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为什么把人能作为资源



系列专题:《直击管理靶心:追求效果第一的管理》

  第二章 天生一人,必有其能

 第4节:为什么把人能作为资源
  为什么把人能作为资源

  如此好人

  某地有个虐待父母的青年人,邻居指责其“不是人”、“禽兽不如”。为了逃避劳动,本来体壮如牛的他却声称浑身是病。村委会会同公安派出所把他弄去体检,经过全面检查,医生告诉他:“你是好人,不是病人。”这青年人头脑还很好使,赖着医生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出于促使其劳动的良好意愿,医生写下了“李××是好人,不是病人。”青年人拿着这张医生证明,把“不是病人”几个字涂掉后,对父母讲:“你们别折腾了,看看,折腾的结果是进一步证明我是好人。”村委会把他安排到附近一个砖厂工作,没几天就因过分懒惰被开除了,他居然拿着医生证明质问负责人:“你们为什么要开除好人?”案例分析:① 明明是“人”,邻居为什么要说成:“不是人”、“禽兽不如”?

  因为邻居的评价是依照人的“社会属性”来评价的。

  ② 明明是虐待父母的“犯罪嫌疑人”,医生为什么说他是“好人”?

  医生是依据人的生物属性来评价的。

  ③ 砖厂为什么开除他?

  因为砖厂是依据人的资源属性来评价的。即使他有优质的体能,涂改医生证明也说明他有正常的智能,因为“态度”低劣,导致了其人能质量的低劣。

  一、什么是“人”

  人,是社会性高等动物。

  “人”,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从不同的属性出发,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生物属性来进行定义,人就是高等动物;从化学属性来进行定义,人就是以碳、钙、铁、氧、氢等主要元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从物理属性来进行定义,人就是一个独立的自动控制机器……

  所有属性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人类社会的“人”,必须、也只能依据社会属性来定义,否则就会产生错误,定义出来的“人”就一定会“人”将“不人”。图2-1人与人能资源

  二、人,不是资源

  人类早就认识到自身的“资源”属性,奴隶社会已经把人当成资源进行买卖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里这样表述:“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牲畜是会发声音的工具,无生命的劳动工具是无声的工具,它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此。”“会说话的工具”不就是资源了吗?

  但是,“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社会把人当成资源既是对社会的反动,也是对人性的抹杀。

  在人类社会,只要按照社会属性分析他是“人”,你把他当成人他是人,你把他当成资源他依然是人。当我们以人的分属性(比如资源属性)取代人的社会属性的时候,“人”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质变。如果这个世界的主宰不是人而是牲畜,那么,在这种社会里把人类当成资源就顺理成章,就像人类对待牲畜资源一样。“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源于美国,它是“经济原教旨主义”的必然产物。在经济原教旨主义者的眼中,人在经济面前仅仅是资源而已。自从“Human Resource”翻译成“人力资源”引进中国以来,由于一些人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人与人的资源属性的关系,不管是学术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陷入首鼠两端的误区。强调“人”的时候就否定人的资源属性,强调资源属性的时候又把“人”当成了资源。让人困惑的描述

  有专家这样描述: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性资源。人是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人力资源既是人类社会的主体,又是人类社会的结果。(《管理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赵丽芬主编)案例分析:人类社会的主体只能是“人”,“资源”怎么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类社会的活动结果只能是为了“人”,“资源”怎么会成为“人类社会的结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混淆了“人”与“人的资源属性”。不难看出,在作者的认识中,人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就是人。

  三、人力,不是资源

  中文中的“人力”有两种含义,一是“人”,即劳动力;二是“人的力”,即Human Force。

  按第一种含义,走入把“人”当成资源的误区。按第二种含义,“人的力”并不具备“资源”应有的特性,它是人能这种资源释放做功的中间环节。

  比如:人们把“电力”当成资源,但“电力”的含义是“电”,并不是“电的力”。电是资源,“电的力”是电这种能量资源释放的产物,不是资源。因此,人们买卖电是以电能为计算依据而非“电的力”。不同单位、不同用途,等量的电能并不能获得等量的“电的力”。

  四、人能的本质是资源

  人之所以活着,全靠不断开发、利用自身的人能——智能、技能、体能。当个体体能为零的时候,个体就成了尸体;当智能为零或趋近于零的时候,人就成了“植物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人生,就是“以能为己”的一个过程!用自身的智能、技能、体能,为各种需要服务——精神和物质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在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人能自始至终是“资源”。有付出才有回报、有耕耘才有收获,不付出自己的人能资源,就不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即便是“望梅止渴”,也需要付出智能去想象、付出体能去调动唾液,即使是用社会所不容的坑蒙拐骗、杀人越货等恶毒手段来满足需要,也同样要付出智能、技能、体能。

  五、只有把人能作为资源,才能真正“以人为本”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资源”或“人力资源”的理论和实践,都与“以人为本”格格不入。一旦把人或人力当成“资源”,以人为本——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就自相矛盾。

  员工的质疑

  某生产线员工因为路上堵车而迟到,工厂因此而扣了他的工资。员工不服,找主管理论:“公司大张旗鼓地讲以人为本,迟到不是我造成的,扣工资能体现你们说的以人为本吗?你们根本就是说一套做一套。”主管很气愤:“你迟到十多分钟,生产线就延迟了十多分钟开工,扣你那点工资能弥补吗?我没把全部损失算在你头上,就已经很以人为本了,你居然还有意见。”案例分析:员工迟到,其人能并没有被利用,当然不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因为迟到影响组织做功,自然该追究责任,这本身就属于“以人为本”的内涵。

  当我们把人能从人身上抽象出来以后,在遵循人能资源自身规律的前提下,“以人为本”既便于理解,也便于操作,可有效避免认知上的混乱和误解。可以这样讲:只有把人能作为资源并遵循人能资源自身规律,“以人为本”才能从理论和实践中找到正解!那么,人能与人能资源的定义是什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1039.html

更多阅读

未来人才需求趋势 第4节:前言 π型人的社会需求趋势

系列专题:《做左右逢源的职场达人:π型人》    前言 π型人的社会需求趋势  在就业市场中,正掀起一波对π型人的需求热潮。  蓝色巨人IBM意欲突破IT产业的固有范畴,对于扩展经营领域展现出雄心壮志,故对于新聘人员有更高的要求。

第4节:为什么鸡对我这么重要(1)

系列专题:《永不放弃:我就是要挑战这世界》  内文二:  为什么鸡对我这么重要  好啦,现在你知道我是个漫画家,而且我觉得自己画得挺好的。只是,不管画得再好,我的漫画还是不能取代食物或金钱。我真希望可以画饼充饥,画个花生果酱三明治

第4节:为什么不能总对别人好——距离与美感的关系(3)

系列专题:《不被操纵的秘密: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第二种是个人距离。▲这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间直接的身体接触已不多。其近范围在1.5~2.5英尺(0.46~0.76米),以能够互相握手及友好交谈为宜。

第8节:什么样的人可以作为成功的榜样(1)

系列专题:《日益增强幸福与成功的EQ笔记:心眼力》  4. 什么样的人可以作为成功的榜样?  吉田松阴、上杉鹰山、甘地都是我心里优秀的榜样。这三位的相同点绝对不是聪明,而是真诚的生活方式。  有这么一件的趣事:1961年,美国第35

第4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4)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农庄里的时间观  整个中世纪和新时代初期,人们的时间观和大自然紧密相连。人们根据劳作的要求提出星期和四季的概念,它们与日出、日落及宗教节日一样对人们的时间观有着重大影响

声明:《第4节:为什么把人能作为资源》为网友壹劍挑全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