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推动车上听书 带动社会学习(一)



  王阳:云南人,原名王文新,是一个“文不新奇死不休”的奇才,曾以“铁匠”笔名非公开发表的诗歌,创立了“男人气味”诗派,以强悍励志诗,风靡一代大学校园。1986年加入中国作协云南分会。1989年云南艺术学院毕业。1991年,以800元闯深圳,做过18份工作,创办过5个公司,经历过从0到上千万资产又回归到0的创业过程……1998年,负责整合营销传播“排毒养颜胶囊”,使“排毒”在一年时间从亏损8000万扭亏为盈超3个亿……整合推广太太口服液的“太太文化”;排毒养颜胶囊的“排毒文化”,创造了保健品营销的奇迹……2001年,与陈安之等董事股东,合资开创了“深圳梦工场”,以美国好莱坞为榜样,把“教育+娱乐”和“出版+传媒”一体化,使陈安之老师迅速在中国大陆被誉为“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立志100年只做好一件事:投资推广“成功励志产业”,让上亿中国人因为看了“梦工场出品”的一本书、一张碟、一部电影电视……而立志奋发成功!

  在北京两会召开之前,记者专门采访了梦工场的董事长兼总裁王阳。

  记者:王董,您现在做出版业多久了?您认为出版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王董:我们做了将近五年了,一直聚焦在一个方向——只做成功励志图书、CD和VCD等。

 王阳:推动车上听书 带动社会学习(一)

  梦工场做了五年出版,是因为兴趣爱好而做出成绩的。同时,也是在夹缝中艰难成长,很多的政策是不配套的,比如说增值税发票,我们今年才拿到。

  目前,中国出版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有本事的人不能名正言顺做这个产业,这是最大的问题。

  我认为,中国出版业应该肩负起让中国富强的使命。出版业是传载知识的最好载体,也是体现国家文明、发达程度一个很重要的象征与机构。因一个国家的文化是通过文字来表现,来传承的。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说是“文字”。如果人没有文字来记载文明,记载前辈的经验,人就会像猿一样——每一代新出生的猿,都从头再来,靠自我摸索积累经验,猿亡经验亡,所以猿人进步很慢。而人类因为有了文字,有了出版,人才开始快速进步。

  今天的家庭、企业、个人都需要学习更好更新的经验,所以,出版业要让中国富强的使命会更加重要,需要让更多的有企业家精神及本事的人进入这个行业。但是,这恰恰是目前出版业的最大问题----因赢利模式落后,人才成了出版业发展的瓶颈。

  记者:您认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政府怎么样做才能帮到企业?

  王董:最需要解决的,除了前面提到的行业门槛的问题,最突出的还有两点:一个是新华书店系统,一个是盗版问题。

  首先,政府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干预新华书店系统。比如说新华书店的结算系统,竟然有半年、一年、三年才结账的习惯,这在其它行业里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现在,出版业里面市口最好的就是新华书店了。但是新华书店拿着出版商的款,出版社的款,货卖了,不给钱,有这样普遍的规律。对国营出版社来说,可以靠三角债拖,可三角债不断越拖越大,大家都在欠钱,新华书店欠出版商的钱,出版商欠印刷厂的钱,出版商又欠作者的钱,作者没有钱,那么出版业就一定会萎缩,这是恶性循环。

  所以建议政府要推动出版业发展,首先要干预出版业的终端方面。新华书店一定要进行市场化改革,让强者去做,会经营的人去做。这样我们的出版社、出版商赚钱了,作者才能赚钱,作者赚钱了,我们出版业才会越来越繁荣,知识、文化才会越来越长久。这是很大的问题,若政府助出版业赢利,人才才会涌入。

  第二个最大的问题是盗版的问题。盗版等于在剥夺出版单位的利润,在剥夺作者的利益。国家应该像打击盗窃犯罪分子一样打击盗版,靠公安来抓。如果公安局不介入抓盗版的行列,不把盗版列入盗窃一样的罪行,那么盗版一定禁止不了,光靠文化局抓盗版没有用,应该是立法案来重抓。

