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巨头 中国零售巨头的新型供商关系(三)



  而事实上,就在张文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前两天,也就是4月6日,物美集团已经向外界发出了信息,声称物美集团在与燕京等十大品牌供应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物美集团旗下物美综合超市已与发生纠纷的几家冷冻食品供应商签订了续约合同,一切又回到了张文中所标榜的理性上来。

 

    张文中的财富观念

    张文中拥有中科院系统科学博士学位,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博士后的双重新身份,这使得他无疑是中国企业家里面学历最高的一位,同时这似乎也是造就张文中理性性格的一个原因。

    然而,对于张文中令人羡慕的学历,张文中却不太把它当回事,“越是有高学历的人越不会把学历当回事,我认为,经商是否成功与学历的高低绝对不相关。如果要做一个统计,高学历的人在经商初期一定会碰到很多困难,原因是学历越高的人规则越多,行为束缚越大,这种束缚会制约他在一个活生生的社会里的发展。”

    不过,张文中这套“学历与创业不相关理论”却无法解释张文中自己的创业史,于是张文中又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补充。

    “当企业做大到一定规模时,高学历的人的驾驭能力会强些。另外,受过比较多教育的人,从总体上看,此类人成功之后比较低调,不至于忘乎所以,得意忘形”。

    但对于历经了10年创业路的张文中来说,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对我而言,我不关心个人财富的积累和数量,其实到了一定阶段,人的消费非常有限”,说到财富,张文中的态度几乎跟提到学历一样,而摆放在张文中身边那碗快要冷却的香葱干面,也像是在证明张文中对财富的态度。

    张文中说自己现在最关心社会问题,谈到物美在各项公益事业上的捐款,张文中如数家珍:包括在南开大学设立“物美科学大师奖”,与众多民营企业家发起成立“中华红丝带基金”,建设河南上蔡县的红丝带家园,还有他近期在北京已启动的为100家社区100位孤寡老人提供帮扶服务的“双百阳光工程”等等,看得出来,这些在张文中心里的分量远高出学历与财富。

    “创造就业是我很大的成就感,现在由我直接发工资的就有2万多人,如果加上供应商在物美工作的促销员,还有柜台租赁者,物美创造了5万多个岗位”。

    说实话,张文中对财富和社会责任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高大的形象,一个听起来不是很真实的形象。于是,我们决定对张文中进行“还原处理”,而最后的结果证明,我们的计划失败了。

    “做人第一要自省,要知道自己是半斤还是八两,不要自我膨胀;第二要节制,不要物欲横流;最后要知道感恩,一个人每做成一件事,要应该感谢很多人。”张文中又一次阐述了自己的信条。

张文中链接

年龄:生于1962年7月1日

学历: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系统学专业

1987年获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系统工程博士学位

1992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经历:1983年—1985年 大庆油田企业管理处

1987年—1992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事宏观经济研究

1993年创办卡斯特信息科技公司

1994年创办物美商业集团

现职:物美商业集团董事长

全国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务委员

喜欢的一本书:《从优秀到卓越》

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阿甘正传》

 中国零售业巨头 中国零售巨头的新型供商关系(三)
现在最想得到的东西:物美真正成为拥有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一流企业

如果不做企业你会选择的职业:外交官或教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031.html

更多阅读

高职办学定位转型 行业巨变中的酒业大商转型(二)定位与方向

 行业巨变中的酒业大商转型(一)中提出了行业巨变中大商面临的五大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定位、转型方向与策略。   繁华落尽,洗尽铅华。“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回忆,今夜重又走入风雨,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行业巨变,

中国商务谈判惯用策略 中国式商务谈判(三)

由欧美等西方国家开创的商务谈判理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活动兴起,传入中国以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西方理论不中国,而中国理论没架构。其实,并不是西方理论出了问题,而是在面对中国特殊的经济人文环境时,西方理论需要加以变通,需要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中国公司治理的十大流行性谬误(下)

  曾经非常著名的中国商业第一股——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很早的整体上市企业,没有母公司,没有绝对控股的股东。50%以上是流通股,第一大股东郑州国资局只有12%的股份,甚至早于有关部门规定引入了独立董事,但却出现了严重的公司

仲继银:中国公司治理的十大流行性谬误(上)

基本理念和概念上的谬误   作为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一个国家,中国在公司治理上有很多自己的特色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这些特色是因为我们对现代公司治理基本逻辑的“误读”或者是因为某些利益集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进行的“改造”,则要另

声明:《中国零售业巨头 中国零售巨头的新型供商关系(三)》为网友烟雨夕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