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小三廖空姐 郎咸平的制胜七剑(一)



 从2005年底到2006年初,自称“皇帝新装故事中的那个小男孩”的郎咸平,频频遇到挑战。

  2005年12月27日,四川成都银河王朝大酒店一次论坛现场,著名的郎咸平教授在台上侃侃而谈长虹两届管理层如何通过MBO将国家的资产据为己有时,长虹的新任掌门——同样著名的少帅赵勇自己掏了近4000块钱悄悄地坐到了会场的第一排。郎教授的演讲一向极具煽动性,与会的嘉宾听得是如痴如狂。演讲结束,听众们掌声不断之后,随着赵勇的举手提问而让这次演讲开始多了一些戏剧的成分。

  赵勇简短地表明身份便迫不及待地问了郎咸平一个问题:“你是否说过朝华第一大股东四川立信的老总是赵勇在清华大学的同班同学?”语气中火药味十足。

  有理由相信,当时的赵勇一定是有备而来,而且一定在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功课。但让赵勇没有想到的是,郎咸平可不是泛泛之辈,当年和TCL总裁李东生在电视上过招时,他就凭借自己的伶牙俐齿抢尽了风头,这次赵勇的突然袭击,郎咸平自然不会让争论的主线按照赵勇的思路走。郎咸平装了一个小糊涂,“我今天讲的和你赵勇无关,我讲的是中国企业都有的问题,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将此次辩论的中心完全定格在自己掌控的范围之内。

  到最后,赵勇反攻为守,郎咸平却步步紧逼,赵勇最后只能用发誓来回应郎咸平:“我可以向你保证,你的预言是错误的!”郎咸平则平静地回答:“哦,我告诉你,如果这是真的,我替全国老百姓高兴,我替他们谢谢你!”

  这段时间,挑战郎咸平的还有一些著名学者,如李开发、李肃。郎咸平呢,照例是我玩我的,你要和我玩,就得用我的规则那一套。找我出场?可以,出场费先拿来,否则一概免谈。

  从某种意义上说,赵勇突袭郎咸平,郎咸平一定不会生气,相反会非常高兴,因为老郎知道,又有帮自己继续火下去的“伴”了。当年,当德隆神话如日中天的时候,郎咸平却大胆预言德隆泡沫必破,引来一片愕然声,结果让郎教授不幸而言中,德隆系土崩瓦解;当科龙的老板顾雏军因为资本运作而风头正火的时候,郎咸平也学香港导演徐克来了一个“七剑下天山”,凭借“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七把长剑直接向顾雏军叫板,引来顾老板一场投诉。之后不久,顾雏军便身陷囹圄。一时之间,郎咸平引起的旋风在华人经济学家群体当中无人能及。在内地,从一文不名到声名鹊起,短短几年内,经济学家郎咸平变得大红大紫,风头甚至盖过无数娱乐明星。由于《人力资本》和郎咸平有过多次亲密接触,总结其职业发展轨迹,我们发现郎咸平的成功之道正好暗合“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这七点,郎咸平不仅仅用这七把长剑挑战别人,更是用这七把长剑战胜职业成长路上的各个“敌人”,从一个放牛班的学生成长为华人当中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第一把剑:安营扎寨

  台湾出生和长大,浸淫美国十年获得学术地位,然后杀回中国香港和内地安营扎寨……

  10年之前,郎咸平其实已经非常有名,但只限于美国经济学家的圈子里。郎咸平到美国沃顿商学院读书的时候是1984年,不到3年的时间拿下了金融学博士学位。其后,他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从不同的大学汲取不同的养分,其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逐步奠定了自己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正当他舒舒服服地当着他的教授时,据郎咸平回忆,朋友对他的一席话点醒他这个梦中人:“你在美国,大约有二三十位专家和你有一样的造诣,但在亚洲乃至欧洲,关于公司财务研究,你郎咸平可能是第一人。”

  单从进行学术研究来讲,美国的学术环境更适合郎咸平的成长。如果郎咸平一辈子呆在美国,也许若干年后,郎咸平会拿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但需要在竞争的路上和众多旗鼓相当的对手拼个你死我活,胜算不是很大。如果离开美国,郎咸平的学问和影响力已经一流,只要找准落脚点,不愁不会开花结果。

  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历经沃顿商学院的锤炼以及美国社会的熏陶,郎咸平已经领悟到适合自己才能发挥的是亚洲而不是美国,只有在亚洲,他才能够更容易凭借自己的背景、才华争得一席之地。思前想后,郎咸平决定还是回中国发展,那是1994年发生的事情。于是,他决定回台湾发展。没有想到,台湾的大学非常喜欢郎咸平的学生,但是却不欢迎郎咸平的加入,郎咸平只好将落脚点定在了香港。当时,香港有两所大学对他非常感兴趣,郎咸平最终选择了中文大学。

