定。如果什么样的房子价格高了,就增加什么样房子土地和资金的供应量,房价自然就会回落。

  保障性住宅的价格,由政府根据财力的补贴来决定。

 

恢复信心,尤其是恢复商业银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也很重要。

 

  《北京晨报》邢飞:温总理在昨天的讲话中提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似乎着重强调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以及普通商品房的投资收购和开发建设,该政策对一些住宅开发商的影响如何,对SOHO中国的影响怎样?

  潘石屹:国务院十条救市政策和温总理的讲话,对SOHO中国都是利好消息:一是我们没有开发与保障性住宅形成竞争的产品;二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就会有商业用房(写字楼和商铺)的需求。SOHO中国是商业地产的开发商。

  《北京晨报》邢飞:看得出政府这一次的决心和力度都非常大。这些新政的出台对您近期认为"政府救市已错过最佳时机"、"房地产市场处于L型状态"的判断有改变吗?

  潘石屹:一个月前,中央政府曾出台了十条救市政策,主要是各部门、各银行的思想,没有“统一到中央对目前经济形势的认识上”。中央政策没有传导下来,就让各部门化解了。如各商业银行房贷细则,到今天还未出台,有两家银行出台了,隔了一天又收回去了。这次不一样,把救不救市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措施也很具体。

  什么时间会从“L”变成“U”,主要看政策的细节,尤其要看各部门能不能“统一到中央对目前经济形势的认识上”。

 

  《天津日报》许佳:商业银行没有贷款额度限制后,会不会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增多,条件放松?目前一些开发商面临大量贷款到期的流动性问题,这对他们是不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

  潘石屹:“取消商业银行贷款额度的限制”是在救市十条之前,人民银行就出台了的政策。我了解到的情况是,人民银行放开后,各个商业银行面对恶劣的经济环境——许多行业都全面亏损,他们没有信心了,不敢给企业放贷了。

  恢复信心,尤其是恢复商业银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也很重要。

 

  《天津日报》许佳:据报道,11月3日万科上海公司证实,原定于2009年6月30日竣工的上海万科城花新园的住宅楼已停工。您对此事如何看待?

  潘石屹:具体项目我不清楚。年初,万科董事长王石在香港会议上曾说,要减少今年万科的开工面积。还有好多企业根本没有对外说,自己就停工了。

  在北京,我们看到一些项目在奥运会之后,再也没有复工。

 

  网友 —— 西部儿女:国务院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快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这好像与你们在西部贫困地区为学校修建厕所的项目不谋而合。这会不会更加坚定你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决心。有没有可能借此机会获得政府的支持?

  潘石屹: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宝藏,唯有通过教育才能挖掘出来。教育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事。

  SOHO中国基金会的十所试验型的学校厕所马上就要建成了,我在这里特别感谢我们公司的同事,工作在中国西部最偏远、最寂寞的地方,为成千上万个孩子们建厕所。也衷心地希望能汇聚大家的智慧,把未来的厕所建得更好、更经济环保。

  网友 —— 西部儿女:您在博客中强调"改善中国的教育是SOHO基金会的长期规划",您是否认为中国教育目前来讲比较失败,才导致您将教育作为切入点?您认为教育首先要改变的是什么?

  潘石屹:旧世界的一些秩序在土崩瓦解,包括金融、教育、传媒各个这些旧世界痕迹很重的领域,新世界的新秩序正在取而代之。

  最近走访了几所大学,看到了思想敏锐、聪明智慧的大学生们。同时,也听到许多老师、家长对孩子们的抱怨。我曾问一位家长:你读大学的孩子比你掌握的知识多多少倍?他说:你说的是信息,不是知识吧?我说,是知识。他沉默了。我又问他,有十倍吧?他更沉默了。教育应该是把每个人身上的美德、智慧和创造力挖掘出来,而不是一味去打击、去埋上厚厚的尘土。

11月10日走进北京交通大学(1)

11月10日走进北京交通大学(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0592.html

更多阅读

变形金刚2车型、全新人物大曝光 变形金刚里面的车型

万众瞩目耗资约13.6亿人民币的《变形金刚2》终于在明天就要全球上映了,这部电影的上映不仅让全球影迷大呼过瘾,同时也令全球的车迷大饱眼福。随着一句“汽车人,变形出发”《变形金刚2》一定会引爆整个暑期档。汽车人已经降临地球  

声明:《变形金刚之重拳出击 中国政府终于重拳出击了!》为网友闭上眼装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