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从勤杂工到富翁(一)



    每当雷蒙·布莱瑟向人谈起他的经历时,总是这样开场:我在二战结束的那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个非常穷苦的家庭,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让我这辈子都充满斗志、改变贫穷。

    60岁的他继承了法裔家庭的碧蓝眼睛,他说他的眼睛会变色,失意的时候是灰色,只有欣喜的时候才是碧蓝。

    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那天,雷蒙用他的“流动办公室”,装满文件的车载记者去参观他的地产项目。突然他呼道:“我的船。”话音未落,车已迅速后退到十米开外的路口,一艘浅咖啡的游艇正底朝天,等待入水检验。记者还没明白,车又疾速前行。“几乎一样,只是名字不同,我的‘风暴号’在后面。”

 雷蒙:从勤杂工到富翁(一)

    记者惊叹于他雷达扫描般的眼力,他却狡黠一笑:“别忘了,蒙特利尔可是我的地盘儿。”生长于斯60年的人的确能对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如数家珍,他正是靠敏锐的洞察获得了事业的第一次成功。

    抄表抄成管理专家

    1976年,世界上有件大事发生在蒙特利尔,是奥运会在此举办。雷蒙和许多同时代的加拿大人一起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不同的是,他还赢得了一份奥运特别贡献奖,这是蒙特利尔电视台为他对奥运电视工作做出特殊贡献的见证。

    当年蒙特利尔支持奥运如火如荼,一点儿不亚于今天北京高涨的奥运激情。30年前,奥运全民总动员给当时缺乏人才的蒙特利尔电视台出了难题。

    蒙特利尔电视台是当地第一家私人电视公司,官方电视转播需要抽调大量的电视技术人员参加奥运转播。完成政府任务不容商量,即便工作人员的抽调是随机的,蒙特利尔电视台做的只能是打破现状,随时进行人员的重新组合。员工的法定福利待遇一点不能少,电视台必须照常给员工安排每周两天的假期,政府同时也会给工作人员安排假期。这样,有些人在一周之内只需工作三天。几周下来,电视台不仅人手短缺,全职薪金加双倍休假也让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难题困扰着电视台高管,总经理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雷蒙,并要求他第二天必须提供解决方案。

    雷蒙回忆:“当时我们头儿出差了,我被指定为临时负责人旁听会议。长达四小时的讨论毫无结果,总经理把难题给了我这个第一次参会的陌生面孔。大家都认为那是经理在没有办法时的一句玩笑,但我却当真了。一宿没睡,第二天按时完成。”他用一张巨大的纸制作了一个巨型表格,工工整整地列出了所有技术人员的工作时间,并根据工作时间计算出电视台仅需增加10人弥补人手短缺。于是他一夜成名,并赢得了奥运特别贡献奖。他告诉《时代人物周报》,那张表格其实没什么秘密,他只是把台里给他的工作经验又还给电视台而已。

    家境贫寒,迫于生计的他17岁便毛遂自荐到电视台工作。他当时只读完八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中二年级),电视台里他能干的活儿只有勤杂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递送信件、报纸、文件,每周抄写各部门的节目计划及人员安排。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比其他任何人更熟悉电视台的部门和人员,他才有机会一夜之间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家。

    “因为那张表格,我得奖。但许多人由此疏远了我,因为我结束了他们少工作多拿钱的好日子。不过我不在乎这些,毕竟我做的事为了整个电视台。”着眼于大局是他日后成功的基础,也成为他人生抉择的习惯。

    以他的年龄、经验和受教育程度,他把最初的职业选择定位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新兴的电视行业,就跟今天让中学生干航天一样,绝对超前。他有一段很少向人提起的经历:在应聘前的一天,他看到街头蒙特利尔电视台的巨型广告,不知哪儿来的冲动,他告诉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电视台的总经理。虽然他没有终日默念这个梦想,但30年里始终没有忘记,直到梦想成真。

    1962年,勤杂工的活儿干了半年之后,雷蒙觉得这种简单劳动对他来说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设法到电视台的核心部门技术部谋职。但从小衣食不保的他身材瘦小,连干体力活儿的机会技术部也没给他。他心灰意冷地递了辞呈,准备继续完成学业。没想到,勤杂工的突然罢工让许多部门瘫痪了,雷蒙由此引起了电视台大人物的关注。他得到了申诉的机会,幸运地进入技术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509.html

更多阅读

雷蒙.布莱瑟的传奇故事:从勤杂工到富翁

  每当雷蒙·布莱瑟向人谈起他的经历时,总是这样开场:我在二战结束的那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个非常穷苦的家庭,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让我这辈子都充满斗志、改变贫穷。  60岁的他继承了法裔家庭的碧蓝眼睛,他说他的眼睛会变色,

精英与平民 大学生创业 从精英到平民(一)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也许这不是主流,但它原汁原味地存在着;也许这不是成为比尔·盖茨的唯一道路,但它赢得了一代又一代年轻大学生的青睐。对于众多大学生“淘金者”来说,创业,不为别的,只为了给年轻的岁月留一段美好的印记。    回望大

黄贵银:从牧童到富翁(二)

   找到了做生意的感觉  做企业需要自信,见得多了,神秘感就没有了,只是敢去做就行了。因此,历经磨砺之后,我做企业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  这时候,我在山东的一个老乡代理了山东济南东风制药厂的新肤螨灵霜。他经过考察,觉得这个

黄贵银:从牧童到富翁(一)

  一场大雪还没融化,另一场又纷纷扬扬紧接而来,北方的冬天就是这样。一个瘦弱少年趔趔趄趄走在雪地里,寒风硬生生地吹得他像一片飘零的叶子。少年丢了一只羊,还是只母羊,这等于丢掉的是三只、四只,不定是多少只呢。少年抬眼望了望苍茫

睡不到球星的人生 姚明:摇身一变 从球星到老板(一)

  作为一个被伤病困扰的体育明星,姚明这个符号已在“姚之队”的策划下逐渐开始了“去运动化”的过程。“姚之队”的核心人物章明基接受了《中国企业家》专访,披露了近年来“姚之队”对姚明的商业规划的转型设想。  7月15日晚,姚

声明:《雷蒙:从勤杂工到富翁(一)》为网友败给你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