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成功背后的商业悖论(三)



 宗庆后:你这个是错的,他有的时候他卖可口可乐没钱赚,他卖非常可乐有钱赚,他就愿意卖非常可乐,你怎么让我有钱赚,我给他的价差低,他的这个零售价是一样的,那肯定我的价差高了,但是我的成本是比它效率比它高,你可口可乐在中国它雇个人就一两百万美金他开支,那我可以养多少工人呢,他的成本怎么比得过我呢。

  主持人:这个是你第一个优势在价差上,这可能会让我有点心动还有什么呢,质量上的做法。

  宗庆后:质量上是一模一样的。

  主持人:谁说的质量上一模一样。

  宗庆后:这个消费者说的。

 宗庆后:成功背后的商业悖论(三)

  主持人:消费者说的。

  宗庆后:它没有区别嘛对不对,第三个在农村的话它品牌我比它还大呢。我是名牌他可能不知道它呢,那么我们肯定在农村上我肯定占领优势了。

  主持人:他们现在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因为我们这里有一份机密文件,这是我们从可口可乐公司拿到的机密文件,2004年11月12号在可口可乐重返中国25周年的庆典大会上,可口可乐中国饮料公司的总裁包一秋对外宣布说,我们绝不会放弃在中国任何可能的市场机会,包括了农村市场,原来他们认为自己放弃了农村市场,现在他们打算要收回所有的市场,对你构成压力了吗。

  宗庆后:没有了那么像他说的要搞农村市场一块钱的玻璃瓶可乐,实际上一块钱的玻璃瓶可乐,我当时也考虑过我也调查过,我感觉做这个一块钱的玻璃瓶可乐可能要亏本,它是要抢占我的市场那可以啊我就让你抢占一部分也可以嘛,国外的企业它有时候会怎么样它有的时候会亏本抢市场,然后把市场抢了以后它再去赚钱提高价格,但它没想到它现在一块钱我不跟你去抢,让你去抢吧,等你卖两块钱时候我一块五毛钱跟你抢,你不是又白搞了吗,我又把它抢回来了 对不对。

  主持人:听您这么一说感觉两乐不管它出多少招,在您面前都是无效,你可以把它水淹七次八次 ,这样的也不是说了,应该说你对任何的竞争对手,你首先如果是心胆怯的话你就不用跟它竞争了。

  主持人:打算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它。

  宗庆后:竞争吧。

  主持人:竞争靠什么呢。

  宗庆后:靠自己实力靠自己的智慧对不对中国人是世界最聪明的人。

  主持人:其实你和两乐之间的这个战事我们也关注了很久了,不是一天两天才打响的,现在我们注意到这场战斗当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战事的双方都瞄准了对方的一部分市场,比如说前面我们提到了可口可乐现在已经把你当年的农村市场,当成他们即将希望吞下去的这块肥肉,你呢也注意到了美国本土的市场,所以我们在2004年4月28号看到非常可乐,用了六个货柜,运了六十吨,九十万瓶的非常可乐,登陆美国市场,是不是大家都开始偷袭对方了。

  宗庆后:原来我这个对出口不是太感兴趣,我感觉这个饮料附加值太低,就是出口不太有希望,就是那么后来去年下半年,来要求我们销我们产品的代理我们产品的很多,后来仔细分析呢,其实利润空间也很大你一块多人民币,人家卖一块多美金,就相当八倍了,就是实际上还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的。

  主持人:您的非常可乐踏上美国征途的这段,让我想起了当年丘吉尔轰炸过柏林,因为你整天轰炸我的伦敦嘛,那我就把你的柏林炸一炸好了,实际的意义不太大,但是具有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我们怎么来看你登陆美国跟这个有可比性吗。

  宗庆后:我的这个实际意义也很大,你不要忘记毛泽东说过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现在是星星之火的过程当,中到一定的时候就会燎原,也就是我们中国更强大的时候,可能马上就燎原。

