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我对未来的判断都是对的



  “汽车狂人”李书福——

  吉利控股(HK0175)董事长李书福,这个被称为“汽车狂人”的草根企业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使一个“手工作坊”变成年产30万辆的中国汽车第一民企,并使吉利车成为许多外国人的第一辆中国车。但是,与想象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有所不同,在接受采访时,他言辞谨慎而简练,只在最后才露出“李书福式”的自信——我对未来的判断都是对的!

  中国汽车企业还不够多

  记者:您鼓励更多的民企进入创新领域,但对已经上了产能过剩“黑名单”的汽车业来说,更多民营企业的进入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李书福:我倒认为中国的汽车企业还不够多。通过企业间的竞争,失败的被合并,国际竞争力培养出来了,没有什么浪费。

  记者:60%的国家科技创新基金投向民企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比例。以吉利为例,您觉得国家投入多少合适?

  李书福:60%是指国家在政策的倾斜上要把重心移向创新的源泉——民营中小型企业。这是一个政策导向,而不是一个量化概念。

  我的目标就是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

  记者:去年吉利车在马来西亚本地销售受阻,是不是让您很有挫败感?

  李书福:我们在马来西亚建厂已经得到批准,现在允许一部分在马来西亚销售,但另一部分还是要卖到马来西亚以外。

  记者:吉利会不会很快进入美国市场,您预计会很顺利吗?

  李书福:不会,太难了!他们会用很多方式来限制、打压、制约。但是出口海外这条路我一定会走下去。我的目标就是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

  他们(合资企业)永远造不出3万元钱的车

  记者:吉利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但如果有一天,合资企业也造出了低价车,吉利是对手吗?

  李书福:不可能,他们永远造不出3万元钱的车!一汽、二汽或许能造出5万元的车,但性能肯定达不到吉利自由舰的水平。

 李书福:我对未来的判断都是对的

  记者:从吉利拿到汽车“出生证”到现在已经四年多了,这期间,您作了许多大胆的决定,如果重走一遍,有没有哪些决定是您要修正的?

  李书福:几乎没有。我对未来的判断都是对的。我说“汽车要进家庭”,现在做到了;“走出去比引进来更重要”也是我说的,现在车企都想走出去;我每年都呼吁小排量车解禁,现在也实现了。

  记者:您认为国家在政策上向民企倾斜要达到初步的成果需要多久?

  李书福:3至5年。我认为3至5年后,就会达到我说的这个状态——60%的国家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民企创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1226.html

更多阅读

李书福:中国汽车无法绕开的名字

李书福:中国汽车无法绕开的名字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1986年,李书福以制造冰箱及冰箱零配件开始创业历程,1993年进入摩托车制造业并于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业。20多年来,吉利集团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中国汽车行业率先取得

李书福:我要收购他们

12月23日晚,李书福登上央视“2009年度经济人物”的颁奖台,从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手中接过奖杯,“也该是李书福领奖的时候了!”李荣融这样评价李书福的入围。  一位民营企业家和央企大管家在这种场合握手,颇具戏剧性——10年前李书福带领

李书福:用心记住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的使命

 12月23日,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颁奖典礼。以下为2009央视经济年度人物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主题演讲:   主持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在竞争的过程中也需要比较和融合。这一点李总很有发言

李书福:该走的路我清楚

李书福:该受的苦我来受,该走的路我清楚   公司名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申领牌照时间:1997年开始,2001年吉利进入国家经贸委汽车目录   此前身份:摩托车制造商   获取牌照的关键因素:以合资方式打“擦边球”,依赖地方政府的支持,当

李书福:我十年前就曾说过通用汽车一定会破产

自主品牌汽车不行了,说自主品牌行将消亡。现在,这样的声音又开始甚嚣尘上,要我看,面临破产的不是中国自主品牌,而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11月7日,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十年前我就预言美国通用汽车会破产,你看被我不幸

声明:《李书福:我对未来的判断都是对的》为网友尐魅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