  盗版像盗窃罪一样立案,抓盗版要像抓盗窃犯一样地抓,中国及全球的知识产权才能真正得到保护。

  如果有知识的人、传承人类思想精华的大作家,不可以赚到很好的利润,那么这个国家伟大的作品,就一定不会多,因缺乏创作的动力,延续下去的理由。

  记者:您刚才从行业进入、新华系统干预和打击盗版三个方面,说了出版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希望政府做什么。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比喻成“出版业的上游”,那么可以把读者读书的方面比作“出版业的下游”,您觉得要促进出版业发展,在这方面最需要如何加强力度?

  王董:前面说到的,是出版业要发展很重要的三点。因为有盈利点,这个行业才会发展,没有盈利点,这个行业可能会越来越萎缩。政府已经对家电商场出现的欠款情况进行了干预,三个月不给厂家钱,你可以告得让终端店赔钱,赔款,甚至罚款。

  另外一个角度,要促进出版业的发展,就是要形成“全民读书学习”的风气。

  很多城市都在说深圳市在搞文化立市,很多城市都在抓文化。抓文化靠什么?靠政府靠企业推动形成的社会风气。

  比如说我们到北京,最大的感受就是塞车很严重。大多数人在塞车的时候都无所事事,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及青春。而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外发达的国家,会有80%以上的人,利用车上的时间来学习,若变成中国人的习惯,那就能每天多出上亿小时的学习时间。

  我自己有体会,在车上很难看书,但是你可以在车上听国际级的成功大师陈安之的CD,MP3,录音带,让自己在上下班的途中,激励自己,每天学到悟到,每天活得充实,有劲,情绪高涨……

  人不论是自己开车,还是坐公交车,地铁,打的士,都可以听录音。你可以很容易地在书店音像店,选择到你可学的知识性技能型的CD,MP3,录音带……

  记者:您认为,在这方面,两会可以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这种“听书学习”的风气,值得政府像号召使用互联网一样地推动。

  老百姓“听书”会有什么好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0817.html

更多阅读

投资迷局中的财富未来(一):直面中国,投资迷局

投资迷局中的财富未来(一):直面中国,投资迷局珍园文化   赵梅阳在世界的版图上,只有中国这块最难为投资者看懂,中国进入投资迷局的混沌时代。为此,笔者将撰文四篇,分别为:直面中国,投资迷局;聚焦全球,高端消费;共赢珍园,玉品人生;创新模式,财

夏吉国:3万元起家拼成羽绒被大王(一)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

“金王”林世荣:从“金厕所”挖到滚滚财源(一)

林世荣为什么想到要建一个黄金宫殿,又为什么一一卖掉,却唯独不卖金马桶?让我们去认识这位少小经历了贫困生活,遭遇过无数次失败,最后成为一代“金王”的传奇人物。咀嚼他的创业之路、探析他的成功之道、学习他的管理哲学。 林世荣简

营销专家吴岱妮:规划人生让工作生活更精彩(一)

吴岱妮简介: 吴岱妮,台湾人,16岁独自一人在加拿大读完高中,18岁去纽约读大学,曾在纽约的FIT大学和Parsons设计学院攻读广告和行销传播专业,其间参加匹兹堡大学一个环游世界的项目,毕业后,在纽约当代艺术馆(MoMA)担当高级市场顾问,从事艺术行

王琼创业:与‘狼‘共舞的美丽女人(一)

【编者按】十一年前,她下岗创业,在偏远的西部进入一个平淡无奇的行业,继而建厂,以加盟方式筹资,股份改造,海外挂牌上市,被英国《观察家》杂志称为“中国企业第一夫人”。 1996年,在一家外贸公司担任......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企业。

声明:《王阳:推动车上听书 带动社会学习(一)》为网友路过你的时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