  主持人:刚才我们一直都在谈两可乐谈可口可乐这样的跨国公司如今在入世三周年的时候,它们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很多人看待它们的眼光是不一样的,您是一种当然还有更多的眼光,还是把它们当成是庞然大物,我们来看看对跨国公司大家的解释,或者是在您的战事当中大家读出的解释,跨国公司一种大型的食肉型动物非常的凶猛残暴,它的特征是攻击性特别强它的目标呢,就是其它国家的企业和市场,您和这个跨国公司争斗了这么多年,在这个市场上很多人是把您看成一员虎将,一名老英雄,相信宗先生的心中,可能有很多和跨国公司打交道的经历,我们今天在现场这么多的专家包括企业家,大家可能也有一些和他们打交道的经历,究竟在过招的时候什么才是我们需要的高招,大家可以来现身说法。

  宁向东:宗总愿意举这个战争的例子举毛泽东的这个书,我感觉呢宗总像是刚刚从延安出来的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打得不错,这个确实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呢我觉得还要读毛泽东另外一本书《论持久战》,我觉得从长期来讲跟跨国公司的这个对抗,可能是一个很漫长的一个阶段,只有突破了这个阶段,才能真正说打败跨国公司,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刚才讲有什么办法去跟跨国公司,对抗有什么招没有我引一个也是浙江一个企业家他的话,其实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忍,王水福 西子集团的老总,他曾经讲过一个他三个二十年,第一个二十年是闯,第二个二十年是忍,所以他在很多和跨国公司合作时候,他实际上都是退居一个学习者的态度,最后二十年的他希望能闯,我觉得忍也许是一个法宝。

  主持人:这是宁教授贡献了一个中国功夫就是忍和闯。

  吕本富:我是三个字中国法家的传统道 法 术,中国的管理特色确实有些地方和西方不一样,道法术三点,道, 大道无行可以是你对机会, 形式,时间等等的,把握行业的规律法,过去的是法家的商鞅说的,但是我们把它引为做事的方法,在西方这个很多了韦尔奇的六个西格玛,绩效管理等等等等,PQM等等等等,这个法术你可以理解为领导艺术 决策艺术等等,我们觉得呢在道和术方面,中国的企业家比较强,比较强就是说因为道是靠悟出来的,企业家不是培养的,是悟出来的,术,是靠你的经验累积出来的,但是唯独法,法是注意法是可以传承的,中国企业西方企业积累了多少年,它的管理的精细化的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这就是刚才各位说它强的地方,如果我们中国的企业家认为,对方在这个不借助于它运作多少年精细管理的方法,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东西而且法是可以传承的,我觉得这是中国企业家要重视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1841.html

更多阅读

宗庆后:一个与众不同的新首富

这是一个只要劳动就完全可以创造财富的时代,是一个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意义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宗庆后阳春三月,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福布斯财富榜放榜了。在长长的名单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杭州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庆后,以7

宗庆后:达能事件是我们发展中付出的学费(2)

 “达能事件是我们发展中付出的学费”   2007年,中国商业史上最激烈的合资冲突“达娃之争”将宗庆后推到风口浪尖上。对于自己在哇哈哈的“专断”,宗庆后表示,大的失误没有,否则也发展不到今天;小的失误肯定存在,“印象深的是在跟人合

宗庆后:娃哈哈做公益事业还属初级阶段

在昨日揭晓的“2005胡润百富榜”中,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以65亿元的财富位居第8名,而在2004年,他还是仅以19亿元的财富位列第48名。   巨大的财富背后,宗庆后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慈善商人,其在“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2005福布斯

宗庆后:我只不过是一个开明的“独裁者”

在宗庆后看来,中国的企业不搞集权行不通,他认为企业管理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是手段,集中才是目的。他认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开明的“独裁者”。他表示:“我其实也很民主,不同意见我也会接受,不存在面子问题。”   相信

大众创业就是骗局 宗庆后:大陆新首富 创业靠的就是感觉

   1987年,当42岁的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奔走在杭州的街头推销冰棒时,他大概不会想到:十多年后,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谈及自己的创业经验,宗庆后的回答很简单:“创业靠的就是感觉,我可能感觉比较准确吧。

声明:《宗庆后:成功背后的商业悖论(三)》为网友雁横烟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