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强:“草根浙商”的一面魔镜(一)



  具有大视野,把握国际动态,抢先一步上台阶是新派草根浙商的新打法

  “插座看慈溪,慈溪看宏一。”

  宏一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国强认为,这句来自慈溪市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的评价并不准确,“我们只是欧式插座老大,产品全部外销,国内要想看到宏一的产品还真不容易。”

  消瘦、朴素的“欧式插座大王”沈国强是“草根浙商”的一面镜子。对这一点,沈国强也很认同:“我是面魔镜,能照出别人的困局,也能照出自己的答案。”

  22年前,沈国强的烦恼很简单:是继续在城里拿每月56块的高工资,等待一张即将到手的城市户口,还是回乡做一个只有1000块钱启动资金的集体企业厂长。

  22年后,他已经在欧洲插座市场拿下了35%的份额,年销售额5亿人民币,是亚洲最大的欧式插座生产商。

  但烦恼却与日俱增:人民币升值、欧盟“双绿指令”启动、插座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持续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电力资源紧缺、招工难余波未了、同业竞争加剧、管理水平跟不上经营的发展速度……

  三个事件带来的机遇

  在同行眼里,沈国强是“赌神”,几年前,他就赌欧盟会提高环保门槛、汇率会有大变化。不过,佩服归佩服,很少有人愿意和他一起下注:毕竟是动辄上千万的真金白银。

  沈国强更愿意把自己比喻为“市场动物”,多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打拼,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让他支起耳朵。他觉得应该学会放大国际上最初可能很微弱的声音,抢先一步,行业的整体危机可能就是一个令自己上台阶的好机会。

  2002年年底,他收到一封差点被秘书删掉的电子邮件。宏一的一位经销商的父亲在欧盟工作,曾参与起草了两个与环保有关的指令,经销商随手就把这两个草案的部份内容发给了沈国强,也不知道对他有没有用。

  沈国强马上警惕起来,“欧洲人说出来的事情是一定要做的,这样两个草案费了很大精力,他不实施,开玩笑啊?”

  果然,2003年2月13日,欧盟《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简称WEEE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指令)出台,当时曾在国内电器行业掀起波澜,遗憾的是很快又风平浪静。直到两年后,随着“大限之日”的迫近,家电行业的诸多生产商才再次将目光聚焦过来。

  沈国强的弦可没松下来,2003年下半年,宏一成立了应对两个指令的领导小组,沈亲任组长,“做老板很麻烦,有些事自己的理念跟上去了,下面却感觉无所谓,让你很被动。”当时宏一采购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喊寻找替代材料困难,他又把20多家上游供应商找来,希望他们能够调整产品,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料,不料供应商众口一辞:“产品蛮好的吗,改是要增加成本的,到时候再说好了。”

  当时国内还没有可以有效检测出ROHS指令中六种有害物质含量的设备,沈国强把数百种生产原料拿到瑞典逐一检测,花费了30万,得到一本厚厚的检测报告。到2004年,80%的替代材料都已经找到了,10月份,宏一又聘请了一个专门负责环保的工程师做流程分析,取消应对绿色指令的领导小组,改设环保委员会,搞出一套环保生产标准体系。最近又花200多万进口了全套检测设备,就宏一自身来说,沈国强感觉再“绿”的壁垒也不是障碍了。

  2005年7月25日到8月20日之间,宏一多次对材料供应商进行培训。

  “这毕竟是整个产业链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环节出了纰漏,所有努力就会付诸东流。”

  就在宏一刚刚准备解决环保问题时,又一个新迹象出现了。

  2003年8月,财政部一位专员到宏一公司来做调研,聊天时,沈国强得到一个信息,全球石油和有色金属等资源会出现大幅涨价。对以塑料和铜为主要原料的插座行业来说,这必将产生巨大冲击。

  2003年底,沈国强就把2004年生产需要的塑料原材料和铜材买进来了,同时,他高薪聘请几个朋友在上海进行期货操作,对原材料做了套期保值,把因原料涨价造成的成本压力控制到同业最低。

