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群:断裂的“金手指”(二)



 严:……

  犹如醍醐灌顶的严晓群自此明白了,所谓的民营企业"国际合作、行业整合与资本运作"三联动的模式,其实最关键的推动力是资本。

  此后,在南京中商上小试牛刀后,严晓群开始在资本市场上一发而不可收。2000年5月,严晓群吃进一钢异型(后更名上海科技),斯威特集团几乎是以一年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速度开展"造系运动",2002年中纺机,2003年小天鹅,2004年陕长岭,短短5年时间,斯威特系已蔚然成形。其间,他还曾在广济药业、重庆实业、海南航空等股权运作中有所表现。一度被人捧为股市的八大神秘炒家之一。

  依靠高速运转的资本陀螺仪,他的帝国版图开始呈几何膨胀。鼎盛时期的斯威特系企业横跨了几个省、十几种产业,产业从娱乐业、媒体,到足球、地产、零售、环保等等,四面出击的斯威特大篮子里几乎什么都装。这段时期,他个人也获得了很多荣誉。

  2005年1月,40岁的严晓群当选2004年度南京十大经济人物时,他的获奖感言是:产业运作是斯威特集团的一个强项。

  经过5年的苦心经营,精心布局,他的产业触角几乎已经伸到了所有的热门产业里面。评委会给他的评语是:去年收购小天鹅,今年又将小鸭收入账下,他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以自身的大智大勇,完成了别人不敢做不敢想的事。

  然而,正所谓盛极而衰。11个月过后,上海科技(600608)一纸公告,披露了南京斯威特集团关联企业占用3.82亿资金,斯威特危机瞬间爆发。

 严晓群:断裂的“金手指”(二)
  此后的法院诉讼频仍,银行相继冻结,3元钱出手南京口岸公司,放弃中纺机,证监会立案调查一步步将严晓群推向漩涡中心。

  一位斯威特的员工私下对记者描述严晓群现在的处境:"卖房子、卖地,他这个年不好过呀。"

  据悉,在危机爆发之后的一次会议上,严晓群表示,集团的大部分小公司、子公司都要自己找饭吃了,集团不会再输一滴血。

 面对黑云压城,斯威特对外统一口径是有信心渡过危机,给出的病灶是扩张速度过快,企业的内控不力;宏观调控后,银行惜贷严重。并不时地引入房地产这个概念来暗示,自己的实力尚存。

  房地产是众所周知的烧钱产业,斯威特是否在侧面披露着资金紧张的原因就是圈地占用资金过巨这一信息呢?

  严晓群曾在一次公开场合上说,民营企业搞"短贷长投"是违规的,但想搞"长贷长投",有谁会贷给我们呢?或者这就是斯威特危机的真正根源。

  斯威特到底有多少房地产储备,这不得而知。在溧水县的柘搪镇,毗邻机场高速路的路边,有一座乌山。在这里记者了解到,整座山都被严晓群买下了,远远望去,小别墅遍布整座山。山下的入口就是斯威特旗下的南京有有(YOYO)足球俱乐部的基地,而基地门口挂的牌子是斯威特系曝光率很高的伟龙环保科技。

  在现场,记者想进入参观,被工作人员挡在了山下。据在此施工的工人讲,整座山的房子也没卖出几套。

  危机中的严晓群

  危机中的严晓群是个什么样子,他的部下这样给记者描述:"还是不变的方格衬衫,一双布鞋,走起路来迅速又悄无声息,这段时间比平时更加沉默寡语了,看到他时,更多的是若有所思地坐在办公桌后面一根接一根地抽着一种产自韩国的女士香烟。"

  本来就在媒体面前颇为害羞的严晓群,在这个非常时期,更加深居简出。

  2005年12月14日,南京已经进入这个城市最寒冷的季节。由于先前电话联系被拒绝,一直苦候的记者只能登门造访,一探究竟。

  斯威特集团总部就位于南京市集庆路上江苏通信大厦写字楼内。在一楼大厅的楼宇指示牌上,记者几乎看到了斯威特系所有知名公司的名字,密密麻麻地罗列其中。看来,庞大的斯威特系核心产业都集中在了这座20多层的写字楼中。在颇费了一番口舌之后,记者终于进入到了总部。

 尽管处于四面危机之中,但在斯威特集团的总部却显得很安静。公司内部看不到任何工作人员,大约10分钟后,斯威特集团的新闻发言人朱君宇出来接待了《英才》记者。

  "严总是不可能接受采访的。"

