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梁建章:我的鼠标+水泥为什么成功(二)



  第二部分:见风使舵,随遇而安

  利用一切条件跳跃性发展

  没有人怀疑,20年前的梁建章在IT领域是一个天才少年。现今,中国概念股的数家网络公司当中,惟一能够和网易总裁丁磊比高低,势头更是超过盛大总裁陈天桥的好像也只有梁建章。20年后,一向竞争残酷且此起彼伏的门户网站和生命力颇受质疑的游戏网站相对于健康的旅游服务网站,三位IT富豪的命运还真不好说。

 携程梁建章:我的鼠标+水泥为什么成功(二)

  生于1969年的梁建章,骨子里就是喜欢将理性和感性糅为一体,愿意将各种梦想在现实中落地的一个人。1983年,当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电脑是何物,中国科学院为数不多的几个电脑室里还铺着厚厚的红地毯的时候,13岁的梁建章已经学会了自己开发程序用电脑辅助写诗,还拿了一个全国第一届电脑程序设计大赛的金奖。电脑和古诗,本是“驴唇不对马嘴”,但在梁建章那里,却美妙地结合在一起。

  两年后,初中没有毕业,15岁的梁建章直接从初中考入复旦大学计算机本科少年班。一年之后,复旦还没有毕业,梁建章又直接考入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1989年,20岁的小伙梁建章拿下了硕士学位,并且直读博士学位。一段时间之后,梁建章发现“最先进的东西不是学校而是企业”,于是博士没有毕业,他就加入了世界第二首富埃利森创办的甲骨文公司,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事情,这个法则跟商人最小的付出换来最大的收获如出一辙,务实的性格可见一斑。

  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一毕业就加入甲骨文这样的大公司,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梁建章所在的又是甲骨文的研发部门,地位、待遇和期权比其它的部门要好很多。在甲骨文美国公司的研发部待了3年之后,梁建章有一次回国探亲,结果“感受到了国内火热的创业气氛和隐藏着的巨大商机”。一回到美国,他马上提出要转到客户服务部,他不想一辈子只做一个工程师,他希望通过客户服务部的工作来了解整个企业运作的过程,进一步搞清楚IT和管理的关系。一句话,此时的梁建章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在修炼自己、弥补自己创业所不足的一些素质,然后等待一个机会。

  选择携程不是为红颜

  1997年,机会来了。甲骨文公司有一个内部招聘计划,梁建章通过这个计划回到中国担任起甲骨文中国区咨询总监的职务,多次为国内多家企业担任管理、软件和电子商务的顾问,参与策划了许多国有大型企业管理系统的建设。一方面苦练内功,另外一方面,梁建章密切关注着中国IT大环境的变化。到了1998年,当互联网大潮风起云涌的时候,梁建章离开甲骨文准备自己创业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梁建章很快地聚集了三个要好的朋友:一个是沈南鹏,在耶鲁大学完成了MBA,具有多年的投资银行经验,在融资能力和宏观决策能力方面非常强;另外一个是季琦,旅居美国多年,曾经创办过许多高科技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和销售经验;最后一个是范敏,当梁建章他们把创业的思路定为旅游服务网站之后,曾经是上海旅行社总经理的范敏应邀加入了这个团队。

  梁建章之所以选择旅游服务网站作为自己的创业目标,媒体上流行着众多版本,其中最为传奇的是,梁建章当年和自己的女朋友在一片原始森林中旅游,结果迷了路,有惊无险之后,梁建章决定回国创办一家旅行服务公司。但当《人力资本》求证时,梁建章哈哈大笑,继而矢口否认:“其实,创业之初我们有很多选择,甚至我还注册了一个CHINAJOB的网站,打算做招聘服务。后来,我对中国的互联网形式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门户网站在中国已经有几家,我们没有必要和他们争。于是,我们想在细分市场上做文章,我们发现旅游不需要物流配送,国内也没有人去做,交易上面没有致命的问题,所以做旅游方面的电子商务应该是比较好的,想象的空间非常大。最后,我定下了做旅游服务。现在来看,我当初的选择非常明智。”

