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顺根:破烂王到企业家



 靠捡破烂站稳脚跟

  1986年,初来乍到的史顺根在北京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有的只是对北京“打心底里的喜欢”。现在,已经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废品回收公司老板的史顺根,对于初来北京的那段经历毫不隐讳。“我那个时候只有一辆破旧的手推车,白天出去到处转,看到能卖钱的废品就捡,晚上回家睡觉经常是一身臭汗。”

  不久后,史顺根靠捡废品每月能赚400块钱。同时,他开始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回馈社会。来北京的第二年,史顺根就开始捐助孤寡老人,这个习惯他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家乡的“驻京代表”

  在北京立足后,史顺根开始热衷于联系家乡的父老乡亲,除了介绍他们来北京工作,他还主动请缨,当上了河南省光山县马畈镇驻北京流动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

  史顺根作为流动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家乡每来一个务工者,他都会先给他们上一堂课,主要内容则是教育年轻人要“合情合理合法”在北京闯荡,要为河南人争气。在他的语重心长的教育之下,光山县马畈镇的来京务工人员一直都很受用工单位的欢迎。同时,他还帮100余名来京建设者实现了就业。史顺根也因此被老家人民亲切地称为“驻京代表”。

  致富不忘接济乡邻

  现在,史顺根已经成为拥有固定资产400多万元、大型收购货场两处、固定工人20余人的收购公司经理。

  有钱之后的史顺根并没有忘记仍然穷困的乡邻。每年春节回到家乡,他总是拿出数千元钱资助困难同乡的孩子上学。同时,他还带头捐款给乡里修桥、修路、建学校。2003年,史顺根回乡走亲访友时听说村里的公路急需修缮,由于村里资金短缺,他主动承担起责任,与流动党员和在京务工群众联系,筹措资金,自己拿出15000元,支援公路修建。村小学教学楼年久失修,楼板开裂,严重影响了孩子们正常上课,史顺根又拿出5000元对教学楼进行维修。

 史顺根:破烂王到企业家
  史顺根说,他之所以留在北京,除了北京广阔的舞台外,还有就是北京人对待外地人的和气和包容,“北京人民接纳了我,我就要为首都增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962.html

更多阅读

史铁生:扶轮问路的哲人

史铁生:扶轮问路的哲人(之一)史铁生 周国平 和 歌采访手记如果说世间上有一个人,听他说话你会感觉到如沐春风,那一定就是指的史铁生先生。采访到史铁生先生很不容易。他很少接受采访,因为他花在生病上的时间太多了,那些他并不生病的日子,他

转载 史铁生:喜欢与爱

原文地址:史铁生:喜欢与爱作者:夜舞qing城说真的,我并不喜欢我的家乡,可扪心而问,我的确又是爱它的。但愿前者不是罪行,后者也并非荣耀。大哲有言,“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故有权不喜欢某一处“被抛到”的地方。可我真又是多么希望家乡能变

史玉柱:我在这一代人里的位置未来可以看到

经济观察报:你为什么从来不穿西装?   史玉柱:实际上我在第一次创业时,1997年之前的我,我上班都穿西服,平时到什么地方去也穿,即使下班我都穿西服。后来巨人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巨人大厦危机时,整个人突然特别放松,也很少外出,就开始不穿西服,

声明:《史顺根:破烂王到企业家》为网友龚曲此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