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星远创业故事:鸭脖子“生活秀”



    电影《生活秀》中,女主人公经营着一家专卖卤制鸭脖子的小店。鸭脖子这道风味小吃,在武汉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武汉鸭脖子在成都出现,却与曾经是川大MBA和外企金领的何星远分不开。

      从上海起步,先后“征战”北京和成都,何星远与他的伙伴们正试图把鸭脖子的销售版图向全国扩张。

下海:抛弃金领生活

  何星远早年搞外贸时,吃到同事女友从武汉带回的鸭脖子,即使是不太能吃辣椒的他,也总是泪流满面地啃完最后一个鸭脖子,从此便无法忘记这一美味。

  2001年,从四川大学MBA毕业后,何星远应聘到了香港东亚银行成都代表处,成了一个令人艳羡的金领。高薪、五星级酒店办公、公司配别克轿车,何星远全权负责外部事务,前途不可限量。但干了不到一年,何星远自动辞职了。“宁愿艰苦创业,也不愿做打工皇帝。”何星远笑言。

创业:小鸭脖子打败小龙虾

 何星远创业故事:鸭脖子“生活秀”

  何星远创业首先想到的是令自己垂涎三尺的鸭脖子。经过一番慎重的考察,何星远和朋友自筹了120万元,首先选择了在上海成立公司,并且注册了以鸭脖子为主打食品的食品品牌。2002年11月8日,上海第一家鸭脖子店顺利开张。为让人们接受这种特色小吃,何星远和同事每天都要到上海市区写字楼免费请人品尝,认真听取意见,如此反复,从不间断。为保证鸭脖子的质量,从产品的选料加工到销售,他全程盯点、亲力亲为。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鸭脖子店陆续增加了6个分店,生意红红火火。短短7个月,鸭脖子就成为红遍上海滩的时尚食品。

  这时,“非典”突然袭来。不过事后何星远称“没有禽流感可怕”,由于顾客不信任小摊小贩了,连锁店的生意相对还好些,未受大影响。到2003年6月,何星远和朋友的投资已全部收回。现在,何星远在上海拥有的鸭脖子连锁店的数量已超过50家,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在上海的巨大成功并没有令何星远止步。随后,他携鸭脖子正式进军北京。北京销售势头比上海更猛。每天下班时间,连锁店门前顾客排长队购买,单店曾创下日销售21000元的纪录,成为打败小龙虾的北京新时尚食品。仅仅5个月,北京18家连锁店的销售额就达到170万多元。

发展:“攻”入成都写字楼

  成都发达的餐饮业和特色食品市场的广阔前景,使何星远回到成都,开始了新一轮的打拼。

  由于大部分资金放在上海和北京,成都连锁店的初创工作显得异常艰难。为节约成本,从寻找厂房、产品试制到装修门店、招聘人员全是何星远一人包办。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何星远最终在新鸿路选择了一个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店。

  每天早上6点起来送货,然后到写字楼做推广、巡店、寻找新店址,晚上到店面收钱,与店长一起探讨一天的销售情况,制订第二天的工作,十一二点回到厂里接着安排第二天的生产,经常工作到深夜一两点……这就是鸭脖子成都第一店开张后何星远每天的工作时间表。他甚至要两三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陪陪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为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鸭脖子,何星远带领员工每天到成都繁华闹市区的写字楼请人免费品尝,被保安抓住并赶出来是家常便饭。渐渐地,很多写字楼里的公司成为了他的外送客户。如今,鸭脖子在成都的连锁店已扩展到8家,遍布骡马市、高升桥、玉林等地,小小“鸭脖子”每月销售额可达20万元。

扩展:推鸭脖子方便食品

  或许上天有意磨练这个初创事业的年轻人,禽流感的突袭比非典更让他心急火燎。这期间,公司的总销售额下降了60%。为了挽回顾客,他制订了严格的防御措施,何星远和他的鸭脖子最终渡过了难关。

  目前,鸭脖子连锁店的各项业务都已上了轨道。何星远表示,最终要在成都做到50家连锁店,更长远的目标则是推出鸭脖子系列方便食品。面对成都卤制品市场的巨大竞争,他毫无惧色。何星远说,曾经有一家本地小有名气的卤制品连锁店到鸭脖子春熙店拍照、摄像,自己并没有制止,“因为只有一个行业整体发展了,才会做大市场”。

记者手记

  跳出传统拥抱财富

  在常人看来,做餐饮不外乎就是租个几十到几百平米的铺面,请几个专业的厨师,制作一些有特色的菜肴就行了。

  何星远也是做餐饮,但却做得与众不同。从选择特色食品鸭脖子到注册公司,从写字楼外卖到推广10多平米门店的连锁经营方式,他跳出了传统思维,独辟蹊径,最终实现了与财富的拥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086.html

更多阅读

餐饮创业故事:卖煎饼的学问

餐饮创业故事:卖煎饼的学问我在北京一家写字楼内上班;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会在12点以后回家。经过一晚上的工作;肚子到12点就开始叫了,不得不买点夜宵充饥。昨天晚上;我偶然发现公司附近楼下的一个推车买煎饼的生意特别好。卖煎饼的人是位2

创业故事:益智玩具蕴含广阔的商机

  他一年内开出了5家连锁店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魔方或九连环等益智玩具,玩起来要手脑并用,由于极具技巧性,这些玩具折磨了许多玩家的神经。有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出一家又一家的连锁店。近日,笔者在禾城发现了这样一个人,他自

傅泽星的农村创业故事:做竹质毛巾两年赚得1000万

  世界上真的有“零风险”项目吗?怎样才能找到这种项目呢?读完傅泽星的创业传奇,你心中一定会豁然开朗。          不做职业总经理 心甘情愿农村创业卖竹质毛巾          傅泽星,1965年出生于毛主席的家乡湘潭。

创业故事:亿万富豪教你5万元起家

上海的创业氛围日渐浓厚,却仍有很多人苦于资金不足而迟迟未能走上创业路,但上海德力西集团总裁胡成国,这位在上世纪80年代凭借5万元的高息贷款起家创业,终于搏得今日过亿身价的民营企业家却觉得,5万元已经足够起家的成本了。有意思的是,

小女子刘伟红创业故事:1年拼下千万家产

小女子创业系列:身怀200元 小女子孤身闯深圳 开栏语:创业难,女人创业更难。正回为如此,你身边成功者的经验显得弥足珍贵。阅读她们,走近她们,感受她们。本报将陆续推出烟台女性创业故事。 她曾是招远一名普通的农家女,丈夫事业非常成功,她

声明:《何星远创业故事:鸭脖子“生活秀”》为网友憤丗惡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