  烧钱后的冷静思考

  接下来的事情和当时众多疯狂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任何区别。1999年5月,携程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00万元,股东分别是梁建章、沈南鹏、季琦。公司成立一个月后,范敏加入。1999年10月,依靠一纸10页的还略显粗糙的商业计划书以及一个完美的团队组合,梁建章赢得了IDG第一笔50万美金的投资,正式将自己的网站业务模式定义为携程旅行网。1999年11月,网上预订系统启动,此时,包括IDG、软银、晨兴集团、兰花集团等多家机构向携程进行了第二轮投资,总金额达450万美元。虽然两轮投资共500万美金,但所占股份却不超过30%,携程网作价高达1600万美金。

  虽然有了钱,但携程网的发展并没有像梁建章想象中的顺利。疯狂的年代,再理性的人也难免被理想化的泡沫牵着鼻子走,携程开始大把烧钱,在各种网站上做广告,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烧掉一两千万。没有多久,互联网泡沫破灭,许多互联网公司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不曾赚钱的携程网如果找不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情景不比倒掉的其他公司好多少,一样的岌岌可危。

  那时候,对于一心想在互联网热潮中作一番大事业的梁建章来说,有一件事情让他非常的郁闷。虽然烧了很多钱,做了很多广告,但梁建章有几次外出旅游到了一些非常好的度假村,本来以为人家都知道携程,但当梁建章问人家的时候,人家都不知道,这些事情让梁建章耿耿于怀。梁建章是一个应变能力很强的人,无论是个人的求学生涯,还是自己的职业发展,他都是随着大环境的改变而主动变化,而不是被动接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梁建章经营自己的个人发展就如同经营一个企业,他知道什么时间改做什么事情,他在骨子里有做商人的天性,而对于商人来说,盈利是第一目的。经过思索,梁建章发现,不管是新经济还是旧经济,赚钱才是硬道理。“携程成立初期,我们是想把携程创建成一个有关旅游的网上百科全书。在我们的网站上,网民可以查询到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旅游景点的详细状况。但在网站的运作中我们感到必须要找到赚钱的途径,而不能像许多网站一样,只是炒作一个概念,运行完全依靠风险投资支持,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606.html

更多阅读

程小咚:中国企业最好不要去细分(二)

很多门户只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中的拷贝 中国商人:你认为其他门户它们的危机在什么地方? 程小咚:我觉得它们没有新的技术,它们还是按照门户的方式在做。当然它们现在都在做创新,都

张勇:我的老板是大佬(二)

 随着淘宝网的不断扩大,张勇希望建立一个规模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投入的人力和资源不会因为整个交易规模和用户群的增长而成倍增加。“人才肯定非常重要,整个公司的人才都是从四处‘网来’的”,第一届“赢在中国”的冠军现任淘宝

携程梁建章:我的鼠标+水泥为什么成功(五)

  作为中国旅游服务网站的领跑者,携程的很多模式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虽然梁建章认为竞争对手的模仿只能做到“形似”而不能“神似”,但是,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除了竞争对手,携程的股权结构也颇有些特别,“一把手”梁建章

携程梁建章:我的鼠标+水泥为什么成功(四)

  有一次,梁建章乘坐飞机出行,因为飞机晚点,所以买了一本杂志在候机室等候。这期杂志正好有梁建章的一篇专访,刊有梁建章大幅的相片。杂志翻完之后,坐在梁建章身边的人借了过去,看到了梁建章的相片,就问梁建章是不是杂志上的人。梁建章

携程梁建章:我的鼠标+水泥为什么成功(三)

  经过理性的思考,梁建章发现再小的旅行社也能够赚钱,而自己的携程网烧了半天的钱,赢利仍然是遥遥无期,携程网要想很快的盈利,让股东对公司的发展有信心,梁建章必须找到新的业务发展模式。此时的梁建章已经走出了对网络概念的狂热和单

声明:《携程梁建章:我的鼠标+水泥为什么成功(二)》为网友信里听风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