  实际上,沈国强最得意的动作是对人民币升值的判断。

  因为进出口结算都使用美元,他对人民币升值的传闻始终保持高度敏感。2003年底,宏一开始进行少量的汇率锁定尝试,2004年人民币没有升值,算下来亏了一点钱。年底的时候经过评估,2005年宏一计划销售额达8000万美金,其中3000万做进料加工,用美金挣美金,可以规避风险。如果人民币升值5%的话,剩下的5000万美金就要损失1400万人民币。如果用5000万美金提前锁定汇率,而人民币在2005年仍未升值,宏一将损失400万左右的人民币。

  400万人民币宏一还是可以承受的,于是沈国强抛出5000万美金,把全年汇率锁定在平均1美元兑8.18元人民币。

  2005年前几个月,人民币没有升值,而且近期远期汇率的报价都低于现兑换汇率,宏一锁定汇率的交易亏了。那段时间,开会的时候许多同行见了沈国强都笑眯眯的,拍拍他的肩膀说:“老沈啊,你今年要吃亏喽,走得太快啦。”沈国强嘿嘿一笑。

  然而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从晚7点开始人民币升值,当日从晚7点到7点30分,沈国强接了近40个电话,“老沈啊,你本事大得很呀。”沈国强还是嘿嘿一笑。

  无论做套期保值还是做汇率锁定,沈国强始终把握“控制风险第一”的原则,没有计划从中获取多少利润。“做企业是长途越野赛,抢跑不是为了快,而是为了稳,翻越障碍时可以更从容一些。”2006年,他计划把汇率锁定在1美元兑7.8元人民币,铜价套期保值定在33000元/吨,“应该能把风险抗掉,比别人日子好过一点。”

  逼出来的抢跑意识

  1994年,沈国强在和朋友吃饭时,无意中接过了一单对方不愿意做的欧式插座生意,之后成立宏一电子有限公司,从此逐渐抛掉了已经做了11年的电视天线制造。

 沈国强:“草根浙商”的一面魔镜(一)
  最初宏一替东欧厂家做贴牌,1996年沈国强去香港开展会,宏一的展台前经销商排起了长队,沈国强说自己“当时就动了动‘坏’脑筋,进入欧洲市场的插座,如果打自己品牌的话要比现在便宜5%,可以割下很多市场分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692.html

更多阅读

七匹狼创始人周少雄:狼行天下的财富之道(一)

“爱拼才会赢”是闽商的一种精神信念,也是闽商在商场上昂扬斗志和不畏艰难的写照。15年的努力,周少雄是如何用他的“狼文化”把七匹狼从一个乡镇小企业,成长为一个上市公司的呢?   周少雄简介

科技新浙商:草根浙商的升级版

  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寒流,将不少浙江企业推到了十字路口,曾经被英国《金融时报》誉为中国榜样的浙商经历几度风雨,开始思索同一个问题:如何转型?如何追求新创业?于是一群正奔跑在转型路上的浙商新生力量涌入我们的视线。作为中国第一商人

经典案例:教你如何在与骗子加盟商的官司中获胜(一)

 很多网友都被加盟总公司骗了,有部分最终追回了被骗后的钱财,但是绝大部分朋友分文未得。这是为什么?   我们要学习杨先生,他最终赢得了诉讼,除了律师的努力,法官的公正以外,杨先生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也是本案胜诉的重要因素之一。杨

创业故事:老母鸡身上的生财之道(一)

养蛋鸡的人都知道,当蛋鸡度过黄金产蛋期以后,如何处理这些老母鸡是养鸡户的一个非常挠头的问题。如果继续养,产蛋率低,入不敷出,如果卖掉,价格无法与肉鸡抗衡。吉林省抚松县的顾明辉是当地的一个蛋鸡养殖大户,可如今他正是从这些即将淘汰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窃国大盗‘阿布‘神秘的第一桶金(一)

窃国大盗   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从社会主义转变为“贪婪、难以驾驭”的资本主义。那些熟悉旧体制而又头脑精明的家伙抓住转轨时期的“机遇”,在喧闹的变革年代,将原本属于全民的财富据为己有,并且将财富与权力结合起来,一度成了俄罗斯

声明:《沈国强:“草根浙商”的一面魔镜(一)》为网友齐肩马尾拽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