  "那对于现在公司的处境,严总有个什么说法呢?"《英才》记者问。

  "该说的都已经公布了,不可能再有新的说法。你现在见了严总也不过就是‘市场化重组‘和‘瘦身‘这些东西,根本不会有新的内容。"

  由于近日有报道称小天鹅对斯威特实施严密财务封锁,严防严晓群掏空,对此朱显得很不满,当时拿出手机给小天鹅副总裁徐源打电话询问。在电话里,徐源对记者一再表示,他对那篇采访的曲解很气愤,"斯威特还是小天鹅的大股东,我们是市场化公司,封闭式运作,没有针对斯威特的特殊封锁。"

  按照严晓群给出的思路,斯威特渡过危机的途径就是市场化重组、自主瘦身,确定以小天鹅为主的家电和原来的高科技通信产业为主业,砍掉不相关其他产业。这意味着,严晓群的回归之路将是一条变卖家当之路。

  在市场化重组的过程中,严晓群选择的是财务投资者,过程很神秘。中烟投资3元收购南京口岸,猜测中的中信进入等等,都是暗流涌动,雾中潜行,有时更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而关于中信介入重组一事,记者在致电北京的中信最高层时,得到的答复是:"斯威特集团是干什么的?听都没听过。是他们下边的人在做吧,我们不清楚。"

  与重组相比,更为艰难的是瘦身过程。根据斯威特网站提供的数据,斯威特集团在国内的成员企业有30多家,其中不包括海外的产业布局。如何回归主业,如何重新布局庞大的斯威特系,以"瘦身"求"渡劫",将是一个痛苦的取舍过程。

  庞大的斯威特体系有两大的核心公司,就是斯威特集团和西安通邮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其中西安通邮是斯威特集团占94%的大股东,而严晓群本人是西安通邮占80%的大股东。

 一点令人不解的是斯威特集团和西安通邮的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都不是严晓群,西安通邮的法定代表人是项思贤,而斯威特集团的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是一个叫严明保的人。记者查阅的工商资料显示,严明保出生于1971年2月2日,18岁参加工作,在溧水县城建局,随后在溧水县城乡建设局,连工作20几年的老职工也不知道这个人。记者经多方打听,也没能查清这个人究竟是谁,究竟存不存在。

  而在斯威特内部,人们也都是三缄其口,对于严明保与严晓群的关系也都讳莫如深。

  2006年,阵痛中的斯威特趋于平静。这一年,能否顺利完成回归实业,重塑主业的瘦身计划,下一步斯威特将何去何从,这些都是问号。严晓群的救赎之路也许是痛苦、漫长而且荆棘密布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1142.html

更多阅读

严晓群:盛极而衰

 斯威特集团的前身是南京斯威特新   技术创业公司,正式成立于1992年8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方信息产业集团兴办,严晓群时任总经理。后因中科院于1993年退出,性质变为民营,严晓群出任董事长。   严晓群上任之后,出手收购了上海科技、

漆黑的魅影金手指 严晓群断裂的金手指

 终点又回到起点,眼下严晓群最想做的是“瘦身”。鼎盛时期的斯威特帝国遍布数省,产业涉及环保、媒体、零售等十几个领域,而在三年的股市大萧条,金融宏观政策大调整的气候之下,终因体力不支,内力不够而被自己的规模拖垮。   选择回归实

独断严晓群:游离在信任和不信任间的资本迷阵

 随着斯威特危机的日渐曝光,危机的主人公严晓群也更为人们所瞩目,在严晓群眼花缭乱的资本迷阵背后,他的管理风格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严晓群身上有诸多的光环。例如他在江苏省企业界的名气惟有张近东可以媲美,后者是苏宁电

严晓群:斯威特不会倒下

 斯威特资金链风波的中心,是终极控制人严晓群。   面对斯威特集团成立以来最严重的资金、信誉危机,斯威特是否会就此倒下?严晓群如何拿出有力措施?旗下资产又将如何处置?2005年12月7日晚,严晓群接受了《证券市场周刊》独家专访。   

双面严晓群:实业起家却沉溺资本

如果为严晓群简单画一张素描,我们会看到一个“双面”的严晓群。   南京有有(YOYO)足球俱乐部主帅胡云峰回忆说,他在多个场合见过严晓群,这位斯威特的掌门人每次的穿戴几乎无一例外为一件蓝衬衫、普通西裤,以及一双布鞋。多年来,浑身上

声明:《严晓群:断裂的“金手指”(二)》为网友哥從輕易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