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杨绵绵 海尔总裁杨绵绵的故事(三)



 杨绵绵获得过许许多多的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全国优秀管理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人才、全国“杰出创业女性”和“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巾帼发明者”等等,并被光荣地推选为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但无论获得什么样的荣誉,杨绵绵总是将其看作是海尔的荣誉、海尔人的荣誉。

  张瑞敏将杨绵绵的精神总结为两点:一是她胸怀宽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与志向;二是创业17年如一日,始终不懈的创新精神。

  作为与杨绵绵并肩奋斗了多年的战友,张瑞敏的话自然是对杨绵绵最中肯、最深刻的评价。

  (三)

  我这样形容我们的企业:在向前奔跑的过程中,即使鞋带还没完全系好、领带还没完全戴好,但我们还是要一边跑一边系领带和鞋带,有时可能会丢掉一只鞋,但一定要跑上去,争取了时间再捡回来。

  我们总是在寻找创新的火花,这就是速度。

  ———摘自对杨绵绵的采访手记

  杨绵绵无疑是一个奔跑者。

  因为她知道,在一个竞争与竞争更加短兵相接的时代里,海尔要不断前行,就必须不停地奔跑,而且是加速奔跑。

  在海尔的辞典里,“奔跑”这个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涵是:“在不断变革中创造”和“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

  为了这个“第一”,为了打造一个永远跑在竞争前列的海尔,一个高扬中国民族企业旗帜的海尔,三万海尔人在奔跑,而杨绵绵是领跑者之一。

  如果说,在海尔发展历史中的每一个重大关头,身为统帅的张瑞敏,总能用自己的高瞻远瞩的视野、创新性的思维,指明海尔前进方向的话;那么,作为“黄金搭档”和助手的杨绵绵,总是坚定地发挥着第一个倡导者、实践者、推动者的作用,将张瑞敏的思路和海尔战略迅速付诸现实,而且是创造性地实践。

  张瑞敏曾经这样评价过杨绵绵:杨总裁最大的特长在于,本来期望的是二,但她可以发挥到十。

  而杨绵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描述自己的角色:张首席是个经营思想家,他的许多思想首先来自于创新性的实践,但他又是个实践发动者,不断将新的经营思想推向实践,而我就发挥着第一层实践的作用,然后我再不遗余力地层层传递下去。

  从这个意义上说,杨绵绵的奔跑,是以“追求卓越”为目标的“第一实践者”的奔跑。

  这位“第一实践者”,在海尔发展史上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重大关头,都义无反顾地站在最前列。

  1991年,成功实施了名牌战略的海尔,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进行品牌与规模的扩张。

  在海尔集团“联合舰队”的思路和“兼并、盘活”战略中,低成本扩张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是其中的核心战役,而杨绵绵正是这一战役的前沿指挥者。在她大胆的改革和精密的组织下,集团各成员单位一方面各自出击,一方面联合作战,迅速以“海尔”这一品牌的无形资产,一举盘活被兼并了18个企业的15亿多元资产,成功地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的“四跨”经营。在这一战役中,海尔文化势如破竹,一批被兼并企业迅速扭亏为盈,贵州海尔、武汉海尔、合肥海尔等企业訇然崛起,并成为当地的优势企业,仅拉动就业者就达20多万人。

  杨绵绵的奔跑,是一种创新者的奔跑。

  1998年以后,海尔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海尔国际化战略正式实施,而杨绵绵主持搭建的海尔电子商务平台,成为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基础。这一平台提供的模块化设计平台,创造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B2B2C全新营销模式,这一模式,为海尔迅速适应网络化时代、不断创造个性化市场提供了先机。在这个基础上,杨绵绵又在海尔内部积极推行“市场链”,建立索酬、索赔、跳闸即SST市场链模式,从而在海尔实现了零缺陷、零距离、零营运资本。海尔《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特等奖,并被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做成案例,进入欧洲管理案例库。

  以市场链为纽带的流程再造,这是海尔的又一次革命,而杨绵绵自然又充当着“革命者”的角色。在这次脱胎换骨式的革命中,杨绵绵再次显示了与她的名字截然相反的风采———大刀阔斧、敢于碰硬、百折不挠。

 海尔杨绵绵 海尔总裁杨绵绵的故事(三)

  在这里,杨绵绵的奔跑,又成为一种变革者的奔跑。

  当记者问杨绵绵,在海尔的发展历程中,哪一阶段最艰苦、最困难时,杨绵绵的回答是:市场链和流程再造。

  在这场打破原有结构、冲破原有观念,而且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丢掉市场的变革中,要推行一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而且全然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理念,要大幅度调整旧有的利益格局,要建立一种全然不同的企业格局,身处前沿阵地的杨绵绵要面对多大的压力和阻力,可想而知。

  这种压力可能来自外部。那个时候,疲惫一天的杨绵绵回到家里,经常还要面对来自老朋友、老同事、老同学的游说———为分供方说情,但一切以企业为重的杨绵绵,坦然面对,反复解释,但绝不让步,最终还是说服和感动了许多人。

  这种压力也直接来自内部。效率优先为目的的市场链的推行,又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部分员工的利益,例如切掉了企业内一些低效率的岗位,原有的人要下岗、要去竞争新的岗位,自然也有许多人不能承受和理解,但身为变革者和变革推动者的杨绵绵,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毫不动摇地实施着一系列变革举措。

  杨绵绵在和记者谈到市场链“变革史”时,是这样总结的:“今天看来,我们幸亏推行了市场链和流程再造,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许多问题也在改造中得以发现并解决的,而这些问题在旧结构下是很难发现的。因此,这种再造具有很大的革命性,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与原来有本质性的不同,惟有此,我们才可以轻装上阵,去迎接新的目标和挑战。”

  杨绵绵的奔跑,还是一种着眼于大洋彼岸的奔跑。

  在从海尔国际化到国际化海尔的冲刺历程中,杨绵绵坚持走出国门创名牌的思想,坚持“先难后易”战略,推动海尔的产品陆续进入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并于1999年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目前,海尔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形成了一个拥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的庞大海尔王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735.html

更多阅读

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的故事 青春之歌杨沫诗朗诵

《青春之歌》作者杨沫的故事杨沫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富有的家庭。她爸是海龟,母亲也颇有文化。按说她该有一个富足阳光的童年与少年——然而,杨沫的父亲虽有才却喜欢包养二奶,母亲流连于赌场。所以,虽被仆人称为大小姐,但杨沫

英特尔金童杨旭:从实习生到全球副总裁(三)

国内PC企业起步不久,他们渴望去了解国外成熟企业的技术理念、管理模式。与杨旭的沟通,成为他们获取这些信息的方式。在交流中,杨旭也成功地将英特尔的文化、对未来技术的看法告诉合作伙伴。这为进一步促进业务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丹·米尔兰德:职场取决于你的选择(三)

  观众:挑战原因是这样,今天在座的应该说有三十位左右是来自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学生,我们也都是工作多年以后,然后重新考研、考的MBA,我本人也是工作九年以后,就我们个人来看,就是说我可能在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为了重新

佳能(中国)总裁:一个有野心的男人(三)

  2002年佳能(中国)获得内销权,2004年佳能(中国)又第一批获得了进口经营权,经营权的扩大直接促成了佳能(中国)的转型和发展,使佳能(中国)从一个单纯的投资管理型公司转变成一个销售型公司。同时中国对于佳能的战略地位也发生了相应

声明:《海尔杨绵绵 海尔总裁杨绵绵的故事(三)》为网友重拾女王范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