  如果认为郎咸平只把中文大学当作安身立命的地方就大错特错了。1994年,香港虽然还没有回归,但是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地位,郎咸平得以在这个地方非常方便地关注着内地的变化。郎咸平对政治风向的敏感度同经济风向的敏感度一样高,他清楚地嗅到内地将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地开始关注内地的经济政策。

 2000年,项兵从香港中文大学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有意想让郎咸平也去北大讲讲课,而这给了郎咸平一个绝好的接触内地的机会。郎咸平在学术研究方面并非浪得虚名,在演讲的风格方面更是独树一帜,郎咸平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来剖析企业在融资和财务方面的问题,他的课非常受学生欢迎。所以,当项兵获得李嘉诚基金会的投资成立长江商学院之后,为了提升人气,项兵又重金将郎咸平请了过去。

  至此,台湾出生和长大,浸淫美国十年获得学术地位,然后杀回中国香港和内地安营扎寨,郎咸平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国外归来的经济学家在中国内地成功的成长环境。有了适合折腾的环境,种子又不错,成名成腕的野心很大,赚钱的目的性很强,接下来就是等待机会,而机会是一定会来的。

  第二把剑:乘虚而入

  内地经济学家集体失语,就被郎咸平这样一个从远方而来无牵无挂的聪明人乘虚而入……

 郎咸平小三廖空姐 郎咸平的制胜七剑(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平平静静地在香港中文大学做了4年学术之后,他突然发现自己如果还是在校园里走学术研究之路的话,无异于重走过去的老路。郎咸平离开美国的时候,他就知道学问不能只在纸上用来博取虚名。如何让自己的学术研究不仅仅是变成学术刊物上苦涩的论文和教室里回荡的声音,如何让自己通过学术研究获得名利,他在苦苦寻找着出路,也在等待着机会。

  2000年,香港特区政府财经当局修订《证券及期货条例》。郎咸平看完条例之后,发现里边有许多漏洞。于是,针对投资银行操纵股市的现象,郎咸平写出大量文章支持港府所提出的辩方举证,立刻遭到以高盛为首的十大投资银行的激烈反对。

  2001年2月3日,当立法会讨论相关议题的时候,郎咸平不请自去,舌战代表十大投行的25个律师。现场唇枪舌剑,但25个律师始终没有办法压倒郎咸平,而有些问题却让郎咸平质问得哑口无言,郎咸平的口才可见一斑。其实,这场口水之战,如其说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郎咸平自导自演的一场秀,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郎咸平便正式口口声声表述自己是股民的喉舌,代表的是最广大中小股民的利益。惟一有点遗憾的是,虽然有媒体对这场口水战做了报道,但引起的反响不大。毕竟香港的股市相对成熟一些,而香港的股民对于香港的股市一直充满着信心。所以,当记者奔赴香港做实地考察的时候,发现郎咸平在香港默默无名,属于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那种普通老百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1202.html

更多阅读

市场拓展计划 三四级市场的特点与拓展(2)

-以海南为例在文章《三四级市场的特点与拓展(1)—以海南为例》中,我们分析了三四级市场的特点。这些特点影响了家电厂家开拓三四级市场的思路与方法。本篇文章中,作者就三四级市场的拓展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选择家电一条街的客户三四

市场营销的三个层次 化妆品企业营销的四个层次(1)

中国的化妆品行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无竞争、到九十年代的相对竞争再到新世纪的白热化竞争;经历了行业的混沌期企业没有明确的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发展,到行业的半透明状态从

中国绿线CEO廖杰远:电话线里掘金砖(一)

主持人:2007年3月的一天,有一位姓陈的先生从日本回到了北京。陈先生在日本定居多年,这次专程回国是要谈一项重要业务。可刚到北京就把手机丢在了出租车上。这下子可把陈先生给急坏了,所有客户的联系方式都在手机里,这手机一丢,陈先生真有

小本创业:盘点出49个特色赚钱好项目(一)

 1、礼品代理公司,飘向都市:   业务内容有如下几方面:元旦、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礼品代理;生日礼品代理;婚、丧礼品代理;其他工作关系性礼品代理。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三天两头都有送礼的机会,特别是那些官场人员、商场领导、社

声明:《郎咸平小三廖空姐 郎咸平的制胜七剑(一)》为网友泣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