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世界首富的敌人

 李开复:世界首富的敌人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

 他加盟了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公司,同时成为世界首富的敌人

  他不是Hip-Hop明星、也不是中国首富,但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李开复在中国受到年轻人更热烈的追捧,其新书《做最好的自己》短短几个月已经销售超过30万册。10月,他的全国高校巡回演讲,本来免费的门票在校园中竟被拍卖至450元,甚至还出现了假票。而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安徽大学,7000名年轻人争先恐后的涌入会场。这位世界级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已经成为了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教父,而他开始筹建的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则被广大高校应届毕业生认为是理想的工作圣地之一。

  2005年7月,当Google官方宣布这位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时,李开复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人——他加盟了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公司,同时也成为世界首富的敌人。直到2006年1月,Google才与微软达成和解协议,李开复在Google中国的工作全面解禁。

  李开复的到来,引发了留美华人回国发展的小小浪潮,不少Google总部的华人工程师都希望借此机会加入到中国发展的行列中。

  这位科学家信誓旦旦地要将Google闻名全球的创新文化和最先进的工作方式复制到中国。为此,他并没有采用大量招募经验丰富工程师的方法以迅速成立Google中国研究院,证明他的个人能力。他坚信只有在白纸上才能复印出Google那五彩缤纷的LOGO。目前他领导的中国工程研究院已经得到了80名一流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大多来自于名校的计算机系。

  李开复不仅引入了Google平等、自由的管理结构,也不仅照搬了著名的20%自由支配时间等创新形式。他还通过个人努力,说服了5到10位国外知名的科学家加入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长期留在中国工作。更重要的是,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真正的培训目的是培养这些刚刚招募的本地员工的创新能力。“如果你要让Google的精神在中国可以发扬和成长,你一定要做到创新本地化。”李开复告诉《环球企业家》。

  甚至这些菜鸟工程师的技术问题都不是李开复最关心的东西,他特意为他们安排了一套Google中国特有的培训计划——情商培训。通过可以倾诉苦衷、深入了解公司文化的导师制度、培养团队合作的野外拉练、直面失败压力的模拟项目开发等内容,希望在中国培养出自信客观、理解失败并且善于沟通的国际化工程师,而这些人同时又非常了解中国的市场情况。从而在公司内实现自下而上的创新。

  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李所作的一切,发生在一个缺乏研发力量的国家。当印度因为语言和纪律优势在IT技术服务方面闻名于世界的时候,大多数中国公司的生意还只是依靠模仿或者购买,而不是创新。整个国家的研发投入甚至只有GDP的1%。李博士的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正在聚光灯下向整个中国演示一套全新的做法。甚至在多年以后,这座工程研究院可能真的成为中国创新和研发力量崛起的发源地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1132.html

更多阅读

李开复:看不见的“创新”塑造中国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李开复  今天,没有人怀疑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军地位,更没有人怀疑中国这个巨大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真的可以轻松成为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吗?我们需要冷静分析。 数一数中国制造,没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

李开复:微软无处不在的白板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 文/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那段时间,凡是到微软研究院来参观的客人,都会忍不住感叹:“这里怎么有那么多写字的白板?”有的客人坐在我们的休息室里,会惊讶地发现,就连手边的茶几都能“写字”。  白板

李开复: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李开复: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   要有勇气,去挑战那些认为不能被改变的事;   要有肚量,去接受一些不可改变的事实;   要有智慧,可以分辨哪些是可以挑战,哪些是需要去接受的事实。      李开复,GOOGLE全球副总裁

李开复:我要找什么样的人一起创业?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当本刊记者走进创新工场办公室时,稍显纷乱的布置表明这是一个创建不久的公司。但桌子上放置的《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的书籍好像在阐释这里的与众不同。  这就是李开复即将再次起航的地方。巧合的是,楼下

李开复:学习管理的艺术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 苹果的产品总被视为艺术品,而它们的创造者——苹果的员工们,也颇有艺术家的特质,每个工程师都是天才,都个性十足。因此,我深信“放权”才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我把自己看成公司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桥梁,先从高层那

声明:《李开复:世界首富的敌人》为网友梦好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