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顺驰模式”是什么(二)



  主持人:有不少顺驰的骨干和管理者是从新手开始在你们公司成长起来的,你如此放权,员工也很卖命,晚上和周末加班在顺驰简直是经常现象,我们觉得这不是常态,顺驰的“夜总会”还那么多吗?

  孙宏斌:其实一个企业和一个人一样,要想比别人快,就一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而且这种付出与收获不是成正比的,要比别人快一倍,就要比别人多付出一倍多。我一直相信:“所有的收获都会有代价,所有的代价都会有收获。”

  每个员工都在努力,我常常和员工说,一定要自己让自己努力,不管别人有没有看到,收获最大的是你自己的。收获不仅体现在收入提高上、自己的发展上,长本事也是一种收获。中国有句俗话叫“出力长力”,不干活儿,就不会长力。

  淡看“生死”是非

  主持人:前段时期,有不少媒体认为顺驰高价拿地、贪图快速发展太反常,会因为资金链出问题而死掉,对此不利的舆论你有什么反应?是否感到不安?

  孙宏斌:这些年,预言顺驰会死的流言从来没有断过。几年前,顺驰在天津时,跟现在的情形一模一样,都说顺驰要完了。开发世纪城时,业界预言顺驰会死在世纪城;开发梅江时,又有人预言顺驰会死在梅江;开发太阳城时,还有人预言顺驰会死在太阳城。结果顺驰不但没死,反而抢占了天津20%的房地产市场份额,后来在天津,就不再有人预言顺驰必死了。

  现在也是一样。只要大家看看顺驰的财务,就会知道没问题,要是把顺驰的运行思路和流程看清楚了,你们都会相信:顺驰不但不会死,而且还在快速发展。

 孙宏斌:“顺驰模式”是什么(二)

  主持人:除了媒体,地产界也有不少同行认为顺驰会死掉,轻者说顺驰的经营风险太大,你曾公开宣称要达到100亿销售额,要是达到这个销售额,就会是事实上的房地产老大。你的这个目标,不止一次遭到万科王石的质疑,他认为顺驰的发展可能会出现问题,你怎么看待?

  孙宏斌:外界对顺驰的误解很多。我就在大会上对员工讲,不管外界如何说,顺驰一定要在狂风暴雨中更加强大。事实上,外界的误解反而使顺驰人更加团结,就像一个国家遇到外来侵扰时,整个民族更容易团结起来一样。等误解过去后,我们的员工更会有战无不胜的士气,当初那么大的困难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困难可怕?

  虽然我们已经在部分城市与万科正面交锋了,比如天津、无锡等城市我们和万科都有项目在开发,但我不想把万科放在竞争的对立面。在无锡开会时,我告诉员工,不要和万科竞争,而是要学习万科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媒体对顺驰“生死”质疑之声对你企业的负面影响大吗?

  孙宏斌:其实一个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系统风险。资金只是表象,最后阶段才会体现到资金上。媒体报道本身不会对企业有什么直接危害,但媒体会影响到银监会,影响到政府,如果银监会和政府觉得企业出了问题,那才是真的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只需要告诉银行和政府顺驰的基本情况,他们如果相信顺驰没问题,那一定就没问题。

  当初有对顺驰的负面传闻,我们的办法是,召开紧急会议逐一分析,与我们楼盘相关的政府、银行在听到这种谣传后,可能会受到什么影响,凡是可能受到影响的,我们该如何去做解释工作。

  主持人:高价拿地是大家对你最大的质疑因素,有人说孙宏斌疯了。你怎么看待大家的反应?

  孙宏斌:我们拿的地块虽然价格较高,但都是市场价。而且我并不认为买价贵了。

  早期在天津开发房地产时,我们拿的地很多都是最贵的,大家都说贵的不得了。但我们不以为然,判断贵还是不贵,不是和过去比,而是和未来比较,必须是基于未来的判断。比如说去年拿地是99万元,今年拿地是100万元,结果我们花了101万元,贵还是不贵?不贵,因为我们判断,一年后,这块地会达到150万元。

  天津的很多地都是这样拿的,和后来在北京等其他地方拿地一样,都被人认为价格拿贵了。舆论也是都说顺驰这样会死,有一年还有传言说孙宏斌跑人了,1998年有一年时间我们都没能从银行贷到款,但挺过来了,顺驰还是这样高速发展起来了。

  太阳城当年180万平方米,买地的价格加上其他的成本就超过了2600元/平方米,而那时天津的房价也就2000多元。很多开发商都不认同这个价钱,因为他们跟过去比,后来天津的房价涨上去了,现在太阳城的房价在4000元/平方米左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1754.html

更多阅读

工业企业营销战略:创新赢利模式的扩张力(下)

  在《工业企业战略:创新赢利模式的扩张力(上)》一文中,叶敦明阐述了品牌模型和速度模型等两个常见的创新赢利模式。创新,意味着打乱了常规的思路和做法,赢利模式内在的四个要素的组合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新赢利模式能否给一个

孙宏斌:先解决眼前问题

记者了解到,孙宏斌回归融创之后,曾专门就规模控制问题,与融创高层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与磋商。在会上,孙宏斌的不少旧部仍然习惯于原有的顺驰作风,希望能在融资之后,加快扩张的速度,进而扩大销售回款规模,但这一思路当即被投资人孙宏斌否决

孙宏斌与顺驰:最初的梦想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04年8月26日,房地产界超级黑马顺驰,通过香港上市聆讯。只要顺驰愿意,随时都可以上市。不过,孙宏斌最后放弃了,他对外界解释说,价格太低了,不愿意卖。   2004年应该是顺驰最风光的一年。   2003年,主要在

孙宏斌:卧薪建融创

 孙宏斌在沉默,融创在埋头苦干。这是一个与两年前孙宏斌和顺驰的状态截然相反的场景。没有人知道,孙宏斌现在到底在想些什么,除了想让融创上市之外。   自2004年12月8日在成都拍得地块之后,融创与顺驰的拿地步伐几乎同时戛然而止。3

孙宏斌:顺驰B保卫战

顺驰与路劲是合作而非传闻中的“贱卖”。   文|本刊记者 贺大卓   两个半月,两次接触。一年前,孙宏斌就这样把顺驰卖给了路劲基建。根据顺驰集团CEO汪浩的回忆,孙宏斌和路劲基建事局主席单伟豹谈过一次后,回来兴奋地和大家说:“路

声明:《孙宏斌:“顺驰模式”是什么(二)》为网友把伤